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觉得河北赵州桥应该是能入围世界奇观的,大家不妨好好了解下

谨以此后的一系列文章致敬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

笔者执着于边缘文化的探寻,对于古代建筑营造之文化也只有特别少的涉猎,希望大家和我互相关注,定不食言。

这几篇我打算跟着两位先生走过的这些建筑轨迹给大家讲讲故事。

如果建筑能说话的话,我这一次给大家找到的便是赵州桥又名安济桥。

其实觉得河北赵州桥应该是能入围世界奇观的,大家不妨好好了解下

安济桥全长为64.4米,桥宽9米,两端宽9.6米,主拱净跨37.02米,拱矢7.23米

其实觉得河北赵州桥应该是能入围世界奇观的,大家不妨好好了解下

桥面两侧有42块栏板和望柱,雕刻极为精美

其实觉得河北赵州桥应该是能入围世界奇观的,大家不妨好好了解下

桥体由28道并列券拱砌筑,并用勾石、收分、蜂腰、伏石“腰铁”连结加固

其实觉得河北赵州桥应该是能入围世界奇观的,大家不妨好好了解下

尤其栏板上雕的“斗子卷叶”和“行龙”,比例适度,线条流畅,虽是半圆雕刻,但其艺术效果胜似透雕

安济桥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

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

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安济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安济桥建成,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安济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安济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这么神奇的桥怪不得梁先生他们一定要来考察,当然,民间传说也是不能少的。

当地民谣《小放牛》里有唱这座桥的故事。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

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

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

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

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

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