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我們看過最憂傷的童話?

肆月的千


童話只在童年有,童話是大人給兒童虛構的謊言,基於真善美正義的社會教化需要,向兒童自小貫輸。兒童長大成大人,歷經社會你虞我作的磨練終於醒悟那一切童話都是不真實的。但社會確實又需要,於是成為了大人的兒童又向未成為大人的兒童編寫虛幻的童話世界教化幼小的他們。


石並才童


《海洋之歌》講述了一個關於親情與家庭的黑色童話,不幸而且憂傷。故事創意源自愛爾蘭民間傳說,導演湯姆·摩爾將這個原本悲傷的故事拍的唯美又文藝。超凡脫俗的想象力,清新的場景畫面,行雲流水般的色彩使用,本片有著濃厚的歐洲文藝電影氣息。

湯姆·摩爾受宮崎駿影響很深,無論是作品還是人設,都有向吉卜力致敬的影子在。《海洋之歌》讓人不禁想起《千與千尋》、《懸崖上的金魚姬》。全片採用逐幀手繪,畫風唯美,伴隨著動聽的愛爾蘭民謠,遇到塞爾奇精靈。一部好的作品,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障礙,在世界範圍內取得成功,打動人的首先是情感共鳴,精靈女巫等奇幻元素使用的恰到好處也為本片添加不少亮點。

把電影解析開來,第一條故事線索是救贖。為了生下女兒,母親布羅娜離開了人世。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頻臨破裂,充滿壓抑和悲傷。父親康納情緒消沉,依靠酒精麻醉自己,痛失愛妻的他,一蹶不振。對於孩子也不上心,基本可以入選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哥哥本是個問題小孩,覺得母親的死是因為西爾莎,處處看妹妹不順眼,各種找她茬,討厭她,甚至有些恨她。西爾莎則患有自閉症,不會說話。妹妹西爾莎的生日,也是母親布羅娜的忌日。奶奶覺得小島環境很不適合小孩成長,要帶他們離開小島,前往城市生活。就這樣,本和西爾莎成了留守兒童。本很不開心,於是帶著西爾莎去找被留在小島的大狗。西爾莎吹響的貝笛海螺引來了三個精靈,他們道出了西爾莎是海豹精靈,希望她能夠唱歌,解救眾多被石化的精靈,送他們回家。可是沒有海豹仙衣,西爾莎不但無法拯救精靈,身體逐漸衰弱,快要死亡。本從精靈肖納吉那裡,找回了遺忘的記憶。嘴上說著討厭妹妹,回憶卻很誠實。為履行照顧妹妹的諾言,本踏上冒險旅程。不惜正面硬剛貓頭鷹女巫,最後找回了海豹仙外套,拯救了妹妹。完成了救贖。

第二條故事線索,則是告別和重逢。在愛爾蘭有個傳說,溺水者在死後,靈魂會變成海豹。此外,布羅娜是海豹精靈(Selkie),嫁給了普通人康納。這個設定則源於一個類似牛郎織女的愛爾蘭民間神話。海豹精靈上岸之後,人類把她的海豹外套藏起來,她回不了大海,會找個人嫁出去。不過若她找回自己外套的話,會立即返回大海。布羅娜生下西爾莎之後,沒有死去,而是告別家人,回到大海。西爾莎穿著海豹仙外套,唱歌拯救了變石頭的精靈們。布羅娜回到小島,一家四口短暫重逢,之後再度告別,上演離歌。

第三條故事線索,是象徵。巨人麥克列(Mac Lir)是海神,失去了心愛的人,於是傷心欲絕,淚水化為海水,氾濫不止。貓頭鷹女巫瑪查(Macha),不想讓兒子傷心難過,用玻璃瓶吸走了他的情緒,並將他石化,化為小島。她失去了所有希望,所以想讓別人也失去希望。爸爸康納與麥克列長相酷似,而且境遇相似,失去愛人之後,傷心欲絕,變得沉默。奶奶很像瑪查,想讓康納帶著孩子離開小島,回到城裡,開始新的生活,吸走舊的情緒。雖然有著奇幻色彩,但在片中能看到現實的影子在裡面。

不同於普遍使用三維CG動畫的好萊塢電影,導演湯姆·摩爾的兩部動畫作品皆為手繪。相比前作《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電影技法成熟,情感更加飽滿,能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實至名歸。看慣了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固有套路,可以換換畫風。一個黑色成人童話,一首憂傷精靈之歌。鮮豔的畫面下有著黑色內核,雖然不明朗,但卻憂傷而動人。


挖哈哈娛樂


不知道你們看過一個叫 十二生肖 的動畫片沒。。我靠真正的童年陰影,每集必!死!一!只!動!物!我到現在還記得那隻公雞為了救被妖怪殺掉的全村人,從自己的雞冠子裡擠血,一滴一滴地滴在村裡人身上,把他們救活。最後都匍匐著地走了還在滴血。。


經典熱門娛樂


我覺得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吧,不管是那個時期,童年、青年、老年,擁有美好的夢想,卻被現實打擊,是沒有童話的。現實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



只有口袋的天空


《賣火柴的小女孩 》

《依卜和小克麗斯玎》、

《她是一個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