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我的山西老鄉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說“初生牛犢不懼虎”,讚美牛犢子的勇敢。可到了東北,牛犢子就與王八同類,合稱“王八犢子”,時而被扯,時而被滾,時而被癟,時而被裝,成了當地人時常掛在嘴邊的國罵。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我對“裝犢子”的理解,比較膚淺,覺得大抵與“裝B”差不多吧,形容一個人虛偽不真實,喜歡賣弄。

很長一段時間,迷龍都討厭阿譯,因為阿譯“裝犢子”。後來他又用這個詞,原樣評價龍文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不過看完整部《我的團長我的團》,我覺得迷龍自己裝犢子的程度,比阿譯要嚴重的多。所以看到有人評價迷龍“真漢子不做作”,就想駁斥一下。並順著這個話題,從另一個角度說說迷龍這個人。

其實裝犢子實乃人之本性,毋庸忌諱。當年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吃了禁果,馬上就懂得拿樹葉子掩蓋羞處,這大約是人類裝B的起源,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為了遮蔽醜陋,讓別人多關注自己美的一面。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後來人多了,裝犢子也五花八門起來。有人裝善良,有人裝可愛,有人裝無辜,有人裝風雅,有人裝單純。。。。。這些大抵就是迷龍所討厭的那些人。但迷龍自己呢?是不是常常裝兇狠?裝流氓?這是不是裝犢子?

生逢亂世,僅憑善良和仗義,迷龍是不可能從東北逃到西南的,他需要一個兇狠的殼,需要不熟悉的人以為他不好惹,這樣的形象,才有助於他的生存和發展。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被迷龍評價“你不裝犢子”的孟煩了,天天在炮灰們面前裝深沉,在陳小醉面前裝君子。

迷龍的長官虞嘯卿,則是劇中裝犢子病最嚴重的人,明明能力有限,偏要裝的運籌帷幄;明明內心懦弱,偏要裝的像條硬漢;明明有私心,偏要裝的大義凜然。禪達一半以上的犢子,都被他裝完了。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反倒是被迷龍歸為“裝犢子”的阿譯,在這方面表現的很不聰明,很長時間都像個初出茅廬的菜瓜,偶爾裝一次都很青澀(比如在陳小醉面前,故意暗示雷寶兒是孟煩了的兒子),一點都瞞不了人。

再強調一次,我不反對裝犢子,甚至不覺得裝犢子是個貶義詞,生活中我也經常裝犢子。不過連許多小動物都靠善於偽裝活了下來,何況是號稱萬物之靈的人?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真實和美麗,常常是矛盾的,人類為了追求美麗,常常掩蓋事實,正是由此而來。既然偽裝可以獲人好感,使自己利益最大化,那不偽裝豈不是傻?至於借繁華盛世的外殼,包起許多醜與惡,粉飾太平的做法,更是由來久矣。

我們大部分人,都像迷龍一樣,偽裝只是為了生存生活,為了保護自己,獲取一點蠅頭小利。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但也有一些人,如虞嘯卿,外表看起來很正義,言辭看起來很慷慨,但缺少真實為前提,最後導致惡和醜的結果,到頭來會傷害這個世界,甚至再傷害自己。

這話當然上不了檯面,為善於平衡“場面”和“情面”的國人所不能接收。道學家終於坐不住了,長篇大論,說我們是有仁愛,有廉恥,有曲高和寡的快樂的。噴子也坐不住了,國罵紛紛,說我們是有義氣,有愛國心的。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所以遇見小書蟲那樣的人,良心為泯的人都會害怕,連龍文章這種老妖怪都得躲著走。他照見了所有人的虛偽,讓所有裝犢子的行為都無所遁形,所以禪達也就容不下他,只能目送小書蟲到對面的烏托邦了。

天下欠削的犢子越來越多了,危險的反倒是屠夫。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裝犢子是種習慣,日子長了就改不了了,而且還會給自己裝犢子的行為,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比如安逸,煩啦完全可以換個角度另寫一個故事,談談安逸的好,對龍文章的好戰行為好好鞭撻一番的。

但裝的畢竟是裝的,假的真不了,裝久了會累。虞嘯卿龍文章都崩潰過,煩啦最後也被自己虛無的道德自覺性折磨的死去活來,迷龍算是幸福的--------每晚可以回到上官戒慈那裡,放肆地哭,大聲地唱,毫無顧忌地宣洩自己的荷爾蒙和蛋白質-------第二天醒來,又以最飽滿的熱情去裝新犢子。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而不太裝的那老幾位,如克虜伯,豆餅,常常吃虧上當,但反而是活的最輕鬆的。

夜來寂靜,真我反照,我們才會發現,那些虛的,假的,偽的東西終究都是虛妄,屬於我們自己的,只有真實,哪怕那真實,可能並不是是自己所喜歡的。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顧盼幾十年,你總會發現,你身上的醜與美,原來熟悉你的人都知道。以為自己裝的很深,表演的很到位,但其實只騙了自己一個人。

黃粱夢醒,自己當說真話的小孩觀眾,看扮演皇帝的自己,何其滑稽?

《我的團長我的團》評35:論“裝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