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體板荔枝派評測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提到開源硬件,有兩個產品如雷貫耳,一個是基於MCU的Arduino開發板,一個是基於應用處理器的樹莓派,而在國內,這些能流行起來的開源硬件產品無不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性價比。目前國內做開源硬件開發板的廠商也不少,通常都是採用全志、瑞芯微等國產SoC,除了價格優勢外還有非常好的技術支持,所以相對來說門檻會降低很多。今天愛板網就要給大家推薦一個超級具有性價比的開源硬件產品——最低只要9.9元的荔枝派,基於全志F1C100s處理器。相信見到這個價格,至少可以讓90%的工程師產生波動。

荔枝派

此次筆者拿到的荔枝派不僅是一個單一的開發板,算是個套件系列,還配有一個4.3英寸的電容觸摸屏及一些連接器配件,這就比較有意思了,相比其它的開源硬件板子,荔枝派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誠意滿滿,當然,這個套件就不是9.9元的級別了。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荔枝派是裝在一個正方形的塑料盒中,無過多修飾,受限於如此低的賣價,我們確實也無法要求更多。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方形小盒子的中的配件,荔枝派一塊、MicroUSB轉USB HOST轉接口一個、觸摸屏FPC連接線一條、觸摸屏轉接板一塊。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配件沒什麼好介紹的,主要來看看荔枝派主板,是真的非常小巧,尺寸只有2.54cm X 3.3cm,比一張SD卡稍微大一點。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荔枝派板載資源

荔枝派主板採用2.54mm普通插針焊孔與1.27mm郵票孔貼片設計,既可以採用焊接排針方式,方便您自己動手DIY,又可以支持貼片生產,直接作為模塊嵌入到自己的原型開發中去,製作更為複雜的應用,考慮得非常周到。下圖是荔枝派的主要一些資源。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硬件參數

  • 全志 F1C100s CPU,ARM 926EJS , 最高 900MHz,集成32MB DDR

  • 預留SOP8 SPI Flash焊盤(可定製貼片8~32MB SPI Nor Flash)

  • 板載 TF卡座,可TF啟動

  • 通用 40P RGB LCD FPC座;可直插常見的40P 4.3/5/7寸屏幕(板載背光驅動)

  • 通過轉接板可插50P 7/9寸屏;支持常見的272x480, 480x800, 1024x600等分辨率

  • 板載電阻式觸摸屏芯片,另配合底板可適配電容觸摸屏;支持 720P 視頻輸出;支持 H.264 / MPEG 等視頻流解碼

  • SDIO,可搭配配套SDIO WiFi+BT 模塊

  • SPI x2、TWI x3、UART x3、OTG USB x1、TV out、PWM x2、LRADC x1、Speakerx2 + Mic x1

  • Micro USB 5V供電; 2.54mm 插針 3.3V~5V供電; 1.27mm 郵票孔供電;輸出 3.3V ,可選擇輸入RTC電壓

  • 900MHz linux空載運行電流 54mA, 帶屏運行電流 ~250mA

  • 存儲溫度 -40~125℃,運行溫度 -20~70℃

其中,荔枝派管腳定義如下圖所示: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 靠近 2.54mm 插針的兩排,列出了其引腳功能與常見覆用

  • 中間兩排,分別對應著兩邊 1.27mm 郵票空插針的引腳功能

如此多的功能,這都得歸功於荔枝派的主芯片——全志F1C100s,內部集成32MB DDR,這是一款基於市場非常成熟的Arm9架構的應用處理器,最高主頻可達900MHz,採用QFN88封裝,支持從SPI Flash或TF卡啟動,支持USB OTG載入更新,可以應用到目前市場主流的產品中去,比如廣告機、視頻播放器、兒童故事機、智能家居等。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荔枝派支持多個系統,可自由使用Linux、RT-Thread、Xboot或裸機等進行操作,而且荔枝派已適配了經過廣泛實踐驗證的成熟模塊,如TF-WiFi、RGB to VGA、40 pin RGB、 LCD、RGB to GPIO、Camera等,非常適合用戶自己DIY。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荔枝派上電

由於官方已經提供了一張燒錄好系統的MicroSD卡,所以筆者拿到的荔枝派算是開箱即用。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又發現一個問題,要麼接屏幕顯示,要麼通過串口顯示操作,但是串口的話需要自己焊接相應的排針,有些遺憾的是荔枝派提供了多種配件,卻唯獨不提供排針,有點不明白。屏幕的話要接上電容觸摸屏的轉接板,也需要自己焊接。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從串口終端可以看到更多的啟動信息,32MB DRAM,是從MicroSD卡中啟動,全志F系列應用處理器。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輸入用戶名root,密碼licheepi 後就可以進入到系統,筆者拿到的系統默認開機會運行littlevgl的demo。LittlevGL 是一個開源免費的GUI,支持觸摸屏操作,移植簡單方便,開發者一直在不斷完善更新。LittlevGL 自帶了豐富的控件:窗口、按鍵、標籤、list、圖表等,還可以自定義控件;支持很多特效:透明、陰影、自動顯示隱藏滾動條、界面切換動畫、圖標打開關閉動畫、平滑的拖拽控件、分層顯示、反鋸齒、僅耗少量內存的字體等等。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但此時是沒法操作的,因為沒有焊接觸摸屏的轉接線,焊接上之後就可以通過觸摸屏進行操作,觸摸反饋很靈敏,不過偶爾屏幕會花掉,出現亂碼,看來優化還不徹底。

上擠Cortex-A,下踢Cortex-M——開源硬件板荔枝派評測

觸摸屏的接線對應表(以FPC排線上標註的1-6順序):

  • E9 - RST

  • 3V3 - VDD

  • GND -GND

  • E10 - INT

  • E12 - SDA

  • E11 - SCL

實際觸摸屏演示情況(視頻地址:http://www.eeboard.com/evaluation/licheepi/3/)

如果要對荔枝派開發,就要搭載開發環境,官方推薦的是基於Docker的開發環境,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基於 Go 語言 並遵從Apache2.0協議開源。Docker 可以讓開發者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輕量級、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後發佈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機器上,也可以實現虛擬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機制,相互之間不會有任何接口(類似 iPhone 的 app),更重要的是容器性能開銷極低。官方提供詳細的搭建過程(參考鏈接),本文就不囉嗦介紹了。

小結

和所有的開源硬件板一樣,荔枝派擁有極高的靈活性和DIY性,基於ARM9系列的荔枝派在擁有不錯的性能前提下將開源硬件的成本壓縮到極低,這無論對開源硬件愛好者還是企業作為項目使用都極具競爭優勢,目前唯一遺憾的是荔枝派的相關驅動以及應用不夠完善,需要各種愛好者貢獻自己的力量,當然荔枝派官方也發佈了有任務的開發獎勵活動,有興趣,本身在這方面有實力的工程師都可以踴躍參與,在學的同時還能有額外的收穫,愛板網論壇也即將開啟荔枝派的免費申請活動,有興趣的小夥伴千萬別錯過了。

原文鏈接:http://www.eeboard.com/evaluation/licheepi/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