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盜汗、手足出汗治療口訣

自汗、盜汗、手足出汗治療口訣

自汗、盜汗中醫認為是陰陽失調,腠理不顧而致汗液外洩失常的原因。此病不受外界環境、體力活動和心理情緒的任何影響,超乎尋常的出汗,也稱為“汗出異常”。“自汗”表現為不動就出汗,動則更出汗。“盜汗”表現為睡覺時出汗醒則汗止,二者在生活中會常見到。

“自汗”多屬於氣虛不固,患者極易出現“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舌苔薄白等症狀”。自汗用藥:生脈飲口服液,補中益氣丸。“盜汗”屬於陰虛內熱,會出現“夜寐盜汗、手足心熱、心煩口乾、舌紅少苔”等症狀。盜汗用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古人說“藥補不如食補”。自汗者宜吃雞、鴨、魚、蛋、山藥、扁豆、羊肉、桂圓、狗肉等;盜汗者宜吃魚、甲魚、烏龜、蛤士蟆、豬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涼拌的菜餚;盜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儘量少飲或不飲酒。

自汗、盜汗、手足出汗治療口訣

自汗與盜汗僅僅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它可是由多種疾病引起,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結核病、風溼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等,所以在治療汗證的同時,更要注意它的原發病灶。

具體口訣如下:

盜汗自汗尋腎經,太溪復溜常按靈,

手心腳心愛出汗;溫溜刮痧病漸輕,(大腸經)

心經痛點要常按;手足出汗此經行,

陰郄後溪相配合;治癒汗症能祛病。

一、盜汗自汗尋腎經,太溪復溜常按靈

腎是先天之本,屬水。“自汗”主要見於氣虛證,偏見於陰虛症,如氣虛感冒症、氣虛發熱症、“心氣”虛症、“脾氣”虛症、“肺氣”虛症、“腎氣”虛症等症候。

“腎主骨”,腎氣足就能滋養骨髓,骨髓強健了筋骨就好,筋骨好了又能養肝(水生木);肝養好了心臟供血便會充足了(木生火),脾胃自然也就得到了調理(火生土)。“脾為後天之本”,脾氣順則肺氣順(土生金);肺氣順反過來又能使腎氣得到增強(金生水)。這就是五行的相生之道,所以,治療自汗和盜汗必先從腎經取之(見圖)。

自汗、盜汗、手足出汗治療口訣

有的人要問了,腎經上的穴位這麼多取哪個呢?這個還是我們在以文章節中反覆提到的兩個穴位“太溪”與“復溜”。

腎經的“俞”穴和“原穴”都是“太溪”穴(在腳內踝骨後面,跟骨上面的凹陷處),屬土。“太者,可大可小無限也;溪者,山澗之流水也”,此名就是統領山澗大小之流水的意思。水在人體之中是血液組成的一部分,把“太溪穴”用好了就等於是調動了靜脈中的血液(小溪之水),新鮮的血液就會衝開體內的淤血,形成良性循環。

“復溜”穴(跟腱的前方,內踝骨上兩橫指多一點,或太溪穴直上2寸的地方),屬金。“復者,重複也;溜,迴流也”是指讓停留和於堵在身體裡的有害物質被血液沖洗後排出,新鮮的氣血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此穴能滋陰補腎、利水消腫,對治療“水腫”之症有特效。

它和膀胱經配合能使尿路通暢,排毒迅捷,如腎炎、腎囊腫、腸鳴,腸炎,水腫,腹脹,腿腫,盜汗,自汗,無汗,小腿痠脹,手足指端麻木,大小便無力等症狀都是它的治療範圍。另外,在後背的兩個“腎俞”穴再各拔一個罐也是補腎的好方法。

二、手心腳心愛出汗;溫溜刮痧病漸輕

自汗、盜汗、手足出汗治療口訣

“溫溜”穴(屈肘,掌心向內,在掌背面腕橫紋上5寸貼近橈骨處。是大腸經的穴位,“溫者,溫熱也;溜者,悄悄走失,或慢慢滯留也。”顧名思義,氣血行至本穴後,因外部環境對其的升溫作用較少,原來的餘熱會緩緩地散熱蒸發,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不被察覺。

大家都知道血是熱的,但是當它運行到四肢時就會慢慢變溫,如果您讓它再悄悄的把溫度散去,冷血便會滯留於此。你想想血流到手腳末端時是不是也是涼的了,所以,經常按摩刺激它並在大腸經尋經刮痧(自上而下)會調動體內的陽氣,這時您會感到渾身發熱,溫熱的血液便會迅速通過手臂,把停滯的寒氣帶走,手涼和手心愛出汗的現象自然就好了。

這個穴位是大腸經的“郄穴”。“郄穴” 大多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症。陰經(五臟)郄穴多治血證,如咯血時,多選用孔最(肺經郄穴)。陽經(六腑)郄穴多治急性病痛,如臉上突然起痘痘可按溫溜穴(大腸經郄穴);胃痛時多選梁丘穴(胃經郄穴)等,這個在前面我去年寫的《原穴、絡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脈交會穴的介紹》中有詳細介紹。

三、心經痛點要常按;手足出汗此經行,

陰郄後溪相配合;治癒汗症能祛病。

《黃帝內經》上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心情平和,一切才能趨於安定;否則在心思混亂的情況下,便會使五臟和外形受到損傷,精神就會萎靡不振。

自汗、盜汗、手足出汗治療口訣

心經不但可以治療情志方面的疾病(癲癇、錯亂、抑鬱等),還能治療心臟原發性的病症。

“陰郄穴”(屈肘翻掌,面對掌心,腕橫紋上0.5寸和小指延長線交會後,緊貼尺骨的凹陷處。中醫上說:“陰郄多治血,陽郄多治疼”。指的是陰經(五臟)的郄穴多用來治療血分的疾病,而陽經(六腑)的郄穴則多用來治療疼痛性疾病。

所以陰郄穴有著補陰養血的作用。用“陰郄穴”與“太溪”、“腎俞”、“湧泉”、“關元” (臍下3寸)等穴配合,可以滋補“陰液”,清熱除煩。

前面說過“郄穴”是專治急性病發作的,“陰郄穴”是心經的“郄穴”,專門治療“盜汗”。中醫上管“盜汗”叫“骨蒸”,就像骨頭放在蒸籠裡蒸過一樣,裡面總是很熱的感覺。有的患者睡覺時出了很多汗,醒了汗就沒了,這就是“陰液”被盜走了,每天在中午11:00到13:00之間在心經上刮刮痧;多揉揉“陰郄穴”,盜汗現象就會慢慢的改善了。

自汗、盜汗、手足出汗治療口訣

“後溪穴”(握拳,在小指末關節和手掌感情線交點的凹陷處。屬木。這個穴位大家一定要重視,它也是人體八脈交會穴之一(督脈之會),是小腸經的“俞”穴“一穴頂百穴”;主治範圍也很廣泛,如腰扭傷、脊椎痛、坐骨神經痛、盜汗、自汗、落枕、癲癇、睡覺抽筋、肩膀疼痛、脖子疼痛等症狀都是它的主治範圍,而且對治療“耳聾”和“耳鳴”還有特效。因此,對於此穴朋友們要好好運用,當你用上它時你才會發現它是如此的神奇。

大家可能又要問了,為什麼又出現了小腸經的穴位呢?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心與小腸相表裡。《靈柩經·經脈篇》中說:“小腸經主液所生病。”這個液包括很多,如:唾液、尿液、精液、汗液、月經、白帶、乳汁、胃液、胰腺、前列腺、骨膜分泌液等等,所以,凡是與液有關的疾病均可從小腸經下手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