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艺术标准,为什么艺术作品有优秀和平庸的区别?

千千千里马


艺术有没有标准?

考察艺术史,能称为艺术的东西,其认证过程大概有那么几个特征在背后推动:

1、精神性。既然称为艺术的,它的价值就超出了纯器物层面,带有精神追求的特征,你觉得这里头有“料”,有美妙神奇的效果让你的心灵为之震撼。达芬奇的画不能简单的还原为他使用的各种颜料和物料,这种还原观是非艺术的。

2、近身性。你喜欢,你觉得这种风格效果,这种视角呈现,与你个人的某些方面非常契合,你很想拥有,很想亲近,让它进入你的生活,你的生命。唐太宗好王羲之书法,就是典型。你不喜欢,你没感觉,即使公认的艺术对你来说也是毫无意义,例如交响乐、歌剧,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它就只停留在知道有那么些东西的程度上,它跟你毫无关系。只有真实在你生命的精神深处发生关系,艺术的功效才发生。

3、自由性。什么是艺术,你的感觉,你的判断,你的追求,是在完全自由自主的情况下建立的,你不觉得是有人在强迫你,威胁你去接受。你可以对某种艺术“说不”,别人也可以对你的态度立场“说不”,大家平等自主。如果有某种力量不管你反不反对,强硬要你服从所树立的标准,称“这是唯一的艺术,不能反对”,这还有艺术可言吗?

4、人群性。总有一群人认为“这是艺术”,不只你一个人,是一个群体。不同的群体之间,对艺术好坏的看法,有可能出现诸多不同,例如现代书法家中对碑体的成就就有不同意见。

3、文化性。文化性可以包涵两个层面,一是实际主宰的文化力量,二是你个人在文化与精神层面上的阅力能起的作用。古今中外,文化有着很多方面的差异,中外有别,古今有别。以中国传统文化旨趣为主导的人,很难欣赏得来莎士比亚的伟大,很难接受西方现代派的音乐;而以西方近现代美术立场看,则中国书画中的神韵、意象不知为何物。同时,人类历史上的艺术,按现在某些标准确实可以划分出“高端艺术”与“通俗艺术”两大块,两者的追求并不一致,我们不能把郭德刚跟托尔斯泰放在一起讨论其艺术性、艺术价值,两者门道不同。

另一方面,文化又是在人的一生经历中不断被接受与消化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审美领悟,一般来说时间越长,阅历越丰富,鉴别能力相对高的机率要大一些。艺术最终是要与生命合一的。

艺术作为社会现象,其生产与传播越到后来,越精细化专门化了,古今中外皆然。有经验有理论有实践,相比那些没有的群体,确实发言权大一些,这是要客观承认的。是,这也不绝对。

好了,综上所述,艺术有没有标准呢?我的回答是:有的,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相对鲜明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就是标准存在的体现,例如明朝的书法与唐朝的差异就很大,两者对于书法的理解和创作动机、创作模式都很不一样。不过从大的更长的历史看,显然唐朝书法在明朝之上。优秀与平庸是在一个大类中比较的结果。但是:

第一,所谓的标准是相对宽容和个性化的尺度,所谓伟大、杰出、优异与平庸,是这个尺度下的运动,不可能量化,也不可能通过社会大辩论、大批判加以改变,变了就不再是艺术了。这种时候我们曾经遇见过。

第二,要找一个全人类统一的艺术标准,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统一的规范的艺术标准,是不存在的。艺术说到底是人自由自主的状态下的一种创造,艺术家比艺术理论重要,比粉丝重要,比历史与时代都重要,他是不可复制的存在,只有艺术家自由自主的创作,艺术才是神奇的、美好的,体现人类创造力的地方。如果都追求统一,艺术就完蛋了。

所以,我们也别指望,我们自己什么都懂,老觉得超级有发言权。特别不能以“人民”的名义指挥艺术创作,“人民”不能产生真正有深刻丰富内涵、形式手法独到的艺术。“人民”只能理解通俗简单好玩好看的东西。这是不是艺术呢?可以是,也可能不是,“人民”不细分成真实的群体,它就只是个意识形态的东西,要落实到具体的人群中,艺术的尺度才会出来。这是客观事实。


唔好嘈


谢谢你的提问。我是千千千里马。我刚刚回答了一个问题:艺术有标准吗?我说当然有标准,如果没有标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是优秀艺术呢?

结果你猜怎么着?有人评论说,艺术没有标准!


我就奇怪了?既然艺术没有标准,那为什么会有艺术争论?

比如说,有人说田英章的书法艺术好得不得了,有人却说田英章的书法基本等于零?

为什么还是一个田英章,对他的书法评价这样不同呢?

我感觉,这就是题主提出的问题:

如果艺术没有标准,为什么艺术作品有优秀和平庸之别。

所以,千千千里马很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比如书法艺术,我们如何看优秀和平庸?

我看,两个标准。

一个是学习传统的功底

比如田英章,他学习传统的功底来说确实不错,应该说就学习传统来说已经是优秀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非常崇拜田英章的原因。因为要达到像田英章这样的传统功底确实需要优秀的学习品质,田英章达到了这个品质,所以,他的书法是优秀的。

还有一个是从历史上来看你的艺术成就,是不是有所创新

艺术作品既有一个学习传统的基本底线,也有一个历史创新的标准在那摆着。

我们还是继续以田英章的书法为例。田英章在学习传统方面确实很优秀。

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在历史上来看仅仅是一个很平庸的艺术成绩。


为什么?因为艺术需要独特的风格,这是艺术真正的价值。

如果艺术没有创新。人人都像田英章的书法一样,那艺术就死亡了。

比如说,工业产品为什么不是艺术?因为工业产品都是形式内容一模一样的东西。

艺术不同于工业产品,是因为艺术是一个个个性新颖鲜明的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不断重复。

田英章学习书法传统功底深厚,这个没有问题,站在这个层面说他的书法艺术优秀,也没有问题,关键是他没有创新,这是他无法登上书法高层最后一个台阶的最大遗憾。这也是人家批评他书法平庸的道理。

所以,我们不能把艺术标准的层次给混淆了。

比如,我们可以给一个小学生的艺术打个100分,我们也可以给一个研究生的艺术打120分。

但是,像徐悲鸿、齐白石这么大的艺术家,人家也不会给他们打100分。就是打90分也要掂量掂量的。

因为给徐悲鸿、齐白石打分,不是给研究生打分给标准,而是給他们对艺术史的贡献打分。

所以,艺术作品的标准是非常清楚的。

你可以不喜欢这一家的艺术,但是,你不能否定这一家的艺术成就,因为他的艺术历史贡献在哪摆着。


千千千里马


因为我是美术出身,我就从美术方面来举例说明我对艺术标准的看法!

《星空》梵高 ▼

正如您所说,艺术从古至今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因为艺术是一个很宽泛而抽象的东西,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论是表达还是欣赏,都来自于一个人的主观意识!其实想一想就能明白!

估计有人会说,艺术有标准,因为任何画作和书法都要遵循结构、色彩、线条、造型这几个基础标准!但是如果运用到草书和抽象派的作品甚至音乐作品中去呢?这个标准该如何评判?

抽象派作品 ▼


艺术的表达千变万化,它是没有界限的!

我们在评价一个作品艺术成就高低的时候,除了创作技巧这一点之外,更注重作者自身精神和情感的表达!因为艺术本来就是抽象的!

《父亲》油画 ▼

这个油画作品《父亲》,有人会说,这很写实啊!并不抽象。我们刚才说了,字数的表达方式千变万化,没有界限和固定的形式!

写实的作品千千万万,每一个都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吗?我们这样想一下就能明白了,表达方式并不作为判定作品展优劣的标准,你所要表达的目的才是唯一的标准!

艺术是抽象的,艺术的表达方式是没有固定形式的!不论是中国的书法、国画,还是国外的素描、油画都能称之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没有高低之分,艺术家的技巧、修养、情感才是优劣的标准!


万物皆明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一种结果。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美表现为某种特独性。它有审美标准,但标准体系很复杂。不同的艺术门类和不同的艺术派别审美标准差异很大,比如音乐作品与绘画作品,前者是听觉艺术,后者是视觉艺术,审美标准当然不同。同是绘画,古典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的审美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些门类和派别各有自己的一套审美理论,从哲学层面到技术层面不一而足,以至于不在此领域的人除了笼统地感觉美外既看不明白更说不清楚没在哪里,甚至怀疑是不是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审美的一般性标准。比如,符合人们的某些哲学观点,像国画那样表现的那样具有禅意,在真与不真之间,表现一种神韵,承载着人们的某种精神的作品。又比如符合人们普遍的道德审美要求的作品,承载着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再比如技术精湛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风格独特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创意新颖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等等。这类作品最容易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从内心产生审美共鸣,并引导人们发出美好的感情、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行为,即情操的到陶冶,情趣得到升华,思想变得深邃。这样的作品就是高雅的艺术作品,它会使人通过作品延展到最作者人品的尊重与向往。与此相反的表示低劣的作品甚至不是艺术品。


mulin30311368


艺术的没有固定的线性标准,但并不代表艺术没有标准。通常来讲,艺术的优劣难以量化,更不能划出“及格线”或“优秀线”。可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艺术品是存在优秀和平庸之分的。

因为艺术的评判,是一项非常难以把握和操作的事情,也很难全面地解释清楚。在此,我想可以从基础和灵感两个方面来解释下。

从最基础的层面来讲,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书法,都对创作者的基本功有着较高要求。再有天赋的人,也不能跨过基础性学习,便能成为杰出的艺术家。从一点来讲,基本不扎实的从业者,所设计和制作出来的艺术品,很难被复以优秀的标签。

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当从业者基本功达到基础条件以后,优秀与平庸之间的差异,便体现在创作灵感上,或者说,取决于天赋。天赋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却是艺术创作中的一把金钥匙。正如我一直强调的,杰出的艺术作品,很少是纯理性的产物。

当然,除此之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还应该有着健康的品味和良好的精神追求。这直接体现着艺术家的高度,决定着艺术品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对本问题的一些粗浅认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碣石樵子


谢邀。这个问题提得好,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由于美育的缺失所导致的审美迷茫,长久弥漫在大多数艺术爱好者心头,不能释怀。有句格言说的好:“诗是精神贵族的奢侈品”,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草地上开满鲜花,而牛发现的只是饲料”就很难避免。同理,想要欣赏一件艺术作品,领略其旨趣和妙处,达成审美愉悦,个人的艺术修养至为关键。比如倪瓒的山水,八大的花鸟,就不可能象冯小刚的《芳华》一样,能被大多数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至于所谓艺术有无标准,我以为,标准是个多角度和多维度的衡量比较体系,非一家之言,或哪个权威部门或批评家们所能主宰,它存在于艺术史、天地间、以及所有真正爱好艺术者的心里,而且随时间和历史、意识形态等等的变迁而常变常新的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四王、董其昌的山水在毛时代,被贬为腐朽落后的糟粕,今天又奉为经典;此一例也!范曾看不上吴冠中的线条,吴冠中说徐悲鸿是美盲,皆是大家,各持己见,势如水火。然若是艺术修养到一定水准,你自会分辩范曾作品,哪些是壮年时才气纵横之力作,那些是无病呻吟之平庸复制;你也能看出吴冠中的作品,哪些是与天地相往还之写生佳构,哪些是名不副实之闭门造车。这么一说,应该能讲清艺术所谓标准了吧。要之,在学养,在眼界,在偏好!言不及意,与诸君共勉。


天马行空郭大侠


问的好啊,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高尚、低级等,是的

优秀、平庸总得是有标准的。

艺术当是人类意识的范畴。这个确定吗?确定的话。那么,

王阳明有首诗说到点子上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按阳明的话说,心本无所谓好坏,当然阳明局限于,事物本无所谓有无,都归于一心了。这点不妥,但是他之谓,无善无恶的这个“体”,换到世间万物的客观所在都一样。本无所谓好坏。是人人为的以人类的价值取向然后才有的善恶好坏,这就是意之动的结果。知善知恶是良知,不妨叫作审美标准吧,为善去恶是格物,那么,人类的艺术就是“意之动”的产物,有善有恶呀,优秀的艺术创作也就是“格物”的产物,那么,“良知”呢,可算便是低级、高尚,优秀、庸俗的审美标准否?

于是,如果说,大自然本就是一门艺术的话。这门艺术本无所谓善恶优秀平庸的。浑然一体,是那就是那而已。而人心意识趋向于自己的爱恶使之有了优秀平庸,高级低级,善恶的概念。就是一个标签。然于别的物种而言呢未必如此吧。

同样局限于人类作为的艺术而言,人类自从从原始社会进入有了商品交换的私有制制度后,人类社会就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统一体,用马哲的话说是阶级的存在,社会矛盾的必然现象。符合大自然规律的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价值的需要的就是高级的,不符合大自然规律的,追求个人癖好的变态的当然就是庸俗的。

艺术这个标准是有地域性时空性的,十里不同天,标准是随着人们的对自身对宇宙的探索认识而会不断发生变化的,它也受各方面的政治经济等价值导向的影响。据说,唐朝是以胖为美,唐后主李煜以小脚为美;就是那唱歌的,自古多以高亢嘹亮为美,近年来沙哑腔调也美了;据说,古时西欧有段时间以细腰大屁股为美,现代都是翘臀长腿模特为美;中国自古以含蓄为美,水墨写意,西方社会以开放为美,油画写实。这都是审美价值的观念标准带来的区别,同时变化着,对立转化。

但是,人类劳动最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艺术追求永远是:真理的追求,真善美!

好了,仓促,言不尽意,一家之言


东声西音


一件艺术作品的优劣,从客观讲,与它是什么材料,材料的特性是什么,如何利用该材料的特性,来展现创作者的主观愿望。创作者的水平如何,在同类题材中,所展现的意境的范围,深度如何。都有密切的关系。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或相同时期,创造的作品,都会有明显的差异,在高手看来。为什么?从根本上讲,艺术品的创作,是作者在另一空间,这指自己的身体。的意识体现。正如前人所言,看到的是一个样,心里想的是一个样,手上做出来的又是一个样,三者不尽相同,但作品又是三者的统一结合。更不要说是不同水平的作者所创造的了,也无须提仿制者类了。比如丰子恺老师的画,仿者大有人在,但看似幼稚,简约的画面,又有几人能仿得传神,丰子恺的线条细腻,紧约流畅一气哈成,仿者散墨,单调。书圣,王羲之重写兰亭序,也深感,再也找不到那样灵感与芬围。


非才


起码现在来说艺术标准是主观的。艺术确实有标准。但是并未明确说明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是艺术从业者才能拿捏的。普通欣赏的人只能是主观臆断。不能够作为参考数据和标准。这就如有的人不能接受过分抽象的艺术感情是一个道理。总觉得看起来美的即为艺术。如果不美,就是糟粕一样。



世间所有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艺术的表达并非只有美的元素。艺术的体现分为内在和外在。外在的体现完美,自然就是视觉美,如果艺术性完全体现在外表,那么是没有任何内涵性的,它的美已经一览无余,还需要再去体味什么吗?联想的空间已经失去。这些艺术表达也是植根群众的根本。



艺术体现内在的话,才是具有生机无限的艺术品。因为它让你充满幻想。可以衍生更多的艺术思维。具有开拓性。当然二种艺术作品各有各的用途。都有必要存在。

至于是优秀的艺术还是平庸的艺术这个是没有标准的,我上面说过了,评价艺术作品的优秀和平庸全部是主观的臆断。(包括我本人也有这个问题)并非客观合理。这也给艺术造成了不合理的存在。



看待任何艺术作品我们都要抱有一个平常心。可以不懂,但是绝对不能装懂。因为不懂可以学习正确的。但是装懂的那个时刻,你已经走向了错误的路。不见得可以回头了。


书法影响力


艺朮准标准是有,但在名评委的心中,只能大体上的标准要求成文,很多因素条件是不好用文字来规定的,只能凭专家们的个人感觉来判断打分,然而统计后得于参评人员的平均值,也就是某作品的艺朮的水平分数,由此而得出比赛名次。只能是这样,当然这里面还有严格的程序,防止面子,人情世故的因素做到公平公正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