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去剛兌」時,我們在說什麼?丨「去」系列

回顧上半年,可以說“強監管”已經滲透進金融行業的每一個毛孔之中。債券違約頻頻、網貸P2P爆雷成常態,金融風險逐漸釋放,我們都在經歷陣痛。

金融平臺步入艱難時刻,投資者財富不斷縮水,一些人覺得監管擴大了事態。這種看法,事實上是混淆了因果。

那麼,監管到底在管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管?我們提取了一系列的監管關鍵詞,將分別從去剛兌、去嵌套、去槓桿、去資金池、去非標債權、去監管套利等角度,與您深度剖析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今天首先推出的是“去剛兌”。

打破重來的2018,期待破而後立,曉喻新生。

作者 | 諾亞財富品牌生產中心 徐曉露

7月16日,一則上海永利寶推送的APP彈窗在網絡發酵,該推送稱,平臺董事長餘剛、董事兼CEO張玉豐已經失聯,請投資人速速報警進行維權。顯然,今年的網貸爆雷案又新增一枚。

自從今年4月善林金融倒閉開始,6月下旬,唐小僧、聯璧等四大高返平臺紛紛出事,7月9日上午,倒閉潮熱浪燒到杭州,多多理財接受公安偵查,當日夜間,深圳接棒,運營了五年時間的老牌P2P錢爸爸暫停運營。神州大地一時雷聲陣陣。

在爆雷的背後,

剛性兌付扮演著無形的推手,各大媒體、論壇、大咖們紛紛長篇大論地熱議著剛兌的危害。

那麼究竟什麼是剛兌?網貸平臺和剛兌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關係?監管層鐵了心要去剛兌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剛兌到底傷害了誰的利益?

當我們在談論“去剛兌”時,我們在說什麼?丨“去”系列

有違投資規律的剛兌是怎麼產生的?

剛性兌付指的是金融產品到期後,金融平臺必須還給投資者本金以及收益,如果平臺借款企業出現不能如期兌付或兌付困難時,平臺就先兜底處理或者墊付。剛兌就是把金融投資給變成了“高收益、零風險”。除非金融機構宣佈破產,否則本息是肯定可以拿到的,投資者無需任何操心。

乍一聽,這是利好投資者的事呀,平臺可以兜底,旱澇保收,投資多省事。你現在要打破剛兌,還能不能讓人放心投資?

但殊不知,安全、放心從來不是用來形容投資這件事的。資產的高收益、高流動性、低風險三者本身不可能同時實現。

既然剛兌的存在本身有違投資規律,它是怎麼產生的呢?

在諾亞控股集團首席研究官夏春博士看來,剛性兌付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家金融監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一方面,當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高淨值人群開始湧現,他們對財富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訴求,卻苦於沒有投資渠道;另一方面,民營企業和房地產企業由於負債率較高,融資不受銀行和股市“待見”。

於是雙方的訴求通過信託一拍即合,至此信託行業真正迎來了大爆發。

然而,比起股市、銀行的嚴監管,信託市場的監管卻一直沒有跟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國家的監管屬於多頭監管,之前有銀監會、保監會(現在已合併),證監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常年處於“三不管”地帶的信託,就內生出獨有的一套機制,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剛兌。

剛兌,長期潛規則的操作

事實上,所謂的剛兌根本沒有法律條文做背書,完全是行業的潛規則。一開始是信託行業,然後蔓延到其他金融領域。一出現兌付問題,就先剛性兌付,然後金融公司再去找借款企業追債,幾乎成了所有類似事情的解決流程。

長期以來,大家慢慢默認了剛兌這種操作,此前,如果有信託產品不是如期兌付,可能會遭受處罰甚至被暫停信託業務。

所以,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一衡量,大家都寧可拿老本補窟窿,也不能被處罰

此外,各類信託平臺競爭嚴重同質化,拼的除了收益就是安全了,市場上項目多,競爭又激烈,計較一地一城的得失,無異於見了芝麻丟了西瓜。好在前幾年的市場紅利和制度紅利也讓機構有剛兌的這個底氣,剛兌出去,很快就又賺回來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就算剛兌只是潛規則,不符合投資規律,但我實實在在拿到本金和利息了呀,這對投資者是一個很有利的條款呀,就讓金融機構去競爭去兜底背鍋吧。

但俗話說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剛兌看似保障了投資人的收益,但其實是一劑慢性毒藥——它沒有消滅風險,只是通過風險後移的模式來轉移風險,最後風險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剛性兌付是一種騙局

當我們在談論“去剛兌”時,我們在說什麼?丨“去”系列

放長遠看,你我都是剛兌的受害者

最近一位外國學者在中國專門調研詐騙案例,他說,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家,因為沒想到詐騙在中國這麼容易。

為什麼詐騙很容易?因為所有人都在追求低風險高收益高回報,大量詐騙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非理性投資。

而要求剛兌,就是一種非理性投資。

▷ 原罪一:剛性兌付催生了“剛性泡沫”

在夏春博士看來,剛性兌付最大的惡果就在於讓資產價格脫離實際的基本面。“在最瘋狂的時候,平臺追逐的就是把產品賣出去,至於價格,無所謂。這就導致了資產的價格越來越高,催生出了‘剛性泡沫’。本該破滅的泡沫,由於有剛性兌付的支撐,成為了擊鼓傳花似的博傻遊戲。就像現在老百姓買房子,明明知道風險很高,但是總覺得沒有沒問題。理由是,之前並沒有出過問題。”

▷ 原罪二:借新還舊,風險沒有隔離

再牛的機構,也有可能投資失敗。而投資失敗還要剛兌,擺在金融機構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借錢,但在目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銀行的錢不好借,那剩下一條路——拆東牆補西牆。

雖然適當的資金週轉對金融機構來說,或許可以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卻沒有將風險有效隔離,一旦借新還舊的資金沒有跟上,金融平臺就只能跑路。所以說不是每一個跑路的都是帶著錢跑的,有一些是負債累累而被迫跑路的。

而長期剛性兌付最大的危害就在於,讓大家以為投資就是儲蓄,喪失了風險意識,也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斷高息攬投資,不斷擴大規模,成為真正的龐氏騙局。

人家一開始就衝著圈錢的目的去的,你能保證自己不成為最後的接盤俠?

▷ 原罪三:剛性兌付無法使收益與風險匹配

某機構發個理財產品,收益率10%,實施剛兌。其他資產管理人,收益率也是10%,但不剛兌,人家就賣不出去產品了。

都是10%的收益率,但前者隱藏危機的概率很大,而後者雖然合規卻不受待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出現了。

只有打破了剛兌,投資者手裡的錢才會流到那些風險控制做的比較好、資本比較雄厚、管理能力比較強的公司,優勝劣汰,對於資源配置來說是件好事。

長遠來說,投資者只有真正瞭解自己的投資風險偏好,看清市場真實的收益水平,投資之路才能走得長遠。

當我們在談論“去剛兌”時,我們在說什麼?丨“去”系列

破剛兌不代表放任自流

目前的中小投資人,是最脆弱也是最有冒險精神的一個群體。一方面追求高收益,另一方面卻無力也無心去判別風險。

中國的網貸平臺為了迎合投資人的喜好,創造了高收益“剛性兌付”產品,一路狂歡至今,雖屢遭監管剎車,但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平臺都已中毒太深,戒除必然伴隨著陣痛。

雖然剛兌不可持續,但破剛兌後,投資人也會擔心,如果不良平臺借“破剛兌”的名義,以“金融中介”自居,放鬆投(貸)前、投(貸)中、投(貸)後的管理,又該如何是好?

資管新規中提到“賣者盡責,買者自負”,投資者承擔了一部分風險,金融機構也需要履行相應的責任。平臺應當進行充分的盡調,並做好之後的管理,在能力範圍以內,維護投資人利益。引入履約險、引入第三方擔保是監管政策鼓勵的模式,也是保護投資人利益的有效措施。

隨著監管的日漸趨嚴,破剛兌不代表平臺可以隨緣調查、佛系管理,反而應該把風險意識放到頭號重要的位置。

對此,夏春博士說,首先是有監管的制約,同時我們要相信有志於在行業發展的金融機構一定會愛惜羽毛,做到盡責盡職,畢竟一家總是逾期的平臺活不了太久。

此外,買方賣方也需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常識。夏春博士補充道:“比如,現在經濟增速整體也就7%~8%,如果你追求3個月15%的收益,本身就是有違常識的。

遺憾的是,在市場瘋狂時,很多人把這些基本常識都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