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你與母親的相處模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亻睹mU536809


成長過程中,我和我母親的關係,發生了三個層次的變化。

第一個階段是非常的叛逆,不理解她,甚至恨自己的母親。我媽媽肯定也是優點和缺點非常明顯的一個人,她確實很愛孩子,但也會有一些傳統的痕跡。一部分是因為重男輕女的遺留思想(雖然她已經是同齡人中最不重男輕女的那一類了),但整個社會對女孩兒都是不太友好的,尤其是我這樣一個頑劣調皮,好動粗心的孩子。我媽媽當然會打壓我比較嚴厲。

我童年時期,和母親曾經很不親密,自然就導致了青春期的反叛。

第二階段是敬而遠之。每個孩子都渴望從父母那裡得到認同。而我們父母的那一輩人的教育就是一定不能慣著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輕易誇獎孩子。所以無論我多麼努力,都得不到認可。但我漸漸理解這就是他們的文化習慣,也就漸漸放下了,雖然有時還會反彈。

第三個階段就是理解和認同。

沒有完美的父母,我自己也不是。

我的父母在同齡的父母中,盡了最大的努力讓我們身體健康強壯,培養我們閱讀的習慣,讓我們接受最好的教育,讀書,開闊眼界,交流思想,給我們儲備了比較豐富的物質,在我們自己成家立業時能夠給予體面的資助。

如今母親已經老了,回想起來,她要養育我這樣一個孩子,真的也是心累啊。

再多的缺點,再多的不足,她真的是一心一意想我好的。操碎了心想我好。

所以我對母親現在,理解和接納超過了一切。


陳嵐的女拳


每一個孩子都要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與母親的相處模式的變化。

在零到三歲這一階段,母親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是最親密的照顧者和最盡職的保護者。

孩子在兩歲之前基本沒有自理能力,而自兩歲開始,孩子在身體技能日漸提升的同時,也開始了對外部世界的積極探索。這時母親就需要更多地執行保護者與教導者的任務。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最大程度地探索世界,並在這一過程中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規則。

在三歲到十幾歲青春期之前的這一階段,母親應該是孩子最貼心的照顧者和陪伴者。

母親負責孩子的衣食住行,教會他生活的種種技能,同時也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各種喋喋不休。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連結是否深厚,主要就看這段時間母子關係的質量如何。


十幾歲青春期到成年之前的這一階段,母親應該是孩子最溫柔的傾聽者和接納者。

這時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開始要去發展自己的世界,並且因為青春期荷爾蒙的劇烈波動而情緒不穩定。這時孩子非常需要一個穩定又溫柔的存在,可以安靜地傾聽他,理解他,接納他。這對孩子日後建立與他人的信任感起著重要的作用。

成年之後,母親應該做孩子世界中最穩定的存在者

我們哪怕再長大成熟,內心都還是希望能有一個回去棲息的港灣。而母親這時就要發揮這樣的作用,她不會太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但會穩定地存在於那裡,當孩子每次回望時,都能看到燈塔上那盞熟悉的燈火。

母子一場是世間最難得的緣分,願我們都能好好珍惜。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媽媽養我大,我精心的養她老。我開始工作掙到工資了,我就不斷回報她,直到前年去世!對媽媽我問心無愧,做到了該做的事,她老是幸福的。我有愧於父親,父親是在我上高一時病逝的,我無力挽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