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要有:謀略,決斷

謀略重要還是決策更重要?易成謀士用歷史上各種經典案例將為我們實例講解,當你遇到選擇的地方你該怎麼做?

小時候讀三國演義,對裡邊說袁紹“多謀少決”這點很無法理解。覺得謀都謀出來了,決一下有啥難的。隨著年齡漸長,讀過的書和閱歷日漸豐富,愈發覺得“決”的難度其實絕不亞於“謀”,甚至猶在“謀”之上。“謀”需要的是智慧,而“決”需要的是氣魄。只有魄力而無智慧則易莽撞,只有智慧而無氣魄則易猶豫。吳起的經典名言:“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正是從無數前人的失敗中總結出的慘痛教訓。

當你只是一介謀士時,你不用通觀全局為成敗負責,成功了別人都誇讚你智計過人,失敗了也不用你來承擔責任。則儘可以天馬行空,隨意發揮你的想象力。而當你一旦總攬全局,成為最高統帥,一言成敗身系生死命運之時,那種壓力與負擔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了的。

成大事者要有:謀略,決斷

有很多優秀的謀士一旦成為統帥之後就會在重壓之下,變得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進退失據,昏招迭出。與身為謀士時的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相比,簡直判若兩人。這就跟很多運動員在訓練場上成績出色,但一到了國際大賽就表現讓人大跌眼鏡是同樣道理。大賽檢驗的絕不只是你的能力,更是對你的心理素質。

當初楊玄感謀反時,李密建議他襲取關中作為根本,玄感不聽而亡。等到了李密自個在瓦崗山造反,卻同樣不肯聽從下屬西去關中的建議,理由是下屬都是山東人,如果不能攻取洛陽,則無人願意跟隨他西征關中,結果只忙著和宇文化及、王世充等在中原糾纏,眼睜睜看著李淵輕而易舉奪取關中。李密所說的理由當然不無其道理,但是當年楊玄感不肯奪取關中就沒有其難處嗎?作為謀士時只想著思謀奇計以博取上司賞識,完全不必考慮其具體執行上的各種障礙,等到自個拍板做決斷之時就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各種現實難處了。

春申君黃歇當初遊說秦昭王,瓦解秦國與韓魏共伐楚國之謀,及讓楚太子化裝逃歸之時,何其智之明也!後來不聽朱英之言,而死於一介小人李園之手,又何其愚蠢。太史公在史記中說他“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評價可真是恰當萬分。

當年韓信滅趙亡齊,縱橫天下,是何等意氣風發,最後卻不聽蒯通之言,被劉邦用一力士就擒住,身死族滅,又何等昏聵?蒯通勸韓信之言“計誠知之,而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故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躉之致毒;孟賁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貴能行之也。”同樣說出了決斷之難。

南朝劉宋大臣謝晦謀反,宋文帝派大將檀道濟征討謝晦前問策與他,道濟說:“臣昔與謝晦同從北征,入關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練,殆難與敵;然未嘗孤軍決勝,戎事恐非其長。”後來謝晦與檀道濟一交手,果然兵敗如山,被檀一鼓成擒。檀道濟的話同樣形象的說明了給別人當謀士獻策與自己親自決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成大事者要有:謀略,決斷

當年謝晦等四輔政大臣共謀廢除宋少帝時,檀道濟本來是堅決反對的,後來見無法說服其他三人,才只好附和。在將實行廢立的前夜,檀道濟到謝晦家中住宿。這一夜謝晦轉輾不能入睡,而檀道濟則上床便睡著。顯然檀道濟也許智謀不如謝晦,但卻更有從容不迫的氣度。就像黑田如水對豐臣秀吉說過的:要做天下人,就要有天下人的氣度!

房玄齡和杜如晦有“房謀杜斷”之稱,杜如晦本來到李世民身邊晚於房玄齡,後來又是因為房玄齡的進言才得以留在秦府,但是杜如晦卻後來居上,位列秦府十八學士之首,雖然他在貞觀四年就早死,但是後來卻在凌煙閣中位列第三,僅次於與李世民有親屬關係的長孫無忌與李孝恭。即使在其死後多年,唐太宗一提到他的名字也總痛哭流涕,不忘給其家人以賞賜。而在杜死後為相多年的房玄齡最後卻只名列第五。唐太宗每次與房玄齡議事,總是說:“一定要杜如晦決定。”等到杜如晦來了,最後卻還是採用房玄齡的計策。為什麼唐太宗要費二遍事?顯然是光是房玄齡的謀劃還不足以說服打動唐太宗,還需要杜如晦來幫他下決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