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劉武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的貢獻如何?

蕭曉四姑娘


西漢初年的吳楚七國之亂,無疑是一場對西漢朝廷的空前挑戰。而提起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功臣,人們往往會想起名將周亞夫。但其實有一位人物對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貢獻不亞於周亞夫,此人便是漢景帝的同母弟--梁王劉武。

西漢建朝之初,劉氏政權並不穩固。故而,劉邦在剪除異姓王之後,又分封宗室為王,以作漢室屏藩。但隨著漢室政權的漸漸穩固,中央集權的需要與地方封國太重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漢景帝即位之後,便在御史大夫晁錯的謀劃下削藩。站在朝廷的角度,削藩政策並沒有錯;但站在諸侯的角度上,卻顯然是朝廷違背道義、過河拆橋。

其實,也有比較緩和的手段來解決地方封國太重的問題,如賈誼在其《治安策》中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也即後來“推恩令”的思想源頭。明朝卓敬,亦曾向建文帝朱允炆獻“徙藩”政策等等。但當政者高高在上,卻似乎更青睞使用直接、粗暴的手段解決問題。而削藩令一下,便直接觸發了吳楚七國之亂,主張削藩的晁錯卻成了替罪羊。

但是,卻有一位諸侯國較為特殊,此即是劉武的梁國(戰國的故魏之地)。與吳楚等諸侯國不同,劉武乃是漢景帝的同母弟,與漢室血脈最親。漢景帝為了拉攏與利用這位親弟弟,曾對劉武說:等我死後,將傳位於你。而劉武推辭,史載:..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

故而,在吳楚七國之亂中,梁王劉武最為賣力。據《史記·梁孝王世家》:..其春(前154年),吳楚齊趙七國反。吳楚先擊梁棘壁,殺數萬人。梁孝王城守睢陽,而使韓安國、張羽等為大將軍,以距吳楚。吳楚以梁為限,不敢過而西,與太尉亞夫等相距三月。吳楚破,而梁所破殺虜略與漢中分。

劉武雖憑其戰功,而受到漢景帝、竇太后的諸多賞賜與寵愛,但弟弟始終不會比兒子更親。梁王劉武死戰的結果,卻是第二年,漢景帝立劉榮為太子。而劉武據有大國,又有賢名,不用高調就會引起漢景帝的猜忌。史載:..孝王(劉武)慈孝,每聞太后病,口不能食,居不安寢,常欲留長安侍太后(漢景帝弗許)。太后亦愛之。及聞梁王薨,竇太后哭極哀,不食,曰:“帝果殺吾子!”景帝哀懼,不知所為。

而劉武一死,漢景帝即將劉武的梁國一分為五(乃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男五人為王,女五人皆食湯沐邑),徹底消除了梁國對朝廷的潛在威脅。劉武死後,被葬在芒碭山的保安山南麓,由於劉武據有大國,而漢朝尤重孝道,故其陪葬不壓帝陵。我們都知道曹操是盜墓行業的祖師爺,但曹操卻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盜掘皇陵,故將目標鎖定在諸侯王一級的陵墓上。

劉武的陵墓是曹操盜掘規格最高陵墓,故而在陳琳的那篇《為袁紹檄豫州文》中,特意寫道:....又梁孝王(漢景帝之弟--劉武),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曹)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


歷史聞知社


七國之亂能夠在三個月的時間裡被平定,有兩個人功不可沒:太尉周亞夫和梁王劉武。

不過,這兩個人在客觀上對戰爭的勝利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在主觀能動性上,則完全是相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梁王劉武劇照)

當吳楚聯軍向西挺進,往都城長安打的時候,首先必須經過樑國的地界。梁王劉武的態度一開始還是非常積極的,他堅守城池,頑強抵抗七國的強力攻擊。不過,當吳楚軍隊攻下樑國的一座城市棘壁的時候,劉武怕了,趕緊向朝廷告急。

漢景帝剛把軍隊交給周亞夫,於是他命令周亞夫趕緊前往救援。但是周亞夫卻說,吳楚聯軍勢力強大,要是這樣和他們硬打的話,一定打不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劉武頂住叛軍主力,中央軍想辦法斷叛軍的補給。

漢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建議。但是這事不好就這樣給劉武回覆啊,這樣回覆,那就是說,讓劉武當炮灰軍。劉武作為漢景帝的親弟弟,深得他們的娘竇太后厚愛。如果竇太后知道漢景帝和周亞夫商量著讓劉武當炮灰軍,還會高興嗎?所以,漢景帝就向劉武回覆說,已派周亞夫來救了,讓劉武再堅持一會兒。

周亞夫按照計劃,把軍隊推進到雒陽就不走了。劉武急忙派人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指揮大軍往前,卻並不去救劉武,而是避開南面的吳楚聯軍,把大軍推進到梁國北面的昌邑,堅守不出。劉武見他不來救,趕緊又派人催促。周亞夫還是不救。劉武又怕又氣,派使者去向漢景帝告狀,一邊又告訴了竇太后。

(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地圖)

竇太后急忙催促漢景帝,漢景帝沒法,只好派使者命周亞夫放棄原先的計劃,領兵救援。可以,周亞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依然不去救援劉武。劉武左等右等,等不來援軍,只好派他一文一武兩個輔臣韓安國和張羽領兵拼命抵抗吳楚聯軍的猛攻。

沒想到“置之死地而後生”,梁國因為面臨被攻下的危險,這反而激發了梁軍的士氣,韓安國和張羽兩人配合得當,一個奮力作戰,一個穩固防守(“張羽力戰,安國持重”),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愣是沒有再讓吳楚聯軍前進一步。

吳楚聯軍攻不下劉武,就北上打周亞夫。周亞夫堅守不出戰,但同時,他悄悄派出輕騎兵,疾行南下,繞到吳楚聯軍的背後,奪取泗水與淮水交匯的那個口子,截斷吳楚聯軍的糧道。同時分兵東進攻擊膠西王叛軍,避免膠西王叛軍前來救援。

這樣一來,吳楚聯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又餓又怕,軍心不穩。

吳楚聯軍準備拼死一擊。他們虛張聲勢攻打周亞夫軍營東南面,佈置重兵攻打周亞夫西北面。周亞夫識破了他們的陰謀,把重兵佈置在西北面,與吳楚聯軍交戰。吳楚聯軍大敗潰逃,周亞夫乘勝追擊,又餓又怕的吳楚聯軍就這樣潰不成軍,被周亞夫擊敗。

後來,吳王劉濞被東越王刺死,楚王劉戊自殺,叛亂七國的其它戰場,中央軍也節節勝利,七個王或被殺或自殺,七國之亂,不到三個月就這樣被平定了。

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劉武在這場戰爭中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若不是他拼死拖出吳楚聯軍,而讓周亞夫的中央軍正面對抗強敵,周亞夫就沒有機會截斷吳楚聯軍糧道,沒有機會打擊想前來援助的膠西王了。

(周亞夫和他的軍隊)

不過,我們也要看出,劉武這樣做,其實是非常被動的,不是他主觀的想法。並且,這場戰爭雖然勝利了,他心裡卻非常不高興,把一腔怨氣都發洩在周亞夫身上。此後每次進京,他都會在竇太后及漢景帝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後來,周亞夫在當宰相的時候,得罪竇太后和漢景帝,被免職,並且最後羞憤自殺,可以說,與劉武不斷在他倆面前讒陷周亞夫不無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