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时,雍正真的只有老十三一个“盟友”吗?有何历史依据?

山鬼祗树


雍正的盟友都隐藏得很深,表面上似乎不站立场,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上,都利用自己的各种方式给康熙施加影响,使康熙最终选择了雍正做为皇位继承人。

除了老十三胤祥,雍正还有这些盟友:



一、朝堂上的张廷玉

张廷玉是老臣,康熙最为信任的臣子,也是朝中少有的几个能说上心里话的人。他始终身居高位,手握重权,是雍正在朝堂上最得力的盟友。

张廷玉做了哪些事呢?

1.太子刑部腐败案,张廷玉烧奏折,似保太子,实压八爷。 表面上看是为了成全康熙与胤礽的父子之情,又保卫了储君的位份,实际上通过交谈,张廷玉已经明白太子储位难保,焚烧其奏折,即是暗示康熙,老八胤禩的取证不可信,这样的审训结果是有问题的。必须重新调查,这样就使康熙对老八胤禩产生了警惕和防范。

2.木兰秋猎,太子东窗事发。张廷玉指破了凌普调兵手谕有问题,却又强调“废立太子已经不重要了”,并劝说康熙不要立即查处,而是先设局。此局一设,太子被废已成定局,而八子胤禩也被诳入局中,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3.准确把握康熙的心理,力主拥立太子复位。反正太子的势力已颓,而当务之急是要击垮强大的八爷党,而通过选储之争,胤禩在朝中的势力遭到了重创,实际上已经很难通过正常方式继承大统了。

4.康熙寿辰的死鹰事件,张廷玉凭威望压制朝局,力求稳定,这就已经很明显地看出,他已经倾向四爷胤禛了。



二、后宫中的德妃

太子党和八爷党最大的弱点其实是在后宫。在后宫中他们的势力谁都比不过老四,而德妃要想保全未来在宫中的地位,最大的希望就是胤禛上位。德妃是绝不可能希望老十四去继承皇位的,即使是出于夺嫡行动的保密,也不敢给老十四成功的希望。

1.德妃利用自己接近康熙的便利,观察一言一行,并准确把消息传递给胤禛,以供分析和策划对策。

2.德妃以自己温和善良的形象获得宫女和太监的信任,供其驱使。方便消息传递。

3.利用宫内的交际和对下人的赏赐,有意提高胤禛的口碑,对康熙施加影响。



四、带刀侍卫图里琛

图里琛隐藏得比较深。其实他早就心有所属,他的很多所作所为,都是向着四爷党的。由于 图里琛本身就是老十三带出来的部属,对侠义心肠的老十三敬重而忠心,自然他也暗中为四爷办事说话。

1.木兰猎场中,他故意在康熙面前添油加醋地描述肖国兴的喊冤,还故意错解康熙的言语,要去杀肖国兴,让康熙对老八胤禩的所作所为更加厌恶和痛恨。

2.图里琛利用自己的权力,对囚禁中的太子和老大都故意进行了迫害。

3.图里琛还经常用夸张的表情加重康熙对八爷党所作所为造成的危害的印象。



三、贴身侍卫张五哥

这个很容易理解,张五哥被十三爷两次相救,后来又成为康熙的侍卫,他自然效忠和报答十三爷,也就时时处处地替四爷党站台。

1.木兰秋猎废太子事件中,他利用自己的“孝子”的身份,晃来晃去,更加引起康熙对老大和太子,老三的反感。

2.张五哥替十三爷求情,并向康熙指出老十三的侠义心肠,使康熙能对老十三多加留心和保护,起到巨大作用。

3.在康熙驾剻的夺嫡之夜,张五哥立即站到雍正一边,并毫不犹豫地交出调兵金令,还心甘情愿地接受邬先生的指挥,救出老十三胤祥,夺取兵权,一举定下乾坤。



五、大太监李德全

李德全也隐藏得很深,但他倾向四爷胤禛,这很好理解,因为,相对于其他阿哥,雍正真正最大的优势其实就在后宫中。

如果老大、太子或者老八登位,对李德全来说,是没有任何利益的。但四子雍正若上位,而太监李德全由于站队正确,还有扶助之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1.通过与德妃娘娘的交谈,言语中透露康熙的意志,由娘娘通风给雍正。

2.利用自己接近康熙的条件,探测情报和康熙的心理状况,使雍正始终能掌握康熙的真实意图。

3.利用掌握后宫的侍寝翻牌子,暗示康熙皇孙的重要性,使康熙对少年俊才的乾隆产生重大兴趣,而只有老四胤禛得位,康熙喜欢的乾隆才能继承皇位。这样,康熙的心理天平一下子就倾向了老四胤禛。

归根结底,皇位继承人的决定权最终是在康熙手中,只要他决定了自己心目中的继承人,自然会为继承人设法扫平一切障碍。所以,太子和老八,包括老十四总把力量用到朝政和权利的争夺上,着力点就是错误的。



而四爷胤禛的盟友们,则能渗透到康熙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对康熙以思想上的影响,这就是老四胤禛的最聪明之处,还有什么能比康熙的观点更重要的呢?

雍正的成功可绝不是偶然啊!


馋嘴肥猫1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九子夺嫡是康熙晚年最精彩的大戏。而冷门人选老四最后逆袭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始终以孤臣姿态为人处世,因为这样可以赢得康熙的信任和赞赏。

老四也的确没有像老八那样拥有势力庞大的八爷党,也不像老三那样想另辟蹊径以著书来拉拢了一群读书人。也就是一个老十三支持,看上去冷冷清清的。

其实仔细分析分析,就会发现老四的盟友其实挺多的,皇子中不止是有老十三支持,还有老十七,而老三很多事情的暧昧立场,也可以说是半个盟友。大臣中有隆科多明面上支持,暗地里还有职场达人张廷玉与图里堔有意无意的帮助。更是有天下第一谋士邬先生的支持。

可以说老四的盟友才是最强大,虽然不多但完美诠释了那句“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相比之下势力庞大的八爷党倒是有些不够看了。

下面宋安之来为大家说说老四皇子中的支持者。

侠王老十三就不多说了,为了老四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十七其实也是雍正的支持者,康熙驾崩当晚,老八老九老十发难,说康熙并没有传位于老四,想搅乱局势浑水摸鱼。老十七与另一位年幼的皇子力证是传位于老四,甚至与老九老十打起来了。

可见老十七对于老四也是很支持的。

而大家下意识忽略老十七主要原因在于,雍正王朝虽然很多地方与真实历史有出入,但还是大体上按照正史发展的。而正史中康熙这么多儿子中,只有九子夺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他儿子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了参与不进去。而老十六与老十七就是因为年纪太小参与不进去,所以干脆加入老四阵营。但因为发挥作用太小,所以雍正王朝也是对老十七支持老四的剧情一笔带过。

老三也可以说是老四的半个盟友,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中下场最好的看似是老十三,其实是老三。因为老十三是活活累死的,而老三可以说是安享晚年了。

老三之所以下场这样好,可以说是他的中庸之道比较不错。虽然他在九子夺嫡时有夺取嫡位的想法,但没有得罪死其他皇子。很多时候甚至善意提醒过老四。

如康熙决定老四追缴国库时,老四回到京城时,一群大臣和皇子等着拉拢老四。而老三见了老四以后用古语提醒他:勘破味识不饮酒汝能持否。意思让老四别喝酒,免得被人下绊子。

雍正王朝的人设中,老三的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是很高明。(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几次善意帮助老四。所以算是老四的半个盟友。


再说说大臣中的盟友。

隆科多就不多说了,雍正的舅舅加心腹。是雍正登基的几大功臣之一。

图里堔也可以说是雍正的盟友。(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身为康熙身边的侍卫领班,图里堔虽然位低但权重,起到过很多作用。

在老十三第一次被圈禁时,图里堔偷偷的给老十三送酒时。说明了图里堔当年是老十三的旧部,可以说图里堔是偏向于老十三的。

老十三支持的人是老四,所以图里堔有意无意的帮助过老四。比如说老八处理刑部冤案时哄骗肖国兴写出不利于太子的供词。康熙事后让图里堔将肖国兴押往宁古塔。图里堔回来汇报时说出了肖国兴一路不断叫屈的事情,使康熙知道了老八的小伎俩,气的直说三次其心可诛。

图里堔又装糊涂的说马上去杀了肖国兴,这样既自保了也没有让康熙怀疑他偏向于老十三。

可以说这次图里堔故意说的话,彻底使康熙厌恶了老八。断送老八的夺嫡之路,使老四渔翁得利。

张廷玉也是老四的隐性盟友。


张廷玉能在历康雍乾三朝而不倒,也是一个人精。他之所以能如不倒翁一般,主要在于他始终忠心于皇权而不是皇帝,也就是说谁坐在皇位上就忠心于谁。

在忠心于皇权的前提之下,同其他大臣都与其他皇子勾搭在一起,意图政治投机不一样。张廷玉的境界高了好几个层次,他始终站在皇权立场,替皇帝分忧。

正因为有着这种思想,所以康熙在追缴国库时有意培养老四。当老八与佟国维合伙做局,老八假装交回户部给老四,佟国维意思老八协助老四更好,目的是继续把户部掌控在手里。康熙问张廷玉意见时,张廷玉的意思是考虑太多反而不好,意思是老四一个人就好。无形中帮了老四一把。

因为站在皇权立场,所以对于康熙比较器重的老四,张廷玉总是有意无意的帮助。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的bug存在邬先生也可以说是老四的盟友。虽然邬先生与年羹尧同是老四潜邸时的旧人,属于老四部下的性质。但邬先生认真来说,某种程度上他代表了当时谋士的最高水平,是属于辅佐老四,并非部下一类的。

老四夺嫡的秘诀之一就是孤臣主义,但他的盟友也不少。还是个个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看懂了吧?

第75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宋安之


电视剧里,雍正的盟友其实是最多的。虽然平时各个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各个都有打用处。



首先,康熙就是雍正的最大靠山。

康熙熟读历史,他知道大明之亡,跟党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非常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的臣子一样热衷于党争!早年有明珠和索额图两党内耗,后来又有太子党和八爷党内耗。

老爷子每次把党争打下去,立马就有新的力量会冒出来,皇帝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罢免了。既然这种事情阻止不了,那就自己培植可靠的人制衡朝廷的党争。

雍正,就是康熙要重点培养的对象。因为他有能力,并且不结党。


胤禵和胤祥打架后,康熙并没有追究,反而封德妃为皇贵妃。这么干,可以通过抬高德妃的地位,间接的抬高老四和老十四的地位,把老四从太子党中剔出来。

这样一来,雍正就可以在太子和老八中间起到一个制衡作用。反正,皇位不可能给老八。也不可能给老十四,因为胤禵胆量虽然大,但是头脑玩不过老八。皇位如果传给胤禵,最终还是会沦为老八的傀儡。


只要太子再干失德的事,废掉他也是分分钟的事。那么剩下的儿子中,也就老四最合适继承皇位了。所以,没有康熙的支持,雍正也不可能继位。



第二,大内侍卫三人组——德楞泰、图里琛、张五哥

其实他们三个并不是雍正的死党,德楞泰和图里琛死忠于康熙,张五哥跟十三爷的关系更好一点。但是这三个人在康熙驾崩前后转变的很快,为雍正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九阿哥胤禟准备逃出去调兵时,雍正就是让德楞泰和图里琛挡驾,让九阿哥的小伎俩不能得逞。

注意,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的遗诏公布,康熙只是口谕传位给老四。万一遗诏的继位人不是老四呢?所以,德楞泰和图里琛此时也是在赌博,他们在心里已经默认雍正为新主子了。赌赢了继续高官厚禄,赌输了就陪雍正一起人头落地。

至于张五哥,他的作用最大。由于敬仰十三爷的原因,他对雍正也非常敬仰。雍正继位的当晚,张五哥忙前忙后的。如果没有他,十三爷也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就接管兵权。张五哥手持的金牌令箭,一块牌子抵得上千军万马。



我怀疑,就算康熙没有传位给雍正,张五哥也会支持雍正。毕竟,士为知己者死。张五哥一直救老十三,也只有老四继位了,才能救老十三。

第三,十六和十七阿哥

在电视剧里,十七阿哥露了个脸,作用不是很大,十六阿哥更惨,连脸都可没有露。但是在原著小说里,十七阿哥胤礼可是雍正继位的关键人物之一。

按照电视剧和小说的解释,拱卫京城的兵马分为三支部队: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步军统领衙门。其中,西山锐健营的管营提督跟十七阿哥是甥舅关系。西山大营的兵马,就是老十七调来的。老十七在搞定西山大营后,又去到宗人府放出了老十三。是他跟老十三两个人一起去到丰台大营,把丰台提督成文运杀掉,搞定了丰台大营的兵权。

可以说,十七阿哥在原著中的作用,比十三爷还要大一点。因为老十三是被圈禁了,外面发生的事他不清楚;而老四又要在畅春园牵制住老八、老九、老十,走不开。所有的阿哥当中只有十七阿哥一个人在外面。别小看了单独在外面游荡的十七阿哥,因为在原著中有一个细节专门解释了这种安排。



原著中,康熙宣雍正去畅春园时,雍正本打算叫上十七阿哥也一起去。此时,邬思道哈哈一笑。说道四爷你一个人去就可以了。叫上十七爷,是打算被人家一锅端掉吗?

事实证明,邬思道的这个想法是很对的。因为八爷党就是因为疏忽了这个问题,被雍正让大内侍卫全部扣在了畅春园。而独自在外的十七阿哥则成为雍正翻盘的砝码。

试想,如果让老八让老九或老十,其中任何一个人留在丰台大营坐镇,老十三都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夺得兵权。毕竟老十三敢杀成文运,他未必敢杀老九或者老十。所有的阿哥都被堵在了畅春园里面,只有老十三和老十七两个人在外边。他俩还不得闹得鸡飞狗跳的?



第四,年羹尧和张廷玉。

电视剧中的年羹尧,已经成功的从包衣奴才晋升为雍正的大舅子了。到了九子夺嫡的关键时刻,年羹尧想到了反水,但被雍正一巴掌拍的死死的。

康熙驾崩后,年羹尧凭借陕甘总督的职权便利架空了老十四。把西北大军的粮草供应死死的控制在自己手上,让老十四不得不进京,当了雍正的囚徒。


至于张廷玉,他并不是四爷的死党。但是他的脑回路清奇,永远只拍皇帝的马屁。虽然康熙并没有明说是四阿哥继位,但是凭张廷玉的智商,猜出康熙的想法也不是难事。畅春园传位时,张廷玉果断的选择了倒向雍正这一边,不管老九和老十怎么闹,他反正是泰然处之,不为所动。

别看八爷党平时的势力很大,但此时在畅春园内,除了八爷党三人外,都已经默认雍正为新君了。而这个带头大哥,就是张廷玉。



总的来说,电视剧中的雍正,平时都是一副孤臣形象,盟友不多。但很多人都是隐性的支持者,关键时刻才暴露四爷党的身份。八爷党的人在明处,四爷党在暗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呐,老八失败不是没有原因的。

至于隆科多,历史上他是雍正的死党。但是在电视剧里,他还算不上雍正的盟友。他只是效忠于康熙,而康熙又让他效忠雍正,尽人臣之本分罢了,与马齐的性质类似。


Mer86


第91期总680期

日尧居k古史上期说的是李卫办案我为民女刘王氏做主揭露了官场乱像,这期说一下《雍正王朝》中“九王夺嫡”皇四阿哥就十三阿哥一个盟友吗?

四阿哥胤禛本是太子胤礽一党的重要人物,这要先分析四阿哥胤禛是何时脱离太子胤礽阵营,何时起意参与“九王夺嫡”的,想参与“夺嫡”有夺嫡的实力和夺嫡的能力才行。

比如大阿哥胤褆第一次在热河木兰秋狝神头就要替父皇康熙皇帝杀了太子胤礽,难怪康熙皇帝骂他是蠢猪,枪打出头鸟就是说这种人,夺嫡之心太明显,让康熙皇帝一棒子把大阿哥胤褆打到宗人府了!
【第一次太子胤礽被废】

所谓的“九王夺嫡”就是包括太子胤礽在内的九个皇子,康熙皇帝一共有活下来的二十四个儿子,只有这九个儿子为了“储君”争的头破血流。

大阿哥胤褆在第一次废太子胤礽当中就被踢出去,紧接着老三胤祉受到牵连,康熙皇帝给出的理由是:对于大阿哥胤褆的“魇镇”太子胤礽的事情知情不报,康熙帝骂他:你的书都读到够肚子里啦!

原本老三胤祉是一肚子热血,以为老大胤褆完了,太子胤礽被废,看来该排到他老三胤祉了,没想到康熙皇帝的一顿臭骂让三阿哥胤祉的幻想立刻灰飞烟灭。
【这就是三阿哥胤祉】

争夺“储君”现在就剩下两个集团,一个是“四阿哥胤禛”带着十三阿哥胤祥。另一个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老九、老十、老十四阿哥胤禵。

在康熙五十一年的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这次胤礽是没有翻身机会了,这次不是“疯迷”是“谋反”大罪,就是在这次的太子胤礽彻底被废的时候,十三阿哥胤祥紧接着也被圈禁,康熙帝给他定的罪名是:私自屠杀江夏镇,协助太子胤礽暗杀康熙帝嫔妃郑春华。


【十三阿哥胤祥劝胤禛夺嫡】

已经到了“夺嫡”最后关头,这边是皇“四阿哥胤禛”一个人,另一边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四个人,这才是真正的两军对垒。

八阿哥胤禩的阵营看似人多,心思也多。(日尧居k古史为你分析《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实力)经过我的分析:十四阿哥胤禵有分裂八爷党迹象,既所谓的“党中党”。

【八爷党的骨干成员】

八爷党的四个人还有一个半残疾人那就是二杆子阿哥“老十”,他就是一个凑热闹的,狗屁不是,八阿哥胤禩装上枪,由老十阿哥放炮!

九阿哥胤塘虽然有真才实学,可那都是抖机灵,上真章全是骚主意,在后面能看到老九阿哥胤塘让年羹尧治的服服帖帖,样子货一个!

八爷党的阵容看着鲜亮无比,实际就是耍“八阿哥胤禩”一个人。“据记载”康熙皇帝骂八阿哥胤禩是一位“贱妇”所养,直接就把他排出储君位置之外,所以他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整顿“储君”位置不奇怪。

【四阿哥胤禛开始参与夺嫡】

在十四阿哥胤禵当上了“大将军王”开始的那一天,四阿哥胤禛在深思熟虑后,加入了争夺“储君”位置,此刻的竞争对手只有这位大将军王胤禵,而且他还是四阿哥胤禛的一母所生的弟弟。

四阿哥胤禛此刻就是一个人,作为以“孤臣”自居的四阿哥胤禛是以静制动,按照邬思道的哲理那就是“不争是争”。在举荐西北军事“大将军王”的位置上,四阿哥胤禛主动举荐十四阿哥胤禵,这即麻痹了胤禵,又达成了人事交易,就是“年羹尧”的川陕总督位置,胤禵保举的。


【隆科多的临危受命】

隆科多听康熙皇帝的,传位给谁隆科多一定会保谁,根据邬思道分析看:大位一定是四阿哥胤禛的,为什么不再细谈,前面有迹象。

所以,大西北有年羹尧把持,内里有忠肝义胆的十三爷胤祥,这就够了,其他人还有见风使舵的,还有自愿支持四阿哥胤禛的,比如外号叫“十六聋”的十六阿哥,还有十七阿哥胤礼等等;邬思道说的好,关键时刻放出来十三阿哥胤祥,那就是千军万马,何况还有隆科多把持大内,看到这明白了四阿哥胤禛除了十三阿哥胤祥不需要其他盟友。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带你继续解剖分析雍正朝!欢迎网友一起评论、互动、留言!


日尧居k古史


当然不是,不过十三爷胤祥的确是四爷胤禛最忠实和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四爷因刻薄寡恩,铁面无情,被称为“冷面王”。江南赈灾时逼迫盐商捐纳,清理户部欠款时又逼死了二十三个朝廷官员,连从小与康熙一起长大的御前侍卫魏东亭都被逼得上吊自尽。胤禛也因此得罪了满朝文武百官,成为一方孤臣。但他实心办差,顾全大局,不避嫌怨的为臣之道获得了老爹康熙的赞誉。

除了十三爷胤祥外,在诸皇子中支持四爷的铁杆盟友还有十七阿哥胤礼。在康熙驾崩当晚,老十六胤禄、老十七胤礼为了康熙遗言究意传位于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与支持老八的老九,老十发生争执,厮打起来。在小说中,胤礼因与西山锐健营官带有亲戚关系,获得了西山锐健营的兵力的支持。

在大臣中,对雍正继位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隆科多和张廷玉两人,隆科多是被康熙的两道圣旨所震慑,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心理作用下,紧要关头临阵倒戈,转而支持四爷的,因此不能算是四爷的盟友。

张廷玉忠于皇帝,在得知储君人选是四爷时,便全力支持四爷即位。但他这是忠于职守,并不能算是四爷的盟友。

还有一个忠实盟友便是谋士邬思道,在剧中邬思道在雍正继位道路上的谋划作用至关重要,虽然邬思道看起来是四爷的部下,算不上是盟友。但如果不是四爷执“师礼”之恩遇,令他内心折服,心甘情愿地辅佐胤禛即位。在关键的几个重要决策上都是邬思道的独到分析令胤禛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否则,帝位之争,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因此,邬思道也可算是四爷的一个盟友。

至于,图里琛,张五哥他们是十三爷的人,十三爷支持谁,他们就跟着支持谁,算不上是四爷的盟友。


因此,四爷的盟友只有十三爷胤祥和不起眼的十七爷胤礼外加一个瘸了腿的谋士邬思道,看起来是有点冷清,但却正好应了那句话:兵不贵多而贵于精。一个能掌握军权的十三爷就已经撑起了大半边天,其实八爷党从根子上来说就输在没有掌握住兵权。虽然有文武百官和老九老十老十四等人簇拥左右,但关键时刻什么用处也不顶。

再说邬思道,将圣意揣摩的透彻无比,使胤禛独得圣心。相比老八他们天天在密室谋划阴谋诡计,千方百计地护卫“百官行述”以控制满朝文武,诸位觉得该是谁坐这个皇位更合适呢?


请动动您的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吐槽和评论!


历史茶坊


老十三自然是胤禛的铁杆兄弟,实在的盟友,但是要说胤禛只有这么一个盟友,那就是完全没看懂《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


就电视剧本身来说,胤禛被描述成一个勤于国事的孤臣,不拉帮,不结派,除了一个十三弟,貌似朝堂上再无他人相助。其实不然!胤禛是太子一党,可不是独门独派,这从一开始,就应该很明晰的了。

在分析清楚胤禛的势力之前,要明白以下几个问题:太子党到底有多强大?太子倒台后,太子党还剩多少力量?这些力量都支持了谁?康熙是怎么看待这一党人员,做了哪些安排?分析完这几个问题之后,我们就知道胤禛的同盟到底都有哪些了!



在刑部张五哥一案,邬思道曾与胤禛分析过此事,当时他说到:太子是三十年的储君,所谓名分早定,盘根错节,谁扳倒了太子,必将不容于天下,不容于皇上!


虽然他分析的是刑部这件案子接不接的问题,但是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是太子党实力雄厚,二是康熙立嫡的认识获得朝野的支持。


自古以来,汉文化中都是立嫡长的制度,康熙明显受到了影响,他首先执行了汉化,并在朝廷重臣中达成了普遍认同,王掞,张廷玉都是代表,虽然后来太子两度被废,太子党羽都被捕获,但真正支持这一嫡长制度的朝廷肱骨那是谁也动不了的,因为他们不仅是太子一党,更是康熙的重臣,国家的脊梁,太子一党重要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虽说这些原先支持太子的人跟胤禛一起辅佐了原太子,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太子倒台之后就一定要辅佐胤禛,其中有两个阻碍,一个就是邬思道说的那个扳倒太子的人(八爷)必将不容于天下(太子一党中国之重臣及其朝野之势力),他们不可能投靠反太子党的势力,二就是看胤禛怎么做?太子所欠缺的政治上一心为公,勤于政务的品质,而胤禛恰好都具备,原先又是一党,有此两点,这些原太子党成员必将转而支持胤禛,这是胤禛最后能顺利登基的一大臂力,可谓同盟者。



在康熙看来,嫡长制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支持嫡长制的都是儒学大家,在汉人乃至整个朝堂的地位都很尊崇,这个势力非常庞大且根深蒂固,满人虽然掌握着兵权,但治国之本却是文化和制度,康熙虽然废了太子,但是他要倚重这些人让文化和制度在大清这里生根,让王朝稳定的发展下去,康熙的支持和导向就很重要,虽然他驳回了王掞请立胤禛为太子的动议,但是他却让张廷玉节制了隆科多的兵权,实际上他支持了原太子党成员对胤禛的支持。





所以整体看来,胤禛似乎没有八爷他们声势大,但是他获得了整个支持嫡长制的朝臣支持,还有康熙的帮助,可谓同盟天下了,而其他皇子虽然都不是省油的灯,但实际上实力差胤禛远矣,所以最终胤禛胜出,其他皇子都落败了。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史书上冬眠的蛇



泻药~


题主提问:雍正的盟友是否只有老十三一人,答案:非也


老十三是雍正明面上的盟友,是雍正的好兄弟,但若说雍正的盟友其他还有谁,在酒翁看来,这些人的能力或者说力量,则远远大于八爷党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们,那下面,酒翁就来大致说说,雍正的盟友们都有谁。

1,邬思道。

这号人物我想不用我再过多的介绍,可以说是《雍正王朝》电视剧里最神的一个人,邬思道神就神在他会“帝王术”,能够看透,猜明白康熙的心思,就凭这一点,邬思道就可以帮到雍正,也是这样一点,让胤禩和雍正完成不在一个等级上,通过邬思道这一点,会觉得雍正是在正儿八经的夺嫡,正儿八经的思考,而八爷党则就是一个笑话,抛开八爷不说,老九,虽说外号是“毒蛇”,但在整个电视剧中,并没有觉得他有多厉害,老十更不用谈,酒翁觉得他就是一个开心果,一个吉祥物,十四呢?毕竟与老八差着岁数,虽说算在老八后面,但一开始并未有多少出彩点,唯一的出彩点应该就是后来的大将军王,由此可见,邬思道一人玩八爷党这群人,实在是绰绰有余,不费吹灰之力啊。

2,图里琛

电视剧里的图里琛,虽说是康熙的近身侍卫,主要负责康熙,而且在电视剧里镜头不咋读,台词也不咋多,但每次出现,或每次开口都必将搞起一阵腥风血雨啊。图里琛的镜头不多,但次次精彩。太子热河行宫搞那龌龊之事,图里琛带着康熙去找郑春华,在其宫外看见和听见了那龌龊之言,康熙大骂之余,更是狠踢图里琛一脚,因为图里琛那时好像在发呆,但事后我们知道,图里琛其实没发呆,其如此行为则是为了保全康熙的名声,后来再出现应该就是肖国兴案件了,老八为嫁祸给太子,威逼利诱让肖国兴做了假口供,企图借此扳倒太子,只可惜最后还是被张廷玉给看了出来。而对于做假口供的肖国兴,则连夜被康熙给发配出去了,而这个任务就是让图里琛去做的,到此就可以安处,图里琛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倘若在热河行宫,图里琛真的是二愣子一个,那这次肖国兴案件,如此严重的一次,康熙还会让图里琛去执行嘛?而为什么说图里琛是雍正的盟友,就在这次发配肖国兴的途中,在送完肖国兴回宫交差时,给康熙说了肖国兴一路上叫屈的事儿,这也让康熙明白了老八胤禩那些小伎俩,康熙对老八心生厌恶。

3,张廷玉

张廷玉,了不得,康雍乾三朝元老,如此一个横穿三个朝代的人,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而张廷玉为官之道除了谨言慎行,接下来就是只忠于皇权,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张廷玉不管皇上是谁,只要你手里有皇权,那我就忠于你。有人说那不对啊,那假若胤禩当皇帝,那是不是张廷玉也忠于胤禩呢?在这里,咱们不假设,张廷玉作为康熙晚期比较信任的一位大臣,康熙在张廷玉面前对于众皇子的态度肯定会让张廷玉了然于心,张廷玉肯定或多或少知道康熙的喜好,和接班人的人选,到这咱们就知道,其实张廷玉已经猜到时胤禛接班,而张廷玉正因为没有站在老八那边,虽说张廷玉石中立,但不阻挠就是对雍正的帮助,倘若张廷玉有一点的私心,不说出有遗诏,直接口传康熙的诏书,说是胤禩即位不就行了?所以,张廷玉这么来看也是雍正的盟友

4,康熙(雍正最大的盟友)

说了前三位,当然要说说咱们的康熙老爷子,有人说康熙这么能算是雍正的盟友呢?在此,我只能说笑话,倘若康熙不是雍正的盟友,康熙会将位子传给胤禛嘛?倘若康熙不是雍正的盟友,康熙会在安排雍正清查国库亏空案时,劝胤禛不要带上胤祥,以及告诫胤禛:既然你想做一个孤臣,那就做一个彻底的孤臣吧。倘若康熙不是雍正的盟友,康熙会在临死前,将马齐,张廷玉,王掞先降级,等胤禛登基后,由胤禛给他们加官进爵的,让这些人对雍正感恩戴德;最最关键的就是,倘若康熙不是雍正的盟友,遗诏会写传位于四阿哥胤禛?倘若康熙不是雍正的盟友,会将乾隆带进宫里抚养?虽说康熙没有明着表明,但这系列的动作,都透露了康熙是雍正的最大盟友。


隆科多算盟友嘛?

有人说隆科多也是雍正的盟友,因为隆科多在关键时刻,顶着压力宣读了遗诏。可在酒翁看来,隆科多这个盟友是有水分的,且水分还不少。首先,说隆科多选择帮助雍正,不如说是隆科多家族的一场赌博,佟国维赌老八,那隆科多就不能也跟着堵老八,为避免整个佟佳氏灭族,必须分开两次投,所以隆科多选择了康熙,康熙选谁,隆科多就投谁。这和张廷玉还不一样,张廷玉是没杂念,隆科多是全部都是杂念。再加上后来宣读遗诏,那也是因为有另一份遗诏在张廷玉手里压着,那份遗诏就是让隆科多死的旨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像隆科多这样会“站队”的人,肯定知道按照哪份遗诏走喽,所以,在酒翁看来,隆科多并不算雍正的盟友。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寒舍阅独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号称“冷面王”,素以办事干练,不近人情著称,诸皇子和朝臣们都避之不及,唯恐惹上麻烦,所以跟雍正关系密切的“盟友”看起来也特别少。但比起树大根深的“八爷党”,雍正盟友虽不多,但个个都是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刻都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皇子中,雍正的铁杆同盟是老十三胤祥。虽然八爷党囊括八爷、九爷、十爷和十四爷,但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并未起到作用,反倒是老十三胤祥,在关键时刻总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从黄河大水开始,胤祥就始终追随雍正办差,做雍正的帮手。康熙驾崩之夜,正是胤祥帮雍正控制了丰台大营,并带兵进驻畅春园。老八谋划八王议政,架空雍正,又是老十三在最后时刻将丰台大营兵权夺回。



在朝臣中,张廷玉、隆科多也能算是雍正的同盟,但算不上铁杆同盟。张廷玉是一个很能审时度势的老臣,他只忠于皇权,所以当他得知康熙将传位于雍正时,便下定决心要助雍正继位。在康熙驾崩以后,老十三勤王兵马未到之时,张廷玉在畅春园实际上是最能左右局势的朝臣。面对八爷、九爷、十爷的混水摸鱼和无端指责,他一言不发,坚守底线,一直等到遗诏到来时才松了口气。隆科多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他与佟国维类似,是个首鼠两端的人,考虑的永远是自己及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夺嫡的关键时刻,康熙用两道诏书收服他,他这才投靠到雍正阵营中。在康熙驾崩后,将正大光明匾后的传位诏书顺利地送到了畅春园,确保了雍正继位的合法性。



而在那些掌负责宫廷安保的侍卫中,还潜藏着雍正的三个盟友,他们是德楞泰、图里琛和张五哥。德楞泰出场不多,但他和图里琛两个人在康熙驾崩的关键时刻选择站在雍正一边。当时老九当众撒泼,说是要去给老十四报信,其实是要到丰台大营调兵,这时候雍正早已运筹完事,走进来拦住他,大喊:“德楞泰、图里琛,守在殿外,谁也不许离开一步!”当时皇位继承情况尚在扑朔迷离间,这二人便坚决执行雍正的指令,可以算是盟友。张五哥受十三爷大恩,也明白雍正为国为民的苦心,所以在关键时刻,张五哥手持金牌令箭去找邬先生,又到宗人府赦出十三爷,为雍正的继位立下了大功,自然可以算作盟友。



还有一个,他既不是皇子也不是朝臣,而是一个平民百姓,被雍正请去教孩子读书,实际上还负责为雍正夺嫡出谋划策,他就是邬思道。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邬思道全程参与,为雍正出谋划策,帮助雍正揣测各方心理,制定行动计划,每次都能让“八爷党”无功而返。虽说后来被鸟尽弓藏了,但邬思道也能算作是雍正的盟友之一吧。



当然,雍正之所以在“九子夺嫡”中胜出,是因为有一个最大最有份量的盟友始终站在他的身后,为他布局谋划、苦心经营,那就是老父亲康熙皇帝。康熙很欣赏雍正作为一个“孤臣”的执着和勇气,他知道自己在位61年,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晚年对下宽纵过度,导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国家朝廷已显露出疲态,所以必须选择像雍正这样的“坚刚不可夺其志”的皇子作为继承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在为雍正的顺利继位铺平道路。

由此我们发现,人不在多,在于精。雍正虽然盟友不多,但个个都是关键先生,而老八整出一个八爷党,人虽众但用处不大,夺嫡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达摩说


谢谢邀请,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九子夺嫡是重头戏之一。为了证明雍正只有老十三一个盟友,咱们从九子夺嫡开始分析,首先看看是哪九子争皇位。


引起九子夺嫡的原因是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废太子之后,引起了众位阿哥对太子位置的觊觎。太子被废让其他阿哥的心都骚动了起来,只不过有的人野心大,有的人野心小。还有一部分皇子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分量不够。真有想争皇位的只有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和十四阿哥。

大阿哥野心太大智商欠费提前暴露,被康熙帝终身监禁。二阿哥二次被废,已经不可能再出来,也不可能再有人保他。三阿哥比大阿哥聪明一看这情况自己分量根本斗不过他们,早早退出了竞争,天天和一群书呆子在一起。九阿哥和十阿哥是八爷党的,自己没能力,所以也没野心,专心帮助八阿哥。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是太子党的,太子两次被废后,四阿哥在邬思道和十三阿哥的说服下开始争皇位。十四阿哥本来是八爷党的,自康熙封了大将军王之后也有了当太子心。所以真正争皇位的就三个人: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那么四阿哥能当上皇上都谁起了关键作用呢?他们算不算盟友,咱分析下。

1、雍正能当上皇上首先离不开康熙的认定,张廷玉和隆科多是康熙下旨力保四阿哥的,这只是康熙为让四阿哥顺利接班给提前布好的局。张廷玉和隆科多支持胤禛,只是在遵循康熙皇帝的旨意。所以这不算是盟友。

2.、雍正的智囊团邬思道功不可没,但邬思道属于谋士,也算是奴才。年羹尧本来就是雍正的包衣奴才。所以这些人也不算盟友。只是下人。

3.、张五哥拿金牌令箭去找邬思道放出十三爷也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张五哥是十三爷胤祥菜市口救下的人,命都是十三爷的,十三爷死后主动要求为十三爷守陵。所以张五哥是十三爷的人。

什么是盟友,必须身份独立于胤禛之外,不能隶属于胤禛。所以,只有老十三能算是雍正的盟友。

咱们再从历史依据来证明一下,总共三点。

1.、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

2、死后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3、胤祥生母的待遇:追赠其为皇考皇贵妃(仅其一人连升两级),并且开了妃子从葬帝陵的先例,将章佳氏迁葬于景陵。

结合生前历史跟死后待遇,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唯一盟友。


豫猫看北京


胤禛没有夺嫡的班底,也不需要维护这样一个小团体,一个要代天行事的人王地主,无需结党。他二哥就没这份格局心胸,四个二俩王的牌生生打的稀碎。皇十三子胤祥是太子党的人,倒不是和太子走的多近,是他爹康熙安排的。辅佐胤禛一样是他爹安排的。

在别的儿子起心夺嫡的时候,有仨人是不用这脑子的。第一,胤礽,皇太子,他还夺个屁,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他不作哪怕平庸一点,康熙都不会夺嫡。康熙太爱赫舍里的儿子了,哪怕他这么作,死后还给他儿子个亲王做呢。第二,胤禛,德妃生,皇后佟佳氏养。他是皇后名下的孩子,这比其他人高多了,要继位除了太子胤礽,第二顺位继承人非胤禛莫属。第三,胤祥,胤祥应该不是德妃养大的。所以说胤祥从小和胤禛胤禵一起长大感情好,不一定真实。如果是德妃养大的,胤礽可没为德妃守过孝,这不合礼。胤禛说过,他爹让他教老十三算术。他可是养在宫里的,胤祥也得在宫里才方便吧。胤祥搞不好是和胤礽一样,康熙亲手带大的。

这三位都不用争啥嫡不嫡的,圣眷在那摆着呢,旁人又不瞎。康熙出巡身边经常带着的就这仨儿子,和谁亲,喜欢谁,旁人能不明白?

胤禛不用结党,他最大的盟友是他爹。太子被废两次,稍微有点脑子的大臣都该想到四爷有戏,十三爷还太年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