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咖啡真的致癌嗎?來看看真相

首先真的真的很想說一句,這個愚人節因為關於星巴克咖啡是否致癌的新聞而上升了一個檔次,這個大眾化的節日竟提升到了高富帥和白富美的級別。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星巴克咖啡真的致癌嗎?來看看真相


3月29日,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裁定星巴克公司和其他咖啡公司必須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上貼上癌症警告標籤,因為其在焙燒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會致癌。

這裡所指的致癌物質就是丙烯酰胺。佐佐龍兒不是專業人事,所以就百度了一下這個丙烯酰胺到底是個什麼鬼?大家來看一下百度詞條,以下是我從中截取的部份內容:

“丙烯酰胺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物質,是生產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酰胺主要用於水的淨化處理、紙漿的加工及管道的內塗層等。澱粉類食品在高溫(>120℃)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酰胺。 研究表明,人體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黏膜等多種途徑接觸丙烯酰胺,飲水是其中的一條重要接觸途徑。

2002年4月瑞典國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人員率先報道,在一些油炸和燒烤的澱粉類食品,如炸薯條、炸土豆片等中檢出丙烯酰胺,而且含量超過飲水中允許最大限量的500多倍。之後挪威、英國、瑞士和美國等國家也相繼報道了類似結果。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研究,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經油炸之後,都會產生丙烯酰胺。

研究已知丙烯酰胺可致癌。但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由於難以統計丙烯酰胺要到哪一個濃度才會致癌。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丙烯酰胺在2類致癌物清單中。”

“研究證明“丙烯酰胺”廣泛存在於許多加工食品中。它不是食品中的添加劑和配料,而是每當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以高溫烹調或加熱時,便以副產物的形式自然形成的。”

好了,從上面的內容我相信大家都看明白了,其實不止是咖啡,只要是油炸烘培後的食物都可能會產生丙烯酰胺這種致癌物,而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裁定星巴克公司和其他咖啡公司必須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上貼上癌症警告標籤,這個其實就象是香菸上一定要寫吸菸有害身體健康是一個道理。並不是人家在裡面刻意添加了什麼有害物質,而是本身就存在這麼個東西,以前不知道,現在專家們研究出來了,要告知給大家,你愛吃還吃,愛喝還喝就是了,反正我已經告訴你了,而且我覺得有這個義務告訴你,接下來你自己看著辦吧,就這意思而已。

星巴克咖啡真的致癌嗎?來看看真相


唉,人生的樂趣就是吃喝玩樂,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因為有這個致癌物質的存在就放棄美食。當然你也可以放棄咖啡,轉而弘揚我們祖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但是誰知道哪天會不會又有哪個專家會跳出來說在茶葉裡又發現了什麼致癌物質啊?

星巴克咖啡真的致癌嗎?來看看真相

熱鬧看完了,大家都散了吧,該吃吃該睡睡。人生苦短,不必要的煩惱就別糾結了。

注: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