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可不可以理解爲,中國汽車時速過剩?

模特王馨漪


不是所有的車都能穩穩當當的跑120。比如我東風多利卡D6,朝柴最高設計時速才100。有次跑110,有這故障了。見圖。

不是所有的車,都能穩穩當當的開120的時速。

高速公路上,跑的不是隻有小客車,還有大客車,還有貨車。而貨車最高限速只有100。

高速公路,也不是隻為有錢人修的,同樣是小客車,有轎車,有SUV,還有面包車。麵包車裡的長安之星2五菱之光這些車,你跑120試試,看心裡發慌不?就算轎車,你去開入門級的小型車試試,130還能勉強,140估計不敢開。那怕市場上最多緊湊型車,跑到150以上,就感覺不到穩了。要想開飛機,還得買箇中級車以上的,那個穩穩的感覺,心裡踏實,知道車開快了,達到車子的上限了,什麼叫發飄嗎?邁瑞寶這種最便宜的中級車,在中國,還是絕大多數家庭都消費不起的。當然國產的博瑞睿聘是便宜一點點,可是中級車油耗就嚇退了很多人,買得起未必開得起。

120km/h的最高時速,在當今的還不算富裕的中國,大多數中國人的車,也只能在120上下開得穩穩當當。如果150的限速,很多人的車,根本開不了這麼快,甚至不敢開這麼快,那麼高速公路車輛之間存在在非常大的速度差,是非常容易出事故的。

中國國土面積那麼大,如果都修雙向8車道(含應急車道)甚至更寬的路,政府根本沒那財力。特別是西南西北之地,大山大水的造價。估計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承擔得起。而在全國絕大多數縣市區,有條現在標準的高速公路,已經足夠用了。貴州,四川那些省高速,非節假日路上都沒什麼車。而高速公路作為基礎設施,讓全國人民,不論生在一線城市,還是若干線小城,都能通過高速走遍全國,那才是普惠性的,都是中國人,平等才是第一位。

120的限速下,現今中國的現實狀況下,絕大多數人的車,哪怕轉速錶設計再大,都不存在性能過剩。

一個人如果喜歡速度與激情,非要把一輛緊湊型的車始終開到150的時速保持不變,我敢說,這樣的2B青年早晚會英年早逝。

各位看官,你開過中級車150的時速,再去開緊湊型車150的時速,就知道什麼叫穩。那種高速度帶來的安定感,反正讓我開中級車以下的車不敢開快車了。



沒了記憶2016


就目前來講,高速路的最高限速的確只有120KM/小時,而很多汽車設計的最高車速都在180公里/小時以上,那麼,究竟存不存在汽車時速過剩呢?

理論上講,確實存在動力過剩的情況,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以汽車0-100公里/小時提速為例。普通轎車提速時間為12秒左右;若將汽車的最高車速設計為120公里/小時,那麼,從0-100公里/小時提速則可能需要50秒左右。

這樣一來,汽車的提速將非常緩慢,不但實現不了行駛的機動性,反而存在“小牛拉大車”的情況,使汽車的油耗量大大增加,降低高速路的通行效率。

同時,汽車在爬坡的時候,也會存在嚴重的動力不足,使汽車爬坡行駛緩慢。

這樣就會使本就擁堵的道路變得更加擁堵。

另一方面,若高速路的路況和安全設施達到一定技術條件後,最高限速也會隨之提高或取消。如下圖,德國某高速路取消限速行駛。

綜上所述,汽車留有剩餘動力是汽車行駛機動性的需要,不但可降低油耗,還能提高高速路的使用效率,是著眼當下、立足未來發展的需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瞭解更多汽車常識請加我關注!


祥光008


這說明我們的高速公路設計質量不過關只能跑每小時120公里,如果高速公路能夠跑150-180公里每小時,哪說明是人為的不讓跑,因為每小時跑120公里不快不慢很難受,稍微一𣎴注意就過了120公里,過了120公里就罰你錢,他們沒安好心眼,一切都是為罰款鋪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