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20年不上朝,大明還沒滅亡,是什麼原因?

未來btc


其實說白了,明朝時候的上朝其實就是開大會。

不開大會就辦不成事了?

未必。不開人代會還有常委會嘛。



雖然明朝的老祖宗朱元璋人品不怎麼樣,但他的腦子還是很夠用的。當初他殺掉了所有的宰相和想當宰相的大臣,把這個管理國家的行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發現,權力越大,責任就越重,事情就越多,工作也就越累。他一天到晚累得老牛喘氣,精力也不敷分配。勞碌程度不亞於現在的高三後半學期。

他就搞了個內閣制,把行政權力分一部分出去,讓大臣來分擔他的工作量。

大臣們把各地的奏摺審閱後,拿出自己的處理意見來,交給皇帝,皇帝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拿紅筆簽字,蓋上章,照此辦理。要覺得不好,就扔回去讓他重寫。皇帝就從寫作業變成了批改作業,從學生變成了老師。

後來逐步發展,明朝又增設了司禮監,作業都懶得批改了,讓太監們負責改作業和簽字蓋章。



明朝大臣願意上朝嗎?其實也不願意。明朝前期,上朝是個很危險的事情,早上去上班,晚上不一定能回了家,一句話說的不對,明天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你了。

明朝皇帝看你不順眼,就找個理由揍你,這叫廷杖。你的生死就掌握在那些拿棍子的執刑人手中,平時沒有處理好關係,他們一頓就能把你打成喉嚨以下的高位截癱。

到了清朝,不廷杖了,改成訓斥。派人堵到你家門口罵街,街坊鄰居都圍著看熱鬧。有些大臣覺得羞恥,就自殺。但只要臉皮夠厚,生命還是可以保障的。

所以,明粉都願意穿越到康乾時代去當官,若讓他們伺候偶像朱元璋和朱棣,他們堅決不幹。



別看明朝大臣們嘴上說的挺歡,一個個義正辭嚴,其實他們也不願意上朝。

朱元璋,朱棣以後,明朝皇帝們的脾氣就稍微好點了,一般情況下,也不怎麼殺人。明朝大臣們就膽壯了。而且,八股取仕選出來的官員往往是二桿子和一根筋。到了朝上,頂著個大嘴巴,什麼都噴。不和他一般見識,他就得寸進尺,不同意他的意見,他還以死相脅。

嘉靖皇帝看著也心煩,沒有一天是高興的。就不願意上朝了。不上朝也有很多好處:

一、皇上清靜,不需要與大臣發生直接衝突。

二、大臣安全,不會被打成高位截癱。

三、工作效率高,不需要一群人互相扯皮了。

四、上朝其實就是集體抒發感情的詠歎調,不上朝就減少了很多內部矛盾。

五、最重要的一點,不上朝可以很方便地培殖和扶持某個勢力。這個勢力就是用來抗衡和打壓眾臣的。比如嚴嵩,比如魏忠賢。



即然朝堂的局面還可以掌控,事情也能處理,上朝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皇帝的個人能力如果夠牛,智勇雙全,就上朝,就寫作業,批改作業,簽字,蓋章。這就是皇帝全面掌握,像朱元璋和朱棣。

如果皇帝個人能力一般,就不寫作業,只批改和簽字,蓋章。這時候搞得好,大臣是張居正,搞的不好,大臣是嚴嵩。

如果皇帝個人能力很差,身體也不好,就什麼都不參與,而是用對人就可以了。讓有能力的人替他寫作業,批改和簽字蓋章。這就容易出魏忠賢。



而當皇帝,一定要用對人,一定要控制住人。

皇帝真正的任務是選好寫作業的人,批改作業的人,還有簽字蓋章的人。也就是說,從老師又變成了校長。

但是,問題總是會有的。

不看作業,得到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不開會,處理方式也往往是一廂情願,不能綜合考慮的。犯一兩次錯誤,還能糾正,錯誤多了,積累到一定程度上,就會出大事。



嘉靖不上朝,是他對朝局還能基本上把握。但是,他開了個很糟糕的先例。從此,明朝政府的錯誤開始不斷地積累,最終走向徹底的破敗。


饞嘴肥貓1


昨天回答了孫子萬曆皇帝不上朝怎麼樣統治帝國,今天就一起答一下爺爺嘉靖皇帝為什麼一樣不上朝一樣可以統治帝國。

開宗明義,嘉靖皇帝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這點從他的成長經歷當中就可以看出來。按照明朝皇帝的繼位規範,應該說嘉靖皇帝是沒有可能繼承皇位的。



事實也大抵如此,他的父親朱祐杬早早的就被分封到了湖北安陸,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鍾祥。可是有的時候運氣好起來真是擋也擋不住。嘉靖皇帝的伯父,明孝宗朱佑樘,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一夫一妻忠實貫徹者。老皇帝一生只有一個皇后,並且只剩下了一個太子。這個太子就是著名的明武宗朱厚照。



說起朱厚照也許你,不會有什麼印象,但是提到張震飾演的天下無雙,你可能會有瞬間瞭然。這個沒錯,張震飾演的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朱厚照這個人很有意思,可能由於從小生活在寵愛的環境,加上從祖輩朱元璋的傳下來犟頭因素。朱厚照從繼位開始就非常叛逆,在私生活的表現上尤為的明顯,那就是不喜歡宮裡的女人,喜歡外面的女人。結果就是從繼位到年紀輕輕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半點子女。

自此,嘉靖皇帝憑著與正德皇帝之間最近的血緣關係,成功的吃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成為了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繼位以後呢,面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那就是皇位是從伯父朱佑樘這一脈繼承來的,所以他應該認朱佑樘為父親,而你的親生父親要從父親大人變成本生父親大人。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朱厚璁等於向全世界以及子孫後世宣佈,大家好,我叫朱厚璁,是明朝的嘉靖皇帝,我有兩個爹,一個爹是我伯父明孝宗朱佑樘,還有一個爹是生我的爹,我爸爸,興獻王朱佑杬。

品出裡面的滋味了吧。這實際上就是一個陰謀。是當時文官集團的首要人物,大明帝國的實際掌握者,楊延和楊老先生向嘉靖皇帝發起的挑戰。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這個帝國究竟是姓朱的說了算,還是姓楊的說了算?順便說一句,楊延和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兒子楊慎寫過一首詞,大家一定耳熟能詳,“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這場鬥爭的雙方可以說是實力懸殊。一方是三朝重臣,明朝的內閣首輔;另一方是一個原來是個孩子,少年天子嘉靖。如果在當時,無論從賬面上分析,還是從實際能力,關係,水平,素質,權謀,手段來看,嘉靖皇帝都毫無勝算。但結果是

嘉靖皇帝贏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大禮儀事件。



前面囉嗦了半天,其實有兩個關鍵的信息點,需要向大家說明。1嘉靖皇帝非常聰明,善於權謀。2嘉靖皇帝對整個文官集團的態度是極其反感的。其實也很好理解,你們逼著我認一個,其他人當爹,而且還要讓我放棄自己的親爹,除非是我腦子進水了,否則我不會對文官有任何好感的。

這種繼位初期留下的心理陰影,可以說是伴隨著嘉靖皇帝的一生。所以他寧願相信言聽計從的嚴嵩,也不願意信任死諫君王的海瑞。

至於後期20多年不上朝,用兩句話就可以概括了。一是聰明的人都是自負的,二是眼不見為淨。事實證明,他做到了。明朝近300年曆史中,文官集團最璀璨的一段時期,人精中的人精一個個走馬觀花般的上臺表演。嚴嵩鬥垮了夏言,徐階鬥垮了嚴嵩。嚴世蕃、楊博、陸炳、高拱、張居正在臺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可以說嘉靖是中國第一個實現了“君主立憲”的皇帝,其行為和做派可以簡而為之只為一句話,就是事兒你們管,你們我來管。

這樣做的好處,是嘉靖皇帝終於可以卸下繁重的國事負擔,沒事在後宮煉煉丹修修仙,也不用擔心保不齊哪天自己腦袋搬家,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但明帝國這艘鉅艦,在這麼一個自私、懶散的一把手帶領下,也終於駛進了佈滿暗礁的淺水區,迎向了他終將滅亡的歷史宿命。

如果本人的文章能得到您的一絲共鳴,還望給予點贊及關注,不吝感激。


臨淵羨魚而垂釣


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一個問題的問題。因為在中國古代皇帝能做到明嘉靖這種大佬20年不理朝政,並能保證國家大局不亂那樣的人很少。

我覺得他能夠這樣做,首先必要的條件就是。現前國家的大局總體穩定,人們的生活過得比較踏實,社會治安比較兩好。

還有就是他能夠很好的把握好和那些臣工們的關心。用帝王之術把控好手下的那些同事們的關係,讓他們能用各盡其責,合用其能的好好的打卡上班。

像明嘉靖這種每天基本上都忙著燒爐煉丹的修仙大佬。他能夠做到這點,肯定也是有著非常能幹的各部門的經理了,這些經理們都是精挑細選的忠於公司業務精英。

再說了,我們這位明嘉靖大佬也是經歷過百家之學思想的人。他老是煉丹修仙,所以我認為他肯定是非常贊同道家思想的,所以出個無為而治(不理朝政)的治世局面,那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我覺得當時他是這樣子想的:只要權力還集中在自己手中,並且把控好朝野之間的權力平衡那就行了,我把控好臣工之間的勾心鬥角就行了。

本文屬個人觀點。不足的地方還望各位朋友們多多指點,謝謝!


愛好問答


皇帝不上朝並不意味著皇帝沒幹活,就算皇帝沒幹活,也並不意味著國家機器不在運轉。皇帝,一個看上去至高無上的職業,天下所有大事都由他裁決,但實際上,完全是一個隨時可以換掉什麼都不需要做的角色,古代設計的最完美的皇帝形象就是垂拱而治,也就是什麼都不做,天下也就治理好了。

這是古代農業實社會一個經典的悖論,什麼叫好皇帝?什麼都不做的可能就是最好的皇帝,國家政府只要不過多的干預小農經濟,他們自然會發展的很好,各種企圖通過主動做點什麼事情,來達到國泰民安的,那往往都是適得其反,想把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什麼也不做,這看起來詭異的論斷才是真實的古代社會。


嘉靖幾十年不上朝,但權力還是牢牢把控著,利用太監監視著群臣,二尺寬的條子又隨時可以處死太監,權力不能離開須臾。


昭烈名臣


內閣制度+上帝視角

一、內閣制度:有班子在,說實話有沒有皇帝一個樣,你沒看後來的張居正時代,是不是有皇帝跟沒有一樣。說實話,也就是嘉靖聰明,政治素養高,其它明朝皇帝,除了開朝幾位,真沒有比過他的,能把嚴嵩,徐階玩弄於鼓掌。但別忘了,這些人都是人精,治國隨便一個拎出來都比其它皇帝強,同時他們還在拉幫結夥,每個團伙都是人才輩出,明朝在這群精英文管集團的駕馭下,又怎麼能到呢?

二、雖然嘉靖20多年不上朝,但你以為他是個擺設就大錯特錯了,明裡不管不顧只顧修仙,但暗地裡,牢牢把控著朝政大權,大事沒他點頭是別想通過的,是真正的一把手,同時樂意讓群臣內鬥,自己旁觀,穩坐不敗之地。一般權利交給文臣,軍政大權,如錦衣衛,軍權等牢牢掌握在手中,政治鬥爭的高手,大臣畏之如虎。也就是晚年迷糊,被臥薪嚐膽的徐階搞定。

綜上所述,比他後代崇禎強多了,崇禎萬事親力親為,去治下無方,越搞越亂;嘉靖雖然表面對朝政不理睬,也小錯不斷,但一直能把控住局面,穩定朝綱,不得不說這真的值得後人深思。


skyzbc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說句實在話,嘉靖皇帝20年不上朝真的不算啥,他的孫子萬曆三十三年不上朝,大明朝照樣還是沒完蛋!除了一些玄學的東西以外,還有些命裡註定的因素在裡面:1、嘉靖並沒有喪失對朝政的操控:嘉靖雖然人躲在西苑煉丹,但是他從來沒有失去過對朝政的控制。實際上,嘉靖算得上是明朝除了朱元璋、朱棣父子倆以外,對朝政控制得最好的皇帝了。從他上臺伊始扳掉楊廷和開始,到他臨死前幾年殺掉嚴世蕃、廢掉嚴嵩,明朝的中樞基本都被他玩弄於股掌間。

2、大臣給力:有些皇帝雖然強勢,但是搞到最後手下全是傀儡廢物,一個頂事的都沒有。但是嘉靖朝不一樣,歷任首輔個頂個的能幹,就連嚴嵩都曾是一代能吏。嘉靖雖然不想管瑣事,但是他的管家卻是實實在在的有能力。

3、慢性自殺:當然你要說嘉靖一點毛病也沒有,那個肯定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嘉靖朝的問題很大。但之所以沒有導致明朝滅亡,就是因為矛盾的積累還僅僅停留在量變的階段。等到他孫子朱翊鈞再積累一下,玄孫朱由校一發酵,終於也就不可挽回的覆滅了。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



青言論史


1、首先我們所認識的上朝並不是開大會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上朝準確的說就是一大群臣子凌晨去宮裡給皇帝請安,然後皇帝也得凌晨起來接受臣子們的請安。能去上朝都官員都不是小官,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官員必須跪著等皇帝說平身才能起身這種早朝制度我相信沒有幾個大官是願意上的更別說是皇帝了。

2、不上朝並不是不理政務的表現;能跟皇帝開會的也就內閣那幾個閣臣跟那幾位尚書,明朝雖然沒有明文規定每天都要見內閣官員但是已經形成一種默認的制度,嘉靖皇帝雖然20年不早朝但每天都會召集閣臣跟尚書處理國家大事,認為不上朝=不理朝政只不過是人們常識上的認知錯誤因為電視劇裡都是在早朝議事的。(皇帝見內閣大臣議政沒有固定的地點正常情況下不超過五人)

3、到了清朝之後早朝就變成十天一次,不過皇帝每日都會見內閣軍機大臣。明清兩代都有明文規定奏事必須跪著不過正常情況下皇帝是不會讓臣子真的跪太久的,一般跪下來不久皇帝就會說愛卿平身然後臣子開始奏事。像早朝這種無關緊要的東西不上也就不上了並不會對國家安危造成什麼影響,認為不早朝=不理朝政只是常識性的錯誤。嘉靖也好萬曆也罷雖然幾十年不早朝但是他們並非不理朝政。如果一個皇帝二三十年不理政國家必亡並且會有被權臣篡位的風險,嘉靖跟萬曆只是人們常識性的不理政事實際上他們都是非常勤政的皇帝。


苟或


一般在中國封建王朝時期,皇帝都是很勤快,因為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幾天不管天下事,可能自己腦袋就保不住了,出現皇帝不管事的時候,一般要麼皇權旁落、要麼國將亡;

而嘉靖皇帝20年沒有上朝,但是這兩個事都沒有發生,即使後期處理權臣嚴嵩時也是一紙詔書,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分析:

首先,明朝合理的制度保證了王朝正常運轉,明朝的前期確立了內閣制度,保證了全國大小事情都有人去處理,有專業官僚給出建議,之後實施,保證了下層國家機器運轉正常;其次,在嘉靖時期,高層始終處於鬥爭的旋渦,內閣中間,幾位實權派: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爭權奪利,而他們的鬥爭結果全由嘉靖決定,這保證了皇權不會被架空,體現了他高超的權謀;最後,嘉靖雖然沒有上朝但是還是在處理事情,不然像當時東南方向的抗倭、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等等全都需要皇帝來決策。


江楓漁燚


謝邀!嘉靖帝,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45年。嘉靖在位期間,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但是!封建帝王必定改變不了帝王本色。在政權鞏固後,“延年益壽、得道成仙"的鼓惑下,嘉靖帝開始練道修玄。雖然嘉靖帝在修道其間沒有上朝,不上朝不等於不理朝政,各地送達朝庭奏章,依然由嘉靖帝批覆,由此可見嘉靖帝始終牢牢掌控著整個明朝的政治、財政、軍政和民生大權。史書評價嘉靖帝為“中興之王",說他“有不世之奇謨六,無競之偉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獨行五"。由此可見,儘管嘉靖後期迷戀修道成仙,但他並不胡塗,直到他死也沒有將大權交給任何大臣掌管。這就是他二十年不上朝,政權依然穩定的重要因素。


長明227588861


一個公司,董事長不上班,公司就會倒嗎?那可不一定,只能說,董事長只是換個方式掌握公司的運營。

只要人事制衡做得好,財權抓得牢,不愁公司會倒,因為底下有職業經理人,公司運營還是可以的。

就算職業經理人們打起來了也沒事,正合董事長心意,如果都打不起來,那就太不給面子了,所以底下的職業經理人們不想打也得裝著打。

職業經理人太牛逼了控制不住怎麼辦?於是派了自己身邊地痞出身的秘書去搞定,讓他下點陰招損招給那些職業經理人,當雙方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再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現調停,誰強罰誰,誰弱賞誰。

公司的生態就是這樣,不管怎麼鬥,還是有人幹活的,當然不會倒。

崇禎倒黴就倒黴在遇上一堆拿錢不做事的職業經理人,制衡又不會,只能董事長親自上陣,然而董事長很久沒做過業務了,把一切搞得亂七八糟,基層員工因為欠薪,罷工搞不定,外部競爭對手想方設法收購公司股權,驀然回首才發現沒有錢反收購……這時候基層員工包圍了公司辦公樓,保安都懶得管了,因為保安也好久沒拿工資了……於是董事長就跳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