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在佛山南海区桂城岗公园附近

有条名叫健龙里的小村

然而,看似普通的小村却暗藏玄机:

全村300多人皆姓邱,讲的是地道的开平话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据介绍,这个村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从开平迁到此地的,所以当地的南海人都称这个村为“开平村”,开平村的村民为何离开故土来到南海繁衍立村?且听古村君细细道来。

佛山“开平村”的前世今生

碉楼抗匪

开平村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日子,不少族人听闻这边是鱼米之乡,迁至购地,最鼎盛时整个开平村占地400多亩,解放初已有村民100多人。据38岁的邱志广说,如今北至海八路保利水城,南至海三路南海体育馆,南海大道以东,桂澜路以西均是昔日开平村的用地。

为了延续故乡簕竹村的传统,这里也种簕竹。以往,村头是一个大鱼塘,两边建有闸门进出村,其余三面被密布丛生带刺的簕竹守卫,簕竹外围是耕地,村尾一座三四层高的碉楼在竹林里若隐若现,婉如一个英挺威严的卫士,守着族人一个安居的梦。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67岁的邱赞身体健壮,中气十足,讲起用碉楼击退贼匪时,总是眉飞色舞。“碉楼是建村的时候起的,高层四边设有能架枪抵御贼匪的枪眼,上面还装有探射灯,以前每家每户都有男人出洋赚钱,只留老人和女人耕地带孩子,所以很多女人都会打枪。”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老人家的旧照

村里的人都听过这样一个引以为傲的故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有一群土匪强行通过鱼塘进村打劫,被碉楼里女人们的枪声吓破了胆,就再也不敢进犯。

可惜的是,那座守望家园的石砖结构碉楼,在1958年因农田水利建设,被拆毁用石块作桥墩。当某一样标志要为时代发展而让路的时候,其他事物的变更便显得无法避免。房子就是其中之一。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开平村”的旧建筑

零落凋败的古屋在新型洋房堆里显得格格不入,它承载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只隐隐存在村民的记忆中。

建村时的古屋延用故乡开平的特色,均是三间两廊、硬山顶的结构。天井两侧是行廊及厨房,正房三间,中间厅堂由一木屏风分隔为厅堂和卧房,卧房上为阁楼,放置杂物,木屏风前有简易神龛,供祭祖先。

不过,自征地开始后,没了耕地的村民只能把旧屋推倒重建。出生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要回望,只能到开平的故乡品出味道。

立村之本

开平村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临近千灯湖,与村子一街之隔便是南海大道,正处桂城的商业旺地,从属岗西约。

然而,如果不是佛山市开平侨属海外联谊会的关主任带路,恐怕外人不会知道开平村的所在地。即使身在村中,肯定也不会想到,这里曾是一片青砖瓦房、建有碉楼的美丽乡村。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在76岁邱祥的带领下,找到仅存的几座青砖瓦房古屋,古朴的风情才把人从急促的现代化时空拉回悠静的从前,想象开平人在此勤劳耕作,繁衍不息。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邱氏族谱

邱氏村民原籍开平市月山镇二七簕竹村,1930年由于氏族纠纷等诸多原因,一班邱氏父老兄弟决定到当时的南海县另谋生计。邱祥说,之所以选择南海县,因为一来靠广州出洋方便,二来有亲戚在佛山从商,筹资建村能有人照应。据《邱氏族谱》所写,“民国十九年,首先由厚作等一班父老联络在佛山做金花的乐庆置地建村。”

落叶归根

纵使物是人非,但有一种情结,是村里所有人代代相传的——落叶归根。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继而开始修建太平洋铁路,招募华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开平所在的四邑地区,那时无数的开平男儿告别亲人登上远行的航船,背井离乡踏上了由血汗和泪水组成的天涯之路。

邱祥的叔伯与父亲都要出洋寻找新未来,可惜资金不足,去的不是金山,而是古巴。“多数是种蔗,卖水果,平时只能靠书信来往,好几年才回来一次,有的一去就回不来了。”幸好,父亲于1953年在古巴革命战争爆发前回佛山了,之后政策紧缩,有些叔伯申请40年都不得回国,在古巴孤独终老。

回望故乡

邱赞生在佛山,妻子由父母从开平选来,这些年他感触颇深的是,“以前去叠滘赶墟走的都是泥路,现在一出门就是公路,去哪都方便。”

稍微年轻的邱志广觉得佛山的天际线变化太大,“上世纪90年代,在晒谷场,远远就可以望到旋宫酒店,现在都被高楼大厦挡住了。”

「古村推介」佛山竟有条“开平村”,村民都讲开平话……

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运动之后,老人对世事看得很透,唯独清明节回乡祭祖这件事放不下。“这是开平人的习俗,除非你没钱回不来,不然怎么也要回,你的根在这里。”

开平村里没有祠堂,老人们说还没来得及建就解放了。于是,有空时,邱志广就会带儿子回故乡的祠堂,跟他说说祖上的故事,也会规定儿子周末必定要陪爷爷奶奶。

如今,开平村村民还保留着故乡的风俗,例如,农历三月初三的北帝诞,要吃饺子;八月十五中秋节,则要吃牛肉莲藕濑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是骨子里不变的,是对故乡的依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