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历史一般是后人所写,一方面,改朝换代之际的亡国之君很容易背负千古骂名,这里面自然也不乏一些功勋卓著的君主,因新朝政治功利的需要而将其缺点放大,被后世严重误解;另一方面,文人因学术之争所爆发的冲突也极为可怕,如孔子因学术之争代宰相7日而杀少正卯,而孟子则因学术之争使一个思想大神背负千古骂名。

1.帝辛——一代雄主或头号昏君?

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当时商王朝已经日薄西山、积重难返,帝辛继位后用费仲治政,鼓励农桑,推行牛耕与灌溉排水;肃清王族内部异己,削弱贵族势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安定国内之后,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今天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渤海、黄海和东海等沿海地区。帝辛因此也是统一神州第一人。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影视剧中的商王帝辛

前1046年,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周武王即率诸侯联军伐商。帝辛惊闻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总计十七万,开赴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迎战。想不到这些大批夷人、奴隶组成的军队,在周人和商贵族的策反之下,一夜之间哗变,溃不成军。周人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命人放火焚烧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影视剧中武王伐纣时的姜子牙与周武王

帝王之功业有文治有武功,首推开疆拓土,统一华夏,帝辛之功业自然无法泯灭。周人修《商史》之时对商王帝辛如何评说?商为君,为上;周为臣,为下。武王伐纣实为臣逆君,下犯上,必须要师出有名,解民倒悬,否则就是乱臣贼子,谋逆反叛。所谓成王败寇,在这种政治功利的影响之下,帝辛被丑化是自然而然的事。

《尚书》:“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2.赢政——千古一帝或头号暴君?

前247年,13岁的赢政即王位。前238年开始亲理朝政,重用李斯、尉缭、王翦、王贲、蒙恬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大秦帝国,并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

在国家政体上,赢政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汉承秦制,中国两千余年政体格局由秦奠定。

在人文领域,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对外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南征百越,将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秦始皇雕像

秦始皇被后世诟病最多的是焚书坑儒和严刑峻法,自然为掌握修史话语权的儒家所不喜,再加上要粉饰刘邦的师出有名,赢政被攻击为头号暴君自然在所难免。

3.曹操——乱世豪杰或汉贼奸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平定羌虏、扫灭乌桓、压制匈奴、降伏鲜卑,令其在汉末乱世不能乘虚入中原为祸。他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识人于草芥之中;人文造诣很深,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远非诸葛亮《出师表》可比。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魏太祖武皇帝曹操雕像

从周瑜那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起,一顶“汉贼”帽子就再也摘不下来了,罗贯中《三国演义》又把曹操演绎为使一代奸雄。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千秋功罪,誉满天下,谤亦满天下。

4.杨广——一代雄主或弑父暴君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五胡乱华的纷乱格局,建立了大隋帝国。杨广生于大兴(今西安),开皇元年(581年)13岁时被立为晋王,他“好学,善诗文”,并写得一手好诗。开皇八年(588年),20岁的杨广率军南下消灭南陈,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

杨广在位期间,在军事上大败契丹军,攻灭土谷浑,征讨琉球国,进行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大隋王朝东南的领土疆域扩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区)、及台湾等地。在海南岛上分置儋耳、珠崖、临振三郡。北边有五原郡(内蒙河套一带)。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杨广运河船与拉纤民夫

杨广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河流连接在一起。他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皇帝,这一举措深刻影响了中国后世的经济发展,千秋万代都受益。

在人文领域,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 “教习生徒,具为课试之法,以尽砥砺之道。”杨广不仅兴办学校,还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大业二年(605年),杨广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中国比较系统的科举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总共经历了1300年。据统计,在中国1300年的科举历史上,贫寒子弟通过科举上位,官至宰相者占整个宰相的一半以上。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传承1300之久的科举考试

杨广最失策之处在于三征高句骊,第一次远征高句骊时就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另调民夫二百万。

《老子》第三十一章云:

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杨广一次次地劳师远征,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唐给杨广谥号定为“”,去礼远众称“”。如果不突出杨广的昏庸、残暴、无能、荒淫,如何能证明唐帝国得国的合法性?正确性?所以,屎盆子自然都向他头上扣过去了。

5.杨朱——思想大神或自私小人

其他4个被后世误解背上千古骂名的大人物都是君王,而杨朱则是一个文人。据《列子》、《庄子》等先秦古籍记载,杨朱是老子的亲传弟子。在孟子出道的时候,杨朱早已经是名满天下了。

《孟子·滕文公下》有曰: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

杨朱、墨翟的言论充盈天下。天下之言论,不是支持杨朱的,就是支持墨翟的。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儒家亚圣孟子

杨朱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揭示万物自然天性的“为我”与“贵己”哲学命题,以“

”作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生命自然的价值中心。

我们这个世界非常非常的奇妙,奇妙的不得了。原本我们都是处在同一个世界,可是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之中,这个世界又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个世界都是以每一个人的自我为中心的。从逻辑上来说,每一个人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不正是杨朱“为我”、“贵己”万物自然天性观的现代语言解读吗?

对于社会和经济伦理,杨朱认为: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老子亲传弟子杨朱

《孟子·尽心上》有云:“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说: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孟子倡导的是性善论,把“为他”、“贵他”当成善,杨朱“为我”、“贵己”立,孟子性善论就是伪。儒家雅生孟子在学术之争问题上做诛心之论,使儒家骂杨朱骂了2000多年,杨朱被当成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无耻小人。

你绝对想不到,背负千古骂名的5个大人物,居然都是被严重误解?

犹太裔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

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认为:

自我保全是各种炽情的根本动机。”

德性即自我保存。”

德性就是与力量同一的东西,就是指人的本质或本性,或人所具有的可以产生一些只有根据他的本性的法则才可理解的行为的力量”。

斯宾诺莎在17世纪提出的“自我保存”人性观,与前5世纪杨朱提出的“为我”、“贵己”人性观是一致的。“为我”、“贵己”背后的动因,就是为了“自我保存”。

关键词:商纣王 秦始皇 曹操 杨广 杨朱 国学 历史

大哉!元气、阴阳、五行!

美哉!华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层挖掘,传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华夏人文!


部分内容和图片取自于网络媒体,特此感谢!部分内容来自作者专著《中国根基:通向文化大国之路》。

作者邮箱:

[email protected]

自由文化学者

郭文喜

2018.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