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观众不愿意看样板戏了,而是没有演员和剧团愿意演了

不是观众不愿意看样板戏了,而是没有演员和剧团愿意演了

现在不是有没有人看样板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能演得了样板戏的问题。

样板戏在当时是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演员打磨出来的,每一个唱腔,每一句念白,每一个鼓点,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细心雕琢的,对演员来说,要求比较高。

对演出单位来说,样板戏因为演员比较多,更加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而不是像传统戏曲那样,对主角比较突出,而现在看京剧的人和以前一样,都是追星,也就没多少耐心了。

不是观众不愿意看样板戏了,而是没有演员和剧团愿意演了

比如说样板戏的身法,就不是传统京剧的身法,而是融合了芭蕾舞在里面的,这对普通的京剧演员来说,拿捏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强调流派什么的,越来越倾向于所谓的恢复和继承传统,演员也越来越强调师承关系,用门派来给自己增光,而像样板戏这种取众家之长的东西,自然很容易受到冷落和排挤。

不是观众不愿意看样板戏了,而是没有演员和剧团愿意演了

在上海天蟾剧院看过一次新排的《智取威虎山》,说实话,感觉很糟糕。因为故事情节比较复杂,容量比较大,所以,虽然演员很卖力,但是仍然给人感觉是在快进式播放,节奏特别快,基本上没法看。

不过,相比之下,除了京剧之外,当初被改编成各地的地方剧种的那些样板戏,倒是有些比较大的剧种还能坚持演下来。比如豫剧、秦腔,尤其是豫剧,就比较适合样板戏,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适合现代戏的剧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