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財政互補才是「家和」之道

當前“去槓桿”絕非單純的財政或金融問題,需要財政和金融的通力配合加以解決。

長期以來,金融與財政就國民經濟發展問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最近這種爭議再次爆發,隨後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媒體加入了討論之中。這實質是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中幾個重要指標的討論。筆者認為,這是好現象,因為有討論,才會有明辨;因為有明辨,才能出真理。但是,這次大討論也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偏向,就是雙方觀點十分鮮明且對立,似乎不存在一條折中的途徑。

這次雙方爭論主要集中在一個焦點上:經濟下行環境下財政是否真的積極,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從財政赤字率收窄的角度認為財政政策並不積極,整頓地方政府債務財政不能一推了之,應著力避免財政風險金融化。而署名為“青尺”的一位財政系統人士表示財政赤字率變化並不等同於財政政策變化,財政政策發力可以通過,真正需要防範的是另一種傾向,就是防範金融風險為藉口要求地方政府兜底,對不該擔保或救助的隱形債務提供金融保護。因為金融機構在地方政府債務亂象中並不是沒有一點干係,各類形式、各個環節,幾乎都有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參與。

二者觀點鮮明且對立,分歧巨大。究其原因,和去槓桿背景下宏觀經濟走勢有著密切關係。財政部持續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管控,而央行的金融監管也在快速推進。這種雙重緊縮行為,直接導致了金融機構對實體融資劇烈收縮,特別是表外融資。

上半年社會融資總量累計同比少增2.05萬億元,而以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承兌匯票加總計算的表外融資則在上半年累計同比少增約3.7萬億元。由此,國民經濟下行壓力隨之上升,企業財務狀況惡化,金融信用風險頻發。2018年上半年債券市場首次違約主體債券違約規模達122億元,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其實,當前“去槓桿”絕非單純的財政或金融問題,既要避免財政風險金融機構貨幣化,也要防止金融風險地方債務化,責任並不完全在財政部、央行一方身上,需要財政和金融的通力配合加以解決。因為央行和財政都是相互聯通的,不能簡單分割。

舉個例子,資產價格泡沫(脫實向虛)不僅是貨幣超發的問題,也是實體經濟回報率低的問題,而實體經濟回報率低的原因則是稅負過重——財政的責任。

如果兩家沒有相互配合協同,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行為邏輯,就會繼續對整個國民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別忘了,央行和財政部在職能上存在天然差別。央行主要職責包括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與安全。而財政部職責則包括防範財政風險、依法制定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和辦法。因此,作為實體經濟發行債務最主要的審批主體,如果地方政府債務和房地產融資受到了嚴格限制,意味著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投放資金渠道不暢,而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不暢又限制了央行貨幣政策發力空間,央行即使放鬆貨幣政策,也只能導致資金堆積在銀行間市場,難以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

所以,央行和財政必須通力合作才有成功。財政部門下決心“大規模減稅”,提升財政預算透明度,根治地方政府“亂花錢”。央行也不能單純倚靠收緊貨幣政策來“去槓桿”,否則由於實體經濟回報率低迷,銀行將發自內心地繼續青睞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如此一來,央行單純收緊貨幣政策,不僅難以遏制房地產泡沫,反而會加劇企業融資困難,更多的是犧牲中小微企業和老百姓利益,與中央的“走共同富裕”政策就“南轅北轍”了。

□顧雷(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