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称十年或二十年后房价要涨到三四十万一平米,对此你怎么看?

-------------------------------------------------

我们需要友谊,我们也愿意首先伸出友谊之手。


屠龙有术


俞敏洪称十年或者二十年后房价要涨到三四十万一平米。这是一种很不严谨的判断,不客气地说,是妖言惑众,是谬论!

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提出一个观点,必须要严格规范,表述清楚。

首先,我们分析他表达的模糊。

他有三个模糊:

1. 模糊的时间概念

十年后或者二十年后,相隔十年,后者是前者的两倍,十年间的房价会有多大变化?08年至今正好十年,正好是遇到房价上涨周期,很多地方房价涨了近10倍。武汉光谷的房价十年前不到三千,现在三万了。怎样判断在同一表述里相隔十年的房价?

2. 模糊的价格概念

三四十万一平,中间差着十万一平。一套房80平相差800万的预判那不是胡诌?

3. 模糊的地域概念

笼统的说房价,极不科学。三四十万一平米是全国均价还是哪个城市的价格?是一个城市的均价还是最高价最低价?是北京的房价还是西安的房价还是兰州的房价?

前天有头条新闻说北京中南海的学区房有间很小的价格40多万一平了,已经达到俞敏洪的预判了,不需要等十年二十年。

从以上分析,俞敏洪有故弄玄虚之嫌,用模糊的观点博眼球。

其次,我们也探讨一下当前和未来的房价。我们知道,房价与政策,资金,供需量有直接关系,现在分析这三个方面:

1. 政策层面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国家定的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频出措施,严格调控房价,而且国家在立法征收房屋空置税等,从法律层面规范房地产市场。我们估计,未来房价是趋稳的,有的地方稳中有降,有的地方缓慢上行。

2. 资金层面

高房价已经吸走了大量资金,现在很多人望房兴叹:买不起!买不起的结果是什么?不买了。前些天央行降准,为什么?银行流动资金不充足。从整个资金层面看,不支持房价大幅上涨。

3. 供应和需求

资料显示,中国已有房屋够40亿人居住。虽然有局部的供需不平衡,但整体是供大于求。

我们知道,人口城镇化是大趋势。但城镇化不是大城市化。镇是什么?人口就近转移。

前天头条新闻说国家考虑鼓励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从东部发达地区传来的信息是,工厂外撤增多,工厂招工难,但打工人员找不到合适工作,薪酬少,待遇低,劳动强度大,返乡人员增多,估计明年春节过后,外出务工人员会减少。

这意味着什么?想在城里购房的人员减少,能在城市购房的人员会减少。

还有一点,中小城市随着交通的便捷,产业的兴起,教育医疗购物等配套的完善,买不起大城市房子的人可选择中小卫星城市。象在长沙工作的可以住在株洲,在武汉工作的可以住在孝感鄂州,在郑州工作的可以住在开封。

再说,你让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房价涨到三四十万一平,谁去买?这么高房价城市怎么发展?

也许俞敏洪说的是北上深将来的房价。今年,北上深的房价已得到有效控制,基本趋稳甚至略降。深圳,高房价已导致不少企业外迁,房价会影响到城市发展,政府会严格监控房价,而且有资料显示深圳房价是微降的。上海,长三角那么多发达城市可以居住,如果上海房价涨到四十万一平,人们就选择住周边城市了。

我们重点说说北京,新房市场,上半年北京住宅成交量继续回落,同比减少35%。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强化、房贷利率普遍上浮,购房者预期发生改变,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回落明显。2018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累计成交15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5%,较2017年下半年减少21%。2018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住宅月均成交约26万平方米,较2017年全年月均成交量减少28%。

二手房市场

2018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同比量价齐跌,市场开始进入调整期。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场成交7.6万套,同比下降12%。2018年2月-5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套数持续回升,5月交易量突破1.78万套;6月成交量回落到1.56万套,成交量的下滑意味着这一轮的回温基本结束,市场开始进入触顶企稳的调整期。上半年二手房成交均价仍呈下跌态势,上半年成交均价为56993元/平方米,较2017年上半年下降9%。6月成交均价54654元/平方米,较2017年4月最高值已下跌14%。

北京,严控人口增量,没北京户口不能买房,有多少人有资格抢北京的房子?除了城六区,北京下面城区能容纳多少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北漂一族会分散在环京地区,北京的房价也不可能大幅上涨。

我们知道,房价与购买力有很大关系,购买力又与人口和收入有很大关系。现在人口走势大体是4—2—1(目前政策鼓励生二胎),而房子是2—1—3。再说,房价若到四十万一平,那收入得增加多少?工资每月十万?怎么可能!

所以,俞敏洪的判断是完全没依据和荒谬的。

俞敏洪,新东方的掌门人,用毫无依据的谬论误导市场,误导消费者,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发表与当前调控政策和房价走势背道而驰的言论,危言耸听,与臭名昭著的炒房团同流合污,应该受到人们的遣责!如果将来事实是如马云说的最不缺的是房子,你怎样向那些被你妖言所误导而成房奴的年轻人交待?前段时间,俞敏洪还说过做手机等企业都干不到一百年就会倒,只有他的新东方教育会永远存在。我就纳闷了,办企业有竞争,办教育就没有竞争?凭什么这么自信?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狂妄自大!




无语石1


俞敏洪即不是房地产专家,更不是什么开发商,他说的话只能是做为一种参考。俞敏洪他还是停留在过去房价上涨的惯性思维中,他认为货币超发,房价上涨,还把几十年后的事情都预测了一次,其实这丝毫没啥意义。

中国的M2规模已经达到了177万亿,已经是GDP的2倍以上,而10年前只有47.5万亿。大家仔细想一下,现在M2已经达到177万亿,若要10年后房价再翻6至7倍,M2的规模要近千万亿,这样的货币超发实在太离谱了吧,而且目前M2增速低至8%,说明央行未来货币政策会从紧,不会像过去那么宽松。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不是靠房地产,而是靠消费和投资。中国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逐步退出。再期盼央行放水,让房价大涨,这不切实际,相反10后房价回归居住属性,那倒是可能性很大。

此外,房价上涨要与百姓的收入挂钩,现在中国的GDP也只有6.7%,百姓收入的涨幅不可能出现跨越式的增长,而且中国现在是去杠杆,严监管时代,在不可能有太多杠杆可以加的情况下,房价涨到三四十万一平,谁有这个能力去买?我们一些企业家,一看到有人问房价,他总是喜欢语不惊人誓不休,或者照搬过去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们的预测与未来房价走势肯定有很大背离的。

目前国内是全民加杠杆,而且各地群众买了这么多房需求也趋于饱和了,未来房价要涨到三四十万每平方米,这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要极度宽松,而且要长期的,这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要大幅贬值,这是肯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10年前上海房价1.5万/平方米,10年后也最多是6万元,翻了4倍左右,即使在房地产最疯狂的时候,也不过如此,若是像俞敏洪所说的10年房地产翻这么多倍,我不知道房奴还能透支多少未来,即使是做到死,或者用来生打工的钱,也还不清此生这个房贷吧,所以俞敏洪讲的话,大家不必真的当起真来听。


不执著财经


既然这是一个辩论题,那我也把话筒交给我们的用户网友,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觉得这个问题。

1.马云的房价如葱,你信吗?

2.俞敏洪的房价30万一平,你信吗?

3.未来房价便宜如葱,30万一平,你觉得可能吗?

4.租房真的能取代买房吗?如果能取代,那马云的说法就成立;如果不能取代,那俞敏洪的说法成立一半(不一定就30万一平,可能和香港一样,15万一平)。

1.2.3.4你们会选哪个?

如果是我,我会选4。

但不全是,而是租房也取代不了,房价还会接近15万一平。

我国人口多,资源集中不够全面铺开,注定是部分人富,部分人穷,每个国家都这样。那么资源集中的大家都想抢,房价也就居高不下,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只有一部分人才能享有。

租房想取代买房的地位,确实比较难。因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太大,就北京来说,外来人口占比要有9成,就是你在马路上看见的十几个人里,也就那么一个北京人,这么高的流动性,房子这一基本保障,才是区分的条件之一,相要租房=买房,不现实。

可以参考现在的香港,因为它就是我们内陆的房地产导师。


最美居委会刘大妈


房子是商品但房子不是普通的商品,人们给房子赋予了太多其居住本身之外的东西,比如孩子上学与房子挂钩,比如户口与房子挂钩,比如人才引进与房子挂钩等等。房子本身就是一个居住的地方,被外界认为的当作了一个炒作与投机的金融产品,这个本身就违背了事务的基本发展属性难于持久了。

随着房价高涨引发的社会负面效应慢慢显现,各级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毕竟买不起房已经成为人们的痛点,成为了各种矛盾的的聚集地。房子本身最根本的居住属性反而越来越被外界忽视了。俞敏洪说未来10年或20年房子会涨到三四十万一平,这个显然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一种猜测,属于夸张言论的范畴,与马云的白菜价言论类似。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房价回归理性,让其更多的体现居住属性,让绝大多数民众不再为住房发愁才是根本。安居才能乐业,让绝大多数民众不再操心房子问题,让大多数民众都投入到各个领域的劳动之中,才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炒房合法已经成为历史,从严打击炒房团伙已经成为新主题,大家应该充分理解这个定位。


深度军备


我是个知名的小编,看到很多人问这个问题,我也来凑个热闹!


很多人都被数字吓到了,不要紧,咱们先看下北京现在的房价!

北京目前朝阳大裤衩旁边的天禧新盘报价是18W,而大兴保利报价5.2W,丰台甲一号报价6.9W。根据地理位置北京的房产价格差比较大!

然后看下通胀率:

2014年:7.5%

2015年:12.8%

2016年:8.5%

2017年:7.5%

基本上10年一次翻番,北京的高端报价按18W算,十年后就是36W。大兴的5.2W十年后就是10w左右!

这是按照正常城市发展来算的!也就是敏洪哥哥的思路!


有人会不会问房价会这样一直涨下去吗?

不会一直涨下去的。

房价上涨还有一个因素,城市价值。

就是城市的人才价值,经济价值等。

城市也有成本,最基本的就是配套设施,交通,机构等等。

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出现城市价值增长缓慢,假设城市成本不变,则对应的房价也会增长缓慢。当城市的成本高于城市创造的价值,人们就会陆续搬出城市,也就是城市空心化,中心城市的房价会不会跌,跌多少。可能会跌,但是很漫长!估计得好几轮城市化之后的事情了!

那时的房价尽管还受通胀影响增高,但是本身价值减少,所以一直涨下去是不可能的!


房价浮动变化及节奏是如何变化的?

房价的浮动,有种叫做汇率论的说法。就是当房价浮动明显,和当时的汇率先呈现相关关系。人民币对外升值,大量资金流入国内,造成通胀,人民币对外贬值,大量资金出走,国内紧缩。国际贸易的企业,很重视汇率变化,往往生意赔了,但是汇率利好,也不至于亏本!

这和房价也有关系。汇率影响了国内的通胀和紧缩,而二者又影响了房价,通胀房价高,紧缩房价低。但是都是某一时间段变化的。因为我们的汇率都是稳定的!


马云哥哥因为说房价如葱,很多人说房价跌,该如何看?

近日新闻出台了一个铁路和轻轨申请的政策,就是提高了门槛。

一般小城市按照目前的政策,得需要5年时间。

按照目前的城市化节奏看,明显是有些放缓,但是后续怎么样还很难说。8年的时间,要是步入二期城市化建设。不管房价高还是低,房子的交易成本可以会增加!那会换房子住的人可能很多!



我是个知名的小编,最新的一个文章是:《一个房产销售总监的告白》,哈哈!


房天下九江特价房


00

榮华錦夢

回答:

就房价未来十至二十年或达到三四十万每平米这个问题,先抛除到那时货币贬值或升值问题不说,单纯说说房价的形成要素。

作为具有商品同样属性的住房来说,长周期看,它也必须遵从商品的价格形成规律,即供求关系形成价格。从供给端上看,因房地产是国民经济集合中的重要子集合,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相当长时间周期内管理者在政策制定上都会给以足够重视和呵护,这也使得房地产这一产业处于半市场化状态,受市场兴衰周期冲击比较小,政策上给足了它的生存环境,客观上延长了这一行业的活跃周期,所以供给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相信不会出现问题,何况房子本身又是耐用长周期消费品。也许有人会说那么土地供给空间有限不会限制这一行业发展吗?我想到那时政府肯定会想出自己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广义上讲土地供给是丰富的,不是根本问题。所以供给端还是无忧。

我们再来看看需求端,需求端的根本是人,从我国人口年龄分布密度上看,上个世纪60~75年代是人口年龄分布峰值期,后逐步实行减额式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递增率又逐步降了下来,最有意思的是这一政策持续了四十年没变,有报告称,这期间影响了中国两代人,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和六七十年代相比,中国人口的繁育能力会呈几何级缩减,比如现在生育适龄的几乎都是四转二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的他们在生育观问题上又会大打折扣,所以需求端再不会是一个自然总体的连续的庞大的数字。

以上是人口自然存在状态的总趋势,现代高端产业中心城市化的集中发展,又促使了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造成了局部住房的需求紧张差异性,随着政府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改观,随着产业人工智能化的发展和普及,人口集中问题在未来十年内,会得到极大的疏解,到那时,也许供需两端真的不平衡了,社会上不再是需大于供,而是供大于需,真正麻烦的恐怕是阴曹地府,高峰生育期的人都要去报到了,阴宅不足就成了他们的问题。

综上所述,未来房价很不乐观,且要比大葱便宜,只是人民币是不是现在的价值系数我不知道,三百万每平,那是货币价值的事,和房价没关系。

谢谢问答!

创建于2018.7.18



榮华錦夢




这大概就是公众人物被寂寞和无视以后的强烈刷存在感的需要吧!

这样也让我想起了马云的“房子将来的价格就是大葱价”。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认他们的观点提出的依据,但是,也不能强迫我们接受他们的观点。

两者应该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马云的理论依据应该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而且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同时,房子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存量时代,同时,作为房子的投资属性已经被严重放大。人们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已经是绰绰有余,还有一点,就是真正的高收入阶层,其居住地有往风景区,农村迁徙的迹象。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房价的持续走高到了尽头。

再看看俞洪敏说的,是从通货膨胀已经货币对内贬值的角度。他的论调是,通胀以及货币贬值每年的复合率是5%左右,那么现在的房价在十万元左右的基础上,涨到几十万元也是有可能的。

第一,这都是大咖们的噱头而已,大家一笑了之看看罢了!

牵扯到自身的切身利益,我们更支持马云的观点,房价不可能走高一个天上的高度,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房子具有他独特的投资属性。在现有阶段,房子还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的。这也要看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