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師怎樣才能使學生對自己所教的課產生興趣?

姚世龍


學校和家長希望孩子有高成績,學生希望可以快快樂樂地玩。老師希望能教書育人,讓學生們學到知識,但是又要學生成績好,又要學生快樂,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是學生並不是都認真聽課的。

想要讓學生對課程感到興趣,要麼課程本身是學生感興趣的,要麼老師是學生喜歡的。

很明顯的就是當學生不喜歡某一個老師時,這門科目的成績就不太好。因為他根本不想聽見這個老師的聲音,甚至不想看見這個老師。


我認為有2點是老師不能做的:

1、不要當眾罵一個學生

當眾罵學生,會引起其他同學的嘲笑,這位學生也會覺得沒面子,會生氣、會傷心,而對你的話並沒有聽進去半分。但是如果你換一種方法,你對搗蛋的學生說“下課後到我辦公室來”。他就會立馬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會馬上思考自己哪裡做錯了,等會應該怎樣向你解釋等。這樣你在辦公室的時候就可以語重心長地教育一下他。

2、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

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羅森塔爾效應,講的是一名學者隨機挑選20名學生,對老師說這20名學生以後會大有作為。於是老師在這些學生的身上投注了更多的注意力和耐心,他們也朝著老師的期待發展。所以說,老師應該多對學生以誇獎,學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我們怎樣使學生對課程本身感興趣呢?

這個課程一定要講的有趣,孩子們的好奇心都比較重,課程要以問句開始,引導學生們一起探討問題、找到問題的答案。高年級的學生們則比較服理,你講課的知識點要足,要環環相扣、有邏輯性。

我記得我上初二的時候一個老師,她講課我不敢做筆記,因為害怕她講的是錯的。但是我上大學的老師,她教我們品牌管理,我們所有人都非常喜歡她。為什麼?因為覺得她是一個有魅力的人,她即使碩士畢業也沒有放棄學習,但是她不是一個喜歡炫耀的人。她講課非常的充實,會運用大量的案例,講的也很生動。

當老師是一件既辛苦又驕傲的事情,祝你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END——

你還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使學生對課程感興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一段視頻廣為流傳。

一位來自江西師範大學的物理老師在課堂上,用銅線和磁鐵棒,竟然彈走出了一首學生喜聞樂見的《菊花臺》。

引得臺下一片尖叫聲,讓大家對老師大家讚賞。


這位老師的舉動讓大家的興致瞬間高漲起來。

這其中,就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首先,要讓學生對自己本來不感興趣的文化課產生興趣,需要先關心學生的興趣是什麼?

面對物理學中枯燥的“震動和頻率知識”以及“電磁感應原理”,學生們無法將這些跟自己關心的話題和興趣聯繫起來,有些學生可能天生擅長抽象思維,對物理學問題能自發地思考,雖然沒有達到學以致用,能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最起碼保持著學習效率,有些同學則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也找不到一點相關性。

這時,如果老師在向學生講述理論知識的時候,多結合當下,結合現實,甚至去研究學生們關心什麼,以大家關心的方式作為開場或者例子。這樣大家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比如這位別出心裁的物理老師,用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跟物理學原理聯繫起來。相信本來就擅長物理的同學,會有更深入的體驗,會更緊密地結合生活。而沒有興趣的同學,也會產生對物理學的好奇。

另外,除了關心學生的興趣點,在授課形式上也值得注意,不斷地抓孩子的注意力,不論是通過自己的個人魅力,課堂發散能力,還是講段子,只要能讓學生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在娛樂之餘能隨時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知識中,學生們就會越學越深,學進去了,摸到門路了,自然就有興趣了。


所以,簡單總結一下:

①關心孩子們感興趣的事情,將其聯繫到書本知識上,注重實踐與課本知識的結合

②講課方式,如和能讓學生保持精力集中地持續高效聽課,決定了孩子們能否產生持續的興趣。

謝謝。


曾敏敏老師


我給很多教學類比賽當過評委,也聽過很多老師教課。

有些老師講課特別生動,從他一開口,就能把人深深吸引。

而有些老師上課,從他一開口,就感覺是在聽和尚唸經,分分鐘就想打瞌睡。

有些老師總是說你看文史哲的課堂肯定很有意思,因為隨時隨地都可以講個故事,我們教數理化的,想有趣都難。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一堂課有沒有意思,不僅僅在於老師教的內容是什麼,更在於這個老師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用什麼方法來教。

換句話說,一堂課,能不能夠讓學生有興趣聽下去,並且能夠堅持45分鐘,最關鍵的不在於知識點是否有意思,而是在於老師怎麼教,用什麼方法教。

1、事先要充分備課,講課要有自己的風格。

有些老師,有知識,但是,他們真的也很無趣。

這種無趣表現在他們對於教學沒有太多的激情,上課就把書打開,對著屏幕上的課件一頓照本宣科,聲音沒有起伏,情緒沒有起伏,沒有表情,沒有補充內容,跟機器人一樣照著課本上一條一條講一遍。

那這種課,別說學生聽了覺得沒意思,就連我們這些評委,都不太願意聽下去。

教學是良心活。

課前準備非常重要。

你要知道講的哪些知識點能夠調動課堂氣氛,能夠讓學生情緒起伏,注意力被你吸引。

這都需要課前認真備課。

你要把一堂課當成一堂知識演講,要知道在哪裡調動學生的情緒,哪裡調動課堂氣氛,這些都是一個有趣的老師必須掌握的技能。

我們都喜歡有趣的人,有趣的說話方式,作為一個對課堂講課有追求的老師,一定要重視這點。

2、講課時要跟學生有互動,要讓學生參與進來。

單純地靠個人魅力和淵博的知識,也不能夠保證完全吸引到學生。

這個時候,你就要在課堂上跟學生互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參與感,是非常重要的吸引手段。

大家看,有些明星的粉絲為什麼那麼鐵,粘性為什麼那麼高?

就是因為這些粉絲參與了明星的成長。從自己的偶像在十八線位置開始,一直到一線位置,這些粉絲都全程參與進來了。所以,這些粉絲就會很鐵。

上課,也是這樣。

一個好的課堂,肯定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舞臺,肯定需要學生參與進來。

老師跟學生互動的方式很多。

比方說,根據知識點設計的競答遊戲,就能讓學生充滿興致地參與。

比方說,角色扮演,也能夠讓學生參與進來。

有次聽一個老師講市場營銷課,就看到老師讓學生扮演賣家、買家、中間商。

這堂課非常生動有趣。所有的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

現代社會,學生也好,家長也罷,對於課堂,對於老師,要求是越來越高了。

作為老師,壓力肯定是大的。

想要上好一堂課,必須付出很大的精力。

希望每位老師都能夠成為課堂的焦點,也希望每位同學能夠越來越好。

歡迎您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歡迎您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熱點知識將推送給您。


柳柳很忙


學生是在用最寶貴的時間在交學費

如果你學過經濟學的話,就知道學校教育有一點是非常畸形的,就是壟斷。

誰都討厭壟斷,因為在壟斷的條件下你別無選擇,沒有選擇這個或那個的權利,你只有選擇要和不要的權利,然而,由於我國法律規定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所以我們是沒有權利不要的。而且壟斷條件下的教育質量,其實是很難保證的。

有的人就會站起來反駁,學校根本就不是市場,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免費的,這是贈與,怎麼能說是壟斷呢?

這種話看似有理,實則謬矣。

怎麼說呢?成年人大家都會用手機,微信裡總有幾個訂閱號給我們推薦文章,這時候我們就出現了選擇,因為我們每天空閒的時間就那麼多,看了這個公眾號的,就看不了那個公眾號的,長時間下來我們會發現,有的公眾號我們每天都看,有的公眾號我們幾乎不看,甚至最後就不關注了。

公眾號推送的文章也是免費的啊,免費的東西為什麼我們不看呢?人家做公眾號的還憋屈呢,我辛辛苦苦幾個小時寫篇文章,你們花兩分鐘看都不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邏輯跟學校里老師上課的邏輯是一模一樣的啊,我們大概都聽過老師抱怨這樣的話:老師辛辛苦苦備課備了十個小時,就為了給你們上這40分鐘的課,你們還不好好聽,你們對得起老師的付出嗎?

大家對比下,這套說辭是不是差不多。

在此,我想對那個寫公眾號沒人看的人說:就是兩分鐘都不給你。把一堆爛香蕉往我們嘴裡塞,正常人都得反抗一下把。

我們看公眾號的文章,實際上就是一種投資,把我們的時間投資給了這個公眾號,獲得了更多時間投資的公眾號就能賺到更多錢,正是這個機制使得微信公眾號的文章質量變得越來越高,因為質量低的公眾號都死掉了。

然而學校教育是沒有這樣的機制的,一個老師,只要把教學任務規定的知識給學生羅列清楚了,就算是勉強合格了,以至於學生聽不懂,老師還要罵一句怎麼這麼笨,為什麼其他人聽得懂你聽不懂。

這感覺就像微信公眾號的爛文作者,看見讀者評論說文章垃圾,就回復說:“什麼叫我寫得差,明明是你們沒有欣賞能力,為啥有的人看的好好的還點贊,就你們事兒多還挑刺兒。”

這邏輯不是搞笑麼?

所以廣大的教育從業者,真的要長點心了,學生是把最寶貴的時間投資給你的,你可千萬別把一堆爛香蕉往學生的嘴裡塞。

老師,你會說話嗎?

很多朋友會說:老師這個職業就是靠嘴吃飯的,怎麼可能不會說話呢?你問這個問題好像顯得你有點不會說話。

在這裡我先給眾位老師道個歉,不是你們想的那個意思。

好好說話,一直是教育界的一個難題,不是那麼好解決的。

比如說,眾位老師,你們是怎麼給學生講“什麼是參數?“ 這個問題的?

我的小學數學老師是怎麼教的呢: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參數。

參數是什麼呢?

書上的定義是:參數,也叫參變量,是一個變量。

什麼叫參變量呢?巴拉巴拉巴拉

什麼叫變量呢?巴拉巴拉巴拉

我們一般用字母X或者Y來表示參數,參數就是X和Y。

然後我給你們出個應用題,雞兔同籠,頭共20個,足共62只,求雞與兔各有多少隻?

大家把參數列一個等式啊,兩分鐘之後我給你們講。

我想很多老師都是這麼講的吧?臥槽這能聽懂?小學生智商得180吧。。。這課學生要是能愛聽,幾代的教育發酵下來,那我大中華還不得爭霸銀河系?根本不現實的好嗎?

但是換一個講法,就好接受多了。

我的版本:

我: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講一個有關於小動物的故事,有沒有人養過小雞啊?養過小雞的同學舉個手。

同學甲:老師我養過。

我:那雞有幾隻腳,有幾個頭呢?

同學甲:雞有兩隻腳,還有兩隻翅膀。雞隻有一個頭。

我:嗯,這位同學說了,雞有兩隻腳,一個頭,大家沒有意見吧?

我:那有沒有同學養過兔子的舉個手?

同學乙:我養過兔子。

我:那兔子有幾隻腳,幾個頭呢?

同學乙:兔子有四隻腳,一個頭。

我:很好,兔子有四隻腳,一個頭,大家沒有意見吧?那麼問題來了,雞兔同籠,有20個頭,62只腳,求雞與兔各有多少隻?大家可以先算一下。

然後兩分鐘內學生開始算,有的學生做過奧數算出來了,大部分沒算出來。

這時候先讓算出來的同學講一講他們怎麼算出來的,不出意外沒算出來的同學有相當一部分還是沒聽懂。

然後我就可以開始引入新的方法:今天我們用一個新的方法來算。

雞和兔一共20個頭,雞和兔都是一個頭,所以寫出:雞+兔=20,也就是雞=20-兔。

然後雞兩隻腳,兔子四隻腳,一共62只腳,所以寫出:2*雞+4*兔=62。

因為雞=20-兔,所以我們把雞換成(20-兔),2*(20-兔)+4*兔=62。

40-2*兔+4*兔=62,也就是40+2*兔=62,等式兩邊各剪去40,2*兔=22,所以兔=11。

雞=20-兔=9。我們驗算下,2*9+4*11=18+44=62,好的,那麼就用這個方法算出了雞和兔的數量,雖然麻煩一點,但是不難理解,也不會算錯。

但是,數學不是語文,在數學裡中文字符不方便也不美觀,所以我們可以用X來代表兔子的數量,用(20-X)來代表雞的數量。

巴拉巴拉巴拉。

所以今天我們講的是什麼呢?是雞的數量,是兔的數量,是X。

X根據題目的變化,最後算出來的數字都不一樣,所以是會變化的,就叫做變量。同時呢,X是我們強行參與進來的一個符號,所以叫參變量。這些都統稱為參數。

好的,那麼我們今天得出了參數的定義,參數,又叫做參變量,是一種變量。

是不是就比剛才那一種順序要好理解多了呢?這才叫做好好說話,說人話嘛。

有的朋友會說,喲,你不就改變了一下順序嘛?

其實,這不只是變化了一下順序那麼簡單。

取得認同就是兼容系統,擊潰系統和最終重建系統。

教課其實就是讓學生認同你所教授的東西。取得認同這件事是非常難的,美國總統選舉,每次都要花費幾億道幾十億,來取得選民的認同,可見取得認同不僅難,還很值錢。

那如何來取得認同呢?分三步走。

1、兼容系統。

人和人的語言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大家討論一件事情雞同鴨講,根本達不成一致,這就是大家的系統不兼容,不能在同一條邏輯上達成一致。

你要讓你講的內容取得學生的認同,首先你要先去兼容學生的系統,你得懂得學生會說的那些詞兒,那些語句,你得了解他們課間玩的什麼聊的什麼,放了學回家會做什麼事兒,放假了都去幹什麼。

這樣你才會有跟學生的共同語言,也就是我所說的系統兼容的基礎,用學生常用的詞兒去替換你常用的詞兒,用學生常用的概念替換掉你常用的概念,你說的話,就特被容易被學生接收。

因為人的大腦潛意識是有防禦機制的,陌生的語言會啟動這種防禦機制,人的第一感覺是懷疑而不是認可,這是人類長期進化習得的一項技能。然而你用熟悉的語言,就會避開這種防禦機制,讓學生的潛意識與你的教授內容兼容,發生共鳴,那麼你的教授才能有效果。

2、擊潰系統。

當然,僅僅是兼容系統是不夠的,總是說學生愛聽的內容,這是溺愛,不利於學生的成長。

這時候就需要你用一種衝擊,去擊潰學生的原生邏輯,使學生認識到以前認識上的不足,這樣學生才樂於去接收新的東西,來填補被擊潰的系統空白。這才是學生產生所謂的”興趣“的基礎,被打敗才能產生崇拜,才能產生求知慾求勝欲,才能激發學生內心向學的渴望。

比如上面我舉的雞兔同籠的案例,到驗算成功那一步的時候,學生會神奇的發現這種方法是可以用的,因為驗算正確了。此時學生的原有的固執的四則運算的邏輯就被擊潰,就等著你講授新的邏輯。

就好比這篇這麼長的文章,講到現在,還在看的,覺得我說的有道理的朋友,恭喜你們,你們的原生邏輯已經被我擊潰了。

3、重建系統。

擊潰學生的系統之後,學生會出現認知上的空白,他會發現原來的認知是不全面的,是有漏洞的,他們需要更高級的東西來重構他們的認知系統。

這個時候,你把新的概念給學生一講,學生就會跟著你的思路走,因為他們原來走路的方式已經被你擊潰了。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學生的興趣被提起來了,你會看到他們的眼睛發亮,一邊透著懵懂,一邊透著求知。

重建系統之後,學生聊天,交流就會摒棄以前的邏輯,而用你教授給他們的新邏輯,面貌煥然一新。

自媒體對於取得認同的偉大實踐

其實我所說的這一套邏輯,來源於近幾年互聯網自媒體的偉大實踐。

其中最突出和最成功的就是網絡讀書自媒體節目《羅輯思維》。

就比如節目開播的第一季第五集節目:石油永遠用不完?欠抽的歪理邪說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yMDI2Nzcy.html

這期節目講的是什麼內容呢?

先拋出一個概念,說石油是用不完的,這一下就激起了大家大腦裡的防禦機制。

舉了一個吃開心果的例子,滿屋子都是開心果,你會什麼時候吃到最後一顆開心果?實際上你吃不著,因為最後滿屋子都是殼兒,你在一堆殼下面找,一定找不到最後一顆,更聰明的辦法是出門左轉超市再買一包。聽到這裡大家覺得有一點道理。

他進而說其實這是種詭辯,承認了自己的不足。其實這時候他就是以退為進,用承認自己的詭辯來達到和你兼容,讓你認為你和他取得了共識。

然後接著用很多年前人們擔心煤炭危機,結果煤儲量越探測越多,人類又找到了石油這種能源,又擔心石油危機,結果石油儲量越探越多,人類又找到了頁岩油,頁岩氣,可燃冰這些能源。

接著舉了城市用水的例子,以前說北京人多缺水,可是香港人口這麼密集,為什麼不缺水呢?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在沙漠裡,為什麼不缺水呢?中東地標迪拜,更是沙漠中的沙漠,為什麼不缺水呢?所以用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只要一樣東西夠貴,超過了一定的價格,即一定會有這種資源開發和替代品開發出現。

所以石油是不會用完的。(至此獲得了更大的認同)

接下來就需要一些強烈的衝擊來擊潰認知了:

羅振宇接著舉了科幻作家劉慈欣關於開發宇宙而非強力環保的言論,要知道當年美國登月,那個計算機,內存才64k,而現在隨便一部手機的內存就已經3-6個G了吧。

給大家普及一下,1G=1024M,1M=1024K,所以3個G就是300多萬K,是當年登月計算機的近5萬倍。所以我們探索宇宙是有這樣的可能性的,也比當年便宜多了,隨便找到一個星球有著地球的稀缺資源,就可以造宇宙飛船過去,把資源運回來。只要地球上資源足夠貴了,有人出錢辦事兒一切皆有可能。(初步擊潰觀眾系統)

接著又舉了要不要禁毒的例子,這個就不展開講了,大家可以去看視頻,或者可以看我在文章末尾附上的視頻演講原文。(總之是徹底擊碎了一部分觀眾的原有認知系統)

最後拋出來一個結論:

在這一期節目的結尾,我其實想講一個自己的內心感受,就是我們人類正在進入一個很不確定性的時代,從1500年開始我們做了地理大發現之後,整個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急速發展的一個快行軌道。在人類文明的前方,遇到的那些不確定性,那些新鮮事也許非常多,所以這個時代,這樣的一個生存背景,也許我們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不要對什麼事情都有那些非常固定的看法,因為它很可能是錯的。

  我就想起了柴靜在一篇博客裡說到的一段話,也不是她本人說的,她引述美國一個大法官的話,說,什麼是自由啊,自由就是對什麼是正確不那麼確定的精神,所以今天我告訴你的這些歪理邪說,我不見得信,有些我也將信將疑,但是它是不是正確,我們最好不抱那麼確定的精神。

告訴我們,我們進入了一個一切都不太確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最好對一切將信將疑,不要固化了自己的思想。其實這才是羅輯思維想要講的東西,因為這個認同,可以讓更多觀眾願意繼續看羅輯思維,將信將疑的做一個羅輯思維粉。

以上就是一個吸粉600萬的草根自媒體如何贏得認同的邏輯,兼容,擊潰,重建。

然而如果把這個順序倒一下:

先說我們這個時代是個不確定的時代,所以你們要將信將疑的做我的粉絲哦,繼續說其實現在根本不需要禁毒,那都是扯淡。繼續講人家得了雨果獎的科幻作家劉慈欣都說了,我們不要環保,我們要開發宇宙,最後說其實我們的石油是用不完的,雖然我是詭辯,但是就是用不完的。

你還能認同他嗎?你會覺得他就是個傻子嘛。

同樣的內容,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現的結果真的不一樣。

我會在文末貼上羅輯思維這一期的完整原文,不用信他的內容,但請仔細推敲他的邏輯,和對你的心理的影響。

我對於取得認同的實踐

看我的ID就知道,我是一名從業多年的資深HR,這一套兼容、擊潰和重建的邏輯,已經在我平時的招聘面試,企業培訓和員工談話過程中練習了無數遍,效果十分顯著。

我也曾經給一個朋友家的孩子補過課。我發現這個孩子的語文理解能力特別差,特別是古詩,第一讀不懂,第二背不出,我說你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因為你讀不懂,所以你背不出,人對於不理解的東西是很難熟悉的,參考我剛才的防禦機制。

於是我給他看了一段梁文道先生在網絡自媒體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中講的《江南逢李龜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xNTA3ODg2MA==.html

他看完了眼睛是發光的,彷彿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因為他沒想到一首詩還能這麼講,他有一種重歷詩人寫詩心境的感覺,我相信他能記得這首詩很久,很久。

如果老師們都可以看一下樑先生的講述方式,會給你們很大的啟發。

附文:(不想看可以快速劃過)

羅輯思維第一季05 石油永遠用不完?欠抽的歪理邪說(文字版)

第一段:
很多觀眾看了我們羅輯思維之前的節目都會說,你說的都是歪理邪說,我也承認,有些觀點可能確實是跟通常理解的不大一樣,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無非就是給一種別緻的思考角度,供你參考嘛!
因為我也不見得信這些結論,我只是在讀書過程中看到這些結論,哎,言之有理,持之有據,供大家參考一下。反正《羅輯思維》我們扮演的並不是什麼佈道者的角色,我們只是希望做一個知識的二傳手。所以這一期乾脆我們就把歪理邪說的特徵給他發揚光大。你看我們這小和尚,乾脆躺倒,我們四腳朝天無公害,這一期乾脆我給大家講幾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歪理邪說。
我們今天拋出來的第一個歪理邪說就是,石油是永遠用不完的。聽起來太歪了,因為我們從羅馬俱樂部的報告開始就一直告誡人類,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啊,我們必須要保護資源啊,但是真的就有這樣的一種學說,說石油是永遠用不完的。

持這樣觀點的經濟學家先讓你去想象一個屋子,這屋子裡面堆滿了開心果,然後約一幫朋友進去吃開心果,那麼,請問,開心果會被吃完嗎?結論是不會的。因為你剛開始的時候隨便抓一把,都能剝開就是果仁很高興地吃了,可是吃到最後的時候你會發現,開心果變得越來越少,果殼變得越來越多,也許你抓一千個,出來翻翻才能找到一個還帶果仁的。那麼這個時候因為成本太高了嘛,就會有一位拍案而起說,我不在這找了,我乾脆到門口的小店去買一袋新的開心果來吃。
所以實際上一棟裝滿開心果的屋子裡面,最後底下會沉積出大量的還沒有被吃掉的開心果。所以有的經濟學家就會說,你想想看如果說石油會被用完的,我們就假設地球上的石油是一個恆定的量,那麼請問,人類世界最後一桶石油會在哪裡?沒有人會把它用掉,因為它已經太貴了。最後一桶了嘛,它會在哪裡,可能會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裡,或者某個博物館裡被珍藏起來了。
那麼請問,世界上最後一百萬桶石油會在哪裡?告訴你,因為它太貴了,所以沒有人用得起,所以它會永遠長眠地下,沒有人會把它開採出來。當然你會說這叫詭辯,確實,我承認這也是詭辯,因為畢竟石油資源是守恆的,它就那麼多呀,最後一百萬桶不把它開採出來跟沒有了又有多大區別呢?但是請注意,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經濟學的思維方法,就是,他不會從一個穩態,也就是固定的一個值來推算未來,他永遠看到所有的要素之間,是會有一種充分地互動關係。

要知道最早提出人類會遭遇能源問題,不是在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呀,而是十九世紀早年。其實我們看到的材料是一八六五年,就是一個叫傑文斯的一個經濟學家,他寫了一本書叫《煤炭問題》,因為當時他看到歐洲的工業革命開展得如火如荼,而工業革命主要的燃料能源來源就是煤炭,而煤炭又是會耗竭的。
所以那個時候的經濟學家已經憂心如焚,所以寫了這樣一本書,說煤炭會被用完。可是直到今天,我們知道,即使是在中國這樣一個資源還不算太豐富的國家,我們的煤炭資源還夠我們中國人用很多年,甚至最樂觀的說法還夠用一千年。那這些煤炭是怎麼來的呢?經濟學家就提出這樣的一種理論的假說,就是隨著一種商品它的用量開始放大,那麼存量變得越來越少,那麼它的價格就會變得越來越高,價格變高之後那麼其他商家就出現了兩種動力:一種是把同樣的資源的開採的技術,大家都會投資去研發,然後會讓開採的越來越多。比如說石油,現在美國人為什麼去開採頁岩氣呀,要知道那個是很難開採的。但是正是因為石油價格上來了,所以開採頁岩氣原來這種很不划算的行為,現在就變得在商業上成立了,它就划算了,所以美國人就會去開採。
還有一種呢就是,科學家們或者是商人們因為這種資源的價格變得越來越高,大家就想去開發那種替代型的資源。很有意思的是,在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兩個美國教授就打了一個賭局,一個是馬裡大學的西蒙教授,還有一個就是斯坦福大學的埃爾裡奇教授。

西蒙教授認為,說你看這個人類發展太不像話了,這個發展的極限是會到的呀,這麼多貴金屬越用越少,這將來的價格還不漲得嚇人吶!而埃爾裡奇教授認為這絕對不可能出現,因為人類會通過技術的革新,用越來越多的新技術然後研發各種替代產品,這些貴金屬不僅不會價格高漲反而會下降。
那經濟學家的爭吵怎麼辦,最後兩個人乾脆各自把腰包裡的錢掏出來,在一九八零年的九月二十九號,我們每個人進一批金屬,然後以十年為期,一直到一九九零年的九月二十九號,我們攤到在桌子上,一翻兩瞪眼,看價格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如果上升了我賠你,如果下降了你賠我,所以就做了這麼一個賭局。
你猜最後誰贏了,正是那個判定資源價格會下跌的埃爾裡奇教授贏了,據說贏了六萬美金。這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說人類隨便地使用,對資源的使用的耗竭,因為價格因素,因為商業動能,產生了變化,我們的資源格局本身會發生變化,我們日常人如果不去理解經濟學的思維模式,經常會用算術法去理解這個世界。
因為資源是恆定的,所以我們用資源除以我們的用量,然後得出我們現在這個文明的存續,或者發展還有多少年的期限,其實世界往往不是這樣的,比如說我們在中國探討公共政策問題的時候,經常會說到一個問題,就是大城市的水問題。

北京市經常會說,哎呀,中國北方缺水呀,北京沒有水呀,所以北京城不能有太多的外來人口啊,很多有北京戶口本兒的人最喜歡聽這個學說,為什麼?這樣就可以讓外地人不進京啦,因為水都不夠用嘛,你們進來大家澡都洗不成,喝一口水都困難,所以這就是成為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去排斥外來人口的一個理論上的理由,但其實這樣的理由架得住推敲嗎?
我就聽一個專家質疑過,說:你說北京水少,那請問香港有水嗎,那是一個海島啊,一滴淡水都沒有的啊!那反對者說:你說的不對,因為香港我們大陸有政策,我們大陸給它供應淡水。那專家又反駁,說:那你說,迪拜有水嗎,那可是在沙漠的邊緣。我去迪拜去過,我知道,那是一個最奢華,全世界最奢華的城市,衝馬桶用的水都是蒸餾水,我甚至到他們的水廠看過,那就是拿石油燒海水啊,燒出來的蒸餾水,那它怎麼會沒水呢?當然你也可以反駁說:那迪拜人有油啊,他那個地方離這個中東的大油田近,所以他們可以有水。
那好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拉斯維加斯是在美國的西海岸的內華達州,內華達州是一個什麼地方,全是沙漠,它是在沙漠中崛起的一個世界賭城,這個賭城2012年的常住人口達到兩百萬,可是你知道它每年的旅遊也就是說流動人有多少嗎?四千萬,每年要接待四千萬的遊客,你到拉斯維加斯的市中心去看,到處都是五星級酒店,到處是噴泉、游泳池、桑拿,那不像一個沙漠的中心啊!那請問,他的水是怎麼來的?要知道,不管一個地方缺不缺水,只要人有一個理由在這個地方發生城市化的聚集之後,水其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會有大量的商人,通過這種聚集產生的財富效應,用很貴的價格,把水引到這個地方。

就拿北京來說,北京是缺水,可是北京缺水,也許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北京的水價太便宜,但是你看北京市民他很多(尤其有些比較富有的人),他已經能接受每天不喝自來水啦,他就直接喝礦泉水,那個東西兩塊錢一瓶、三塊錢一瓶,如果連三塊錢一瓶的礦泉水都能接受,那北京還能有什麼水的問題呢?直接海水淡化從天津引水過來就可以了嘛,至少解決北京更多人口的城市飲用水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在經濟學家看來,一切都是價格問題,並沒有什麼資源的天量問題,所以這樣的歪理邪說,聽一聽,沒準對你建立一種經濟學的思考的思維方式,也是有幫助的。
第二段:
聽到剛才這段話有的網友可能又要開始罵了,你就是替富人說話,對吧,富人可以喝得起很貴的水,我們窮人喝不起怎麼辦呀?這個話你還真別罵我,因為這個話不是我說的,而是經濟學家們說的。當然我認為你也罵不著經濟學家,因為他們只是根據某種理論去推測未來,你把經濟學家給罵了,這個未來,如果這個理論是正確的該來還是得來。所以說雄雞一唱天下白,你把公雞殺了,天該亮還是得亮,所以你關鍵得聽這個理兒到底對不對。

下面我拋出來的一個觀點是來自於科幻作家劉慈欣,這是前幾年他在香港書展上的一次演說。劉慈欣在科幻界是非常有名的一個人,他寫的那本科幻小說叫《三體》,我也推薦每個人都讀一讀,因為你讀完之後會對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文明,建立起一種不同的視角。
劉慈欣得出來的結論非常特別,他說啊,在地球這樣一個星體上搞環保完全沒有必要。他首先給我們看了這樣一幅圖,這是人類發射到外太空的一個小型探測器回望地球,從多遠回望呢?64億公里,就是從地球到太陽40倍遠的那個地方,回看地球拍下這幅照片。在這幅照片中你還找得到地球嗎,找得著,用顯微鏡去找它就是這個圈裡的一個小小的灰點而已,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當然在拍這個照片的時候,科學家就有爭論,有些科學家就捨不得,說這個探測器帶的能源也有限,膠片也有限,拍一張少一張,在這麼遠的地方就拍一張照片太浪費了。但是後來科學家們商量定了,說還是拍一張吧,因為它很有意義,它能夠站到另外一種視角上,提醒世人怎麼去看我們的地球,它再一次非常清醒地提醒我們,地球真的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站在這個距離再去回望地球,你會發現環保這種思維好像確實有點問題,因為當我們面對這麼廣袤的空間的時候,我們還有必要去把這一粒沙粒上弄得特別乾淨嗎?因為資源如果從宇宙這種尺度上看它幾乎是無限的啊。

劉慈欣先生給我們論證了幾個數據啊,你比如說,地球上的貴金屬資源是有限的,可是你知道光在太陽系當中,一顆小行星,普通的小行星上,可能就有幾百億噸的這種鐵,足夠人類用幾千年。而這樣的小行星,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裡就有上百萬顆,所以理論上說整個一個太陽系可以提供的資源是十萬個地球,那你還有必要在地地球上基於這麼小的資源存儲量,來看待我們人類文明的發展嗎?
再比如說淡水,整個太陽系裡面存儲淡水最多的星體,其實還不是地球,是一顆小行星,叫穀神星,它的整個的淡水的含量比整個地球還多。而海洋最大的也不是地球,而是木星的木衛二,那顆衛星上存儲的是最多的。所以如果我們人類文明發展遇到了一種困境,就是資源的限定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不向外太空去移民呢,用技術手段向外太空去要這種資源的存量呢?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技術難題,劉慈欣先生就反駁說,技術難題,你知道當年阿波羅登月的時候,那個計算機是什麼計算機啊,那個計算機的內存才63K,我們今天隨便一個蘋果手機都是幾百兆的內存,我們現在的技術比當年阿波羅登月的時候已經發達得太多了,我們今天去做宇宙探索在技術上,即使有難題也比當年要容易得多。

當然,也有可能說,也有人說這是經濟上現在還不合算,其實經濟的發展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它一定是順風順水的。有的時候在經濟發展的某些關鍵節點上,我們需要一些冒險的投資。比如說,人類這麼幾千年的經濟發展,其實最重要的一個瞬間,應該說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幾年,那時發現新大陸,我們甚至連一張航海圖都沒有,但是哥倫布說動了誰?現在說是西班牙女王,其實不是,她當時只是卡斯提爾的女王,叫伊莎貝拉一世。伊莎貝拉一世就是被哥倫布說得熱血澎湃,最後女王做到了什麼?把自己的首飾都變賣掉了,你別覺得一個女王多有錢啊,把首飾都賣掉了,然後支持哥倫布搞這樣一次遠航。
在當時看,從經濟上講,這也幾乎是一次賭博啊,骰子就這樣擲出去了。可問題是,她收穫的很多,因為伊莎貝拉女王跟哥倫布簽署了一個叫聖塔菲協議,說哥倫布你不管發現什麼財寶,最後你拿十分之一,剩下百分之九十都歸我伊莎貝拉女王,最後證明這是一樁非常非常合算的生意。所以劉慈欣先生就推論說,我們人類現在在這個地球上搞什麼環保?就以中國來說,每年投入到環保的投資是幾萬億人民幣,可是我們投給探索外太空的資源,現在頂天說,不過一年兩三百億人民幣,說這麼相關的懸殊,我們真的是在做一種理性的選擇嗎?我們為什麼不向外太空的探索投入更多的資源呢,沒準我們就能重演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的一種經濟奇蹟呢!

當然說到這兒我其實不太同意劉慈欣說的這個論點啊,因為你真要讓人類去做這樣的一種投資的話,其實還要有一些經濟上的支撐,有一些經濟上的理由。比如說我們的地球資源真的耗竭到那個程度,地球上的資源真的貴到人類用不起的時候,那個時候自然會有商人會去,拿出草稿紙算一筆賬,說:唉,沒準我們去到小行星上搞一些鐵來,比在地球上開採鐵還要划算呢,那那個時候外空探索因為經濟力量的支撐,它就會變得是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
前兩天有一個熱血青年跟我說:我現在要去投身一項事業去保護小動物。我說:你真覺得保護小動物這個事那麼重要嗎?他說對啊,我們多盡一份努力,小動物就多一份存活的幾率啊。我說:可是你想一想,世界上這麼多物種你覺得最不會滅亡的物種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是兩個,第一個是大熊貓,因為人類啟動了一種專業化的保護機制,在四川的臥龍搞了一個大熊貓保護基地,用專業化的方式來保護大熊貓,我覺得這個,大熊貓滅亡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種不大會滅亡的動物,我覺得可能就是豬,現在的豬如果你放到大自然當中去,它可能已經沒有生存能力了,可是對不起,因為人類要去吃它,因為一種龐大的商業的機器在運轉起來,在從豬身上去獲得利益的時候,你會發現,豬其實沒準真的不會滅亡,也許它是即使人類要滅亡,可能它是陪著人類最後滅亡的一個生物界的物種。所以在想一切環保問題的時候,我們永遠不要忽略一個變量,就是人類商業系統的偉大力量。

第三段:
最後一段要跟大家說的歪理邪說呢,聽起來更加匪夷所思,就是,禁毒是有害的。世界各國好像都有一個共識,說毒品不是個好東西,所要一定要禁掉對吧,但是就有經濟學家提出,禁毒,是一件非常有害的事情,他們的理由你也不妨聽一聽。
第一個理由說,禁毒你不就是說對身體不好嗎,那他就是自殺唄,自殺這個事情你干涉他幹什麼,這是自由意志啊,他願意自殺,你管得著嗎。當然我覺得這個理由咱們不深討論,因為這是一個意識形態方面的理由,對吧,該不該自殺,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明,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個不說。
第二個經濟學家提出來的理由說,如果我們不禁毒,放開對於麻醉品的管制,那得到的結果會是什麼呢,那自願吸毒的人會上升嗎,其實不一定的。因為你看即使是嫖娼合法的國家裡,也不是全部公民都去嫖娼的啊,因為還有很多來自文化道德方面的管制,該潔身自好,那部分人自然會潔身自好,更何況毒品這種明顯對身體有不好的作用的東西,你以為那些正人君子們都會去嘗試,因為不禁毒都會去吸毒嗎?其實不會。

更重要的一點是,雖然說自願吸毒的人數到底放開是上升還是下降,我們現在說不清,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被迫吸毒的人,因為不去禁毒一定會下降。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會得出這樣的一個印象,就是因為禁毒,所以販毒吸毒都是一種偷偷摸摸風險非常大的一件事情,所以販毒這件事情基本就是被黑社會壟斷,而黑社會為了去害一個人,經常會讓好人去吸毒,去勾引你,甚至強迫你去吸毒,所以非自願吸毒其實是禁毒的一種產物,是禁毒政策的一個副產品。
如果麻醉品放開,那黑社會哪有這樣的機會,再去用這種方式去迫害好人呢,這也是反對禁毒的一個理由。當然反對禁毒還有兩個理由,第一個,說,因為禁毒,所以導致麻醉品是在一種完全沒有質量監控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所以這裡面添加點蘇丹紅啊,三聚氰胺啊,或者其他的毒藥,總而言之在毒品的這種品質裡面它也沒保障,所以對於癮君子的身體實際上傷害是無極限的,這是一個理由。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因為麻醉品的管制,毒品的管制,使得它價格變得非常之高,如果放鬆這塊管制之後,那麼發生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毒品麻醉品的價格會一落千丈,那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癮君子因為有這樣的一種不良嗜好,他去危害其他社會治安的可能性就會下降。為什麼毒品對人類社會有危害呢,因為癮君子們不僅把自己的身體搞壞,而且為了那種,搞一點錢去吸那麼幾口,他會不擇手段,不管是搶銀行還是賣淫等等,所以毒品犯罪往往是其他犯罪形式的一種引子,如果放開毒品,那麼這種癮君子引發其他社會治安問題的事情不也會下降嗎?所以這就是經濟學家去反對禁毒的一些理由。

在這裡,我不說我同意還是不同意,我只是把它羅列開來。其實持有這樣觀點的人不是一個兩個,很多著名的經濟學家比如說弗裡德曼,這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他們都相信,而且大聲疾呼,說要取消毒品管制。前不久英國那本著名的經濟學雜誌《經濟學人》,還有一期專門用封面文章呼籲取消毒品管制,所以說堅持這種觀點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
在這一期節目的結尾,我其實想講一個自己的內心感受,就是我們人類正在進入一個很不確定性的時代,從1500年開始我們做了地理大發現之後,整個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急速發展的一個快行軌道。在人類文明的前方,遇到的那些不確定性,那些新鮮事也許非常多,所以這個時代,這樣的一個生存背景,也許我們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不要對什麼事情都有那些非常固定的看法,因為它很可能是錯的。
我就想起了柴靜在一篇博客裡說到的一段話,也不是她本人說的,她引述美國一個大法官的話,說,什麼是自由啊,自由就是對什麼是正確不那麼確定的精神,所以今天我告訴你的這些歪理邪說,我不見得信,有些我也將信將疑,但是它是不是正確,我們最好不抱那麼確定的精神。

希望教師和非教師群體,看完本文,都能夠有所感悟。本文固然不全部都對,但起碼有些地方是有可取之處。

最後我想說,一個教師,固然是可以渾渾噩噩領著一份工資,也很穩定。但同樣也能夠開拓進取,獨闢蹊徑,創造一個更強大的知識教授邏輯,讓老師教的省勁兒,學生學的開心,造福中國教育界,真正實踐為中華之崛起而教書。

希望大家都做一個有理想的人,與君共勉。


無良HR


作為一名教師,這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有時候,上一節課下來,如果學生喜歡,參與度很高,我自己會非常開心,一整天都處於一種幸福的狀態之中。反過來也是,如果覺得這節課沒上好,也會有些鬱悶,暗自下決心好好準備去上好下節課。

那麼,怎麼能跟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呢?

上課其實是一種圈粉活動。

一個老師被喜歡有很多種可能,比如女孩子喜歡男老師帥,男孩子喜歡女老師可愛。有些人會說,那完了,我不帥還有點矮(比如朱老師),是不是就沒有粉絲了呢?肯定不是,因為人各有志,所愛不同。高年齡段的學生喜歡老師有才華,喜歡有幽默感的老師,甚至喜歡一個老師僅僅是因為這位老師的普通話標準,聲音好聽。因此,除了先天條件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豐富自己來贏得學生的喜愛。

愛屋及烏。有些情況下,不是你的課能夠吸引學生,而是老師本身對學生有吸引力,進而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所以,一個永恆的主題是,老師要時時刻刻注意保持並且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比如,多讀書豐富自己,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和儀容儀表,讓學生的直觀感受是想要跟你親近,不排斥。

前方高能。

以下行為會讓你掉粉。

講錯知識點。這是頭等大忌,切勿出現。

發脾氣。每一次發脾氣,都會讓學生們對老師的印象差一點,也會讓很多學生覺得老是有距離感。

邋遢。貌似每個人都越來越注重彼此的形象。

口氣不清新。貌似有人講過想要今天不讓學生來問題的終極法寶是——吃蒜,對自己這麼狠的事情,一般人別幹。


朱鐵平


一個教師怎樣才能使學生對自己所教的課感興趣?


一、首先老師要一個良好的心態


①不要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課感興趣而去迎合學生。你去迎合學生的同時很可能會迷失自己。


②對學生要有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心態。


學生不是草木,每個人都有情感,你對學生髮自內心的真實感情,學生也會感受到的。


我上高中的時候,一次我在課上說話,第二節是生物課,我班主任讓我在教室外面站著聽。


生物老師是一位年齡很大的長者,德高望重,上課鈴響過後,生物老師低著頭站在講臺上一動不動,過了許久,我看到老師的眼中有淚滴落,老師說:“他以為他是班主任,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接著就把我喊進屋裡坐下聽課,我能深深感受到生物老師那種對我的愛。


畢業考試時,生物這門功課,我拿了全班最高分。


真的是這樣,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影響一個孩子一輩子。到現在我也記得生物老師那張慈祥的面孔。


二、對自己所教的課熟練掌握


還是以我的生物老師為例,他老人家不僅師德高尚,而且對自己教的生物課也是遊刃有餘。


每節課他都帶書,但是每節課他都不用看書,生物老師說過,自從他把《生物》這本課本背下來後,他就從來都不用在上課的時候看書了。


可見他對自己生物這門課的熟悉程度,而這,也讓我和同學們羨慕不已,也很敬佩生物老師。


三、形成自己的風格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有的認真、有的活潑、有的言語豪壯,有的娓娓道來。


形成你自己的風格,同學們才會記住你,才會喜歡你。


你就是你,不可被替代!


四、有一絲小幽默


上課的時候,多少有點小幽默,不用太多,平均每節課有一次輕鬆的“小故事”發生就好。


幽默可以排解枯燥、幽默可以活躍氣氛、幽默可以讓學習變得很快樂。


幽默也是一種智慧的美!


祝你早日成為你想要的模樣!


逸靜多思維



這真實要命的一個話題。一個老師最在乎的是,學生是否喜歡自己的科目,能得到學生的承認,能得到學生喜歡學習,這個老師就成功大半了,但也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自己所教的課呢,應該有下面幾個方法吧,

第一,就是要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愛學生,關心學生,我們一般都是很在乎自己孩子的學習的,如果自己孩子有點退步,有點那麼不優秀,家長心裡是心裡很痛苦的,那種痛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所以自己就很多關注孩子成長,關注孩子學習態度,如果科任老師都把學生當做自己孩子,愛護關心,我想作為一個學生,他自己會感受到那種關懷,會更積極學習那個老師的科目的。所以愛學生,就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就是要多想辦法在備課上花時間,我們老師要備課本內容,重難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課堂上緊緊抓住精,要點,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還要備學生,對不同層次學生要分層教育,對於基礎較好學生,多點佈置一些有難度的,題目給他們練習,提點提點,不要過多囉嗦,對於一些基礎差點的學生,就要多輔導,課堂多注意他們的學習狀態,當他們消極時多鼓勵,當他們積極時,就要適當給與掌聲,讓他們鼓起勇氣,克服困難,在最短時間裡能夠掌握更多知識。這是老師最花時間和精力耐力的長期的工作的。


第三,要多開展和所教科目有關的課外活動,競賽呀,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激發他們鬥志,也讓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親密起來,更融洽。這樣做學生會更喜歡上這樣的老師的課了。態度是決定一切的最好良藥。所以老師態度也決定了學生的態度。

最後,我希望所有的老師都是好老師,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喜歡老師的課堂,都能夠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


雲10657


現在的信息來源比較廣,獲得知識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所以跟以往相比,老師下了神壇的位置。除非一個老師的知識比互聯網能查到的要豐富的多,或者另闢蹊徑的思路,才能足以吸引學生。就現在這種社會存在的現狀,也一再提出教育改革。一方面解放老師,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把課堂還給學生

課堂已不是老師的主場,也不需要老師“滿堂灌”。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出相應的課程目標,讓學生熟識基礎知識並加以深刻了解。老師需要給出相應的具有可討論價值的又不偏離相應課程內容的問題,供學生去研究和討論,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當然這種課程改革的模式在一步步的試推行,對於一些老的教師來說,覺得這種只是一些“花活”,沒有實用價值。但是看我們社會發展的趨勢,高分低能的孩子以後在社會的發展中會是什麼樣的境遇?所以追求成績的時代會逐步過去的,而最根本的是要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式方法。

教育是培養未來的人

首先給自己的教育意義定好位,我們是培養未來的人,反觀十幾年或者二十年前社會需要的人才和現在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樣的,我們所教育的孩子是未來在社會立足需要十幾年或者二十年之後要走向社會的。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穿插更新穎的資料和材料,讓學生有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教學形式多樣化

課堂模式可以多樣化,穿插多媒體的使用,或者把課堂變成活動課或者辯論賽,等等多種形式,首先讓學生有興趣。隨後的教學設計中要引導著學生去思考,去迫切想知道問題背後的原因或者問題的答案。把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成主動,學生就會有興趣。

所以怎麼才能讓學生對自己的課有興趣,重點在於自己的教學設計,要有新意,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好接受又願意去積極思考。


沐辰卯卯


剛入行的時候,學校裡有一個物理老師,參加工作還沒幾年,晚上經常把自己的老公揪過來在教室裡給自己當學生,練習講課。

她的課很受學生歡迎,全校最淘氣的那個班,也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課堂秩序居然出奇地好,她的學生中考的物理成績也非常好。

我等普通人,沒有天生的魅力,沒有人見人愛的風度,要想使學生對自己所教的課感興趣,就要勤學苦練自己的教學本領,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教師裡也有截然不同的兩派,一派是天天抱怨學生差學校差家長不配合,另一派是安心認命擼起袖子加油幹,剛開始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教學成果也差不多,但多年之後,差距就出來了——抱怨的還在抱怨,已經升級為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努力的還在努力,多半已經帶著團隊在努力。

我從來不信“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但教師教學能力的差異的確是很大的,同樣的學生換個老師班級氣象就煥然一新,當過老師的人多半都見過這種現象。

這裡不討論技術問題,學過教育的人,教學的技術問題其實都學習過,只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不斷在實踐中提升自己,每個老師都有受學生歡迎的那一天。


HR那些事兒


蒼茫大地是個語文老師,我從語文課談談。

一、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你應該學識淵博,語史素養深厚。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沒有祟拜就沒有教育。我進駐頭條一年多,實際創作一年左右,瀏覽量2400萬,粉絲六千四,曾經先後獲文史這一塊十六、二十期優質回答獎,我每次做悟空問答,一旦發表就轉發到班級微信群,尤其是百萬流量以上的爆文我多會和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我們學生一到下課就主動聯繫我:顧老師,什麼時候有空跟我們講講歷史?



我還常常把自己在報刊雜誌發表的文章、我的歷屆學生髮表或獲獎的作品印給大家,點評文章構思、語言等方面的長處。我戲稱為現場辦公,往往效果較好。

二、每屆接新學生的第一課一定要巧妙構思。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記得我教對聯,我就手書一副對聯的上聯:下大雨恐中泥雞蛋豆腐留女婿,告訴他們這幅對聯用的是諧音雙關,還可以理解成: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劉禹錫,幾乎都是大文人或政治家,學生學對聯的興趣油然而生……



三年級第一課作文課,我拎起錘子雞蛋夾著報紙走進教室,然後攤開報紙,把雞蛋放上去,拎起錘子,在黑板上寫上“錘子錘蛋"問學生:“錘子錘蛋會怎麼樣?"學生說會碎。我在黑板上又寫下了“錘不碎",問學生有誰相信,沒人點頭。隨後派一小個子女同學上講臺敲,這女生很爭氣,一敲碎了,我還是說“錘不碎,誰信?"到了最後才有一生悟道:錘子錘蛋錘不碎還有錘子不碎的意思,隨後叫學生以“錘子錘蛋錘不碎"為題,寫了作文,有一學生獲全國優秀作文徵文二等獎。一炮打響,學生一下子拉近了與作文的關係。

再談教生字,一次我教‘翠"字,我先制謎面:劉邦死,劉備哭,學生猜不著,我講象棋來歷,講楚漢爭霸、講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殺、劉備替他復仇的故事,學生很快記往了這個字,語文老師應該成為有一肚子故事的人。



三、語文老師應帶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寫萬篇文。

現在教育大環境下,分數掛帥。老師尤其是老教師許多自以為教了多遍了教材很熟,整天忙於批改學生作業,自己幾乎不讀書,寫報告寫論文七拼八湊,自我解嘲說:天下文章一般抄,看你會抄不會抄。老師自己幾乎不寫原創文章,指導學生往往靠壓題,作文靠套作文,可能學生整體分數不會太差,但激發學生語文興趣的目標會漸行漸遠,望引起有關領導同行的重視。學生拜在你門下: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