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以后就不发教师资格证了吗?

一只鱼阿于


自从今年8月国家正式进行

教师资格证

后,作为与

教师资格

证息息相关的师范生,尤其是2011级学生最关心他们是否需要参加“国考”、

教师

资格证

是否五年一审等问题。对此,

华师

新闻社记者采访了教务处教师教育科相关老师。

问:2015届(2011级)师范生是最后一届免试拿到教师

资格

证吗?

答:今年4月,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曾在全省征求“教师资格证改革方案”具体实施细则的意见,但至今广东省的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正式公布。目前,上级主管部门还没有下发文件来说明如何认定师范生的资格和如何去考教师资格证。可以肯定的是,2015届(2011级)、2016届(2012级)、2017届(2013级)、2018届(2014级)师范生,只要修读了教育学和心理学

课程

,并取得普通话证书,都是免试拿到教师资格证的。2019届(2015级)师范则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了。

问:教师资格证改革,学生必须通过了

教师资格证考试

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如果学生没有一次性通过,还有补考的机会吗?如果拿不到教师资格证,会不会影响师范生毕业?

答:

教育部

在改革方案都有明确规定,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一次是在3月份,一次是在11月份。

问:如果教育局不再承认教育学心理学的成绩单,我们需要在大四的时候考,那么对大学课程的安排有无影响?

答: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是大学开设的,修完了就能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这不是承不承认的问题。课程的成绩是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成果,大成绩单跟相应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肯定是社会通用的。

如果这些课不能直接认定的话,以后一定会进行改革,所以学校也在思考这些课程怎么安排。但是,目前上级主管部门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意见,学校没有依据,还不能马上进行改革。

东北师大

曾把教育学、心理学改成其他名称,结果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觉得学生没修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生还得回学校出具证明。所以,改革是这样子的,我们可以改革,但如果社会不认可这个课程,那就给我们的毕业生造成很多麻烦。

问:教师资格证改革会不会给师范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师范生在大四的时候既要完成教育实习,也要完成毕业论文,现在还得另外花时间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

答:对于学校来说,压力更大。目前,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培养是有区分的。在单纯的4年本科里,怎样培养优秀的师范生,使他们能够较快地上手,发展后劲足,这是个未解决的难题。

师范教育或非师范教育是学历教育,而教师资格证是国家实行的一个专业的资格认证,即一个行业门槛。改革实质上是建立教师职业制度,改革使得师范生不能坐享其成、理所当然的就能拿到教师资格证,理所当然师范生就能当老师。改革使得师范生在一进来大学,接受师范教育时就会有一个职业定位,会有意识地看相关书籍,参加相关活动,这样经过四年的锻炼,将大大增强他们的素质,更加适应教师职业的要求。此外,改革将会让有能力的非师范生,也可以有机会当老师,这样可以吸引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来当老师。


青山幽蘭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明确师范类专业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办法》主要内容包括认证办法和认证标准两个部分,先随小编看图了解↓↓↓

《办法》中明确师范类专业实行三级监测认证,认证程序有哪些阶段?认证结果如何使用?小编带你了解!

认证原则

1. 建立统一认证体系。

2. 注重省部协同推进。

3. 强化高校主体责任。

4. 运用多种认证方法。

认证体系

师范类专业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依托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类专业办学监测机制,对各地各校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状况实施动态监测,为学校出具年度监测诊断报告,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为社会提供质量信息服务。

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引领,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化教师教学责任和课程目标达成,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保证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国家合格标准要求。

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建立健全基于产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运行有效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赶超教师教育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以评促强,追求卓越,打造一流质量标杆,提升教师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认证标准

结合我国教师教育实际,分类制定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认证标准,作为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依据。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已发布(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另行发布。

认证对象及条件

第一级

经教育部正式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本科专业和经教育部审批的普通高等学校国控教育类专科专业。

第二、三级

第二、三级认证实行自愿申请。有三届以上毕业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申请参加第二级认证;有六届以上毕业生并通过第二级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申请参加第三级认证。个别办学历史长、社会认可度高的师范类专业可直接申请参加第三级认证。

认证程序

第一级采取网络平台数据采集方式,对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信息进行常态化监测。第二、三级采取专家进校现场考查方式,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周期性认证,认证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专业自评、材料审核、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结论审定、整改提高等7个阶段。

1. 第一级

高校按要求填报师范类专业有关数据信息。评估中心依托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对专业办学的核心数据进行监测、挖掘和分析,并与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数据进行比对,建立各级监测指标常模,形成各类监测报告。

2. 第二级

申请与受理。地方所属院校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教育评估机构提交认证申请。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向评估中心提交认证申请。教育评估机构依据受理条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专业,进入自评阶段。

专业自评。高校依据认证标准开展专业自评工作,按要求填报有关数据信息,撰写并提交自评报告。

材料审核。教育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专业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专业,进入现场考查阶段。

现场考查。教育评估机构组建现场考查专家组。专家组在审阅专业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查走访、查阅文卷、集体评议等方式,特别注重了解毕业生教书育人情况,对专业达成认证标准情况做出评判,向高校反馈考查意见。

结论审议。教育评估机构对现场考查专家组认证结论建议进行审议。

结论审定。教育评估机构将审议结果报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提交教育部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认证结论分为“通过,有效期6年”“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年”“不通过”三种。认证结论适时公布。

整改提高。高校依据认证报告进行整改,按要求提交整改报告。教育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整改报告进行审查,逾期不提交或整改报告审查不合格,终止认证有效期。

3. 第三级

申请与受理。符合条件的专业所在高校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向评估中心提交认证申请。评估中心依据受理条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专业,进入自评阶段。

专业自评。高校依据认证标准开展专业自评工作,按要求填报有关数据信息,撰写并提交自评报告。

材料审核。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专业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专业,进入现场考查阶段。

现场考查。评估中心组建现场考查专家组。专家组在审阅专业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查走访、查阅文卷、集体评议等方式,特别注重了解毕业生教书育人情况,对专业达成认证标准情况做出评判,向高校反馈考查意见。

结论审议。评估中心对现场考查专家组认证结论建议进行审议。

结论审定。评估中心将审议结果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同意后,提交教育部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认证结论分为“通过,有效期6年”“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年”“不通过”三种。认证结论适时公布。

整改提高。高校依据认证报告进行整改,按要求提交整改报告。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整改报告进行审查,逾期不提交或整改报告审查不合格,终止认证有效期。

认证组织实施

1. 教育部发布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与标准,统筹协调、指导监督认证工作,负责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相关认证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备案后实施。

2.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包括组织实施第一级监测、第三级认证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第二级认证,建设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建立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库,提供业务指导等;教育评估机构接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具体组织实施该省份的第二级认证工作。

3. 教育部成立认证专家委员会,负责认证工作的规划与咨询,对拟承担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各地教育评估机构进行资质认定,负责认证结论的审定,受理认证结论异议的申诉,负责对认证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等。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评估中心。

各省份依据实际建立相应的专家组织和认证结论审议机制。

认证结果使用

认证结果为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通过第二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

通过第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


考教师资格证的过来者


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发不发教师资格证,目前有多种情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在实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省市自治区,有两种情况:

(1)实行统考当年或者实行统考之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按规定应该参加全国统考,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2)实行统考之前就已经入学的师范类学生,不必参加全国统考,仍然由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身体状况和思想品德状况进行考核,决定是否发给教师资格证。

2、在实行教师资格证省考的省市自治区,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不用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由学校根据学习成绩、体检状况和思想品德状况进行考核,给合格者颁发教师资格证。

简单来说,统考地区参加统考考证,不统考地区发证!


物理老师老李


现在都是这样了,从2013年开始,教师资格证由省考改革为国考以后,师范类考生都是需要参加国家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才能领取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考试


这个问题确实得看政策,最早的时候教师资格证考试只有非师范类的毕业生才去考,师范类的毕业生都是发证的,2011年的时候出了一个政策试点师范类毕业生不发教师资格证了,也需要自己参加考试,于是2011年入学的那批学生到2015年毕业就需要自己考了,这个政策从2013年开始就基本全面实施也就是说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后就不发证了需要自己考。

但是本月初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办法》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明确师范类专业实行三级监测认证。你可以去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去找来看看,也就是说有可能以后师范生有可能修完课程通过认定又可以发证了,因为是暂行办法,现在还不明了,如果想考的话还是先学习着吧,不管发不发都得学习啊,不管是考试还是认定,需要的学习内容都一样!祝你成功拿到教师资格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