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楷與田楷有什麼區別?

風195900862


1.大家好,我是清雅齋書法。非常感謝悟空邀請!!!對於歐楷和田楷的區別,我想發表一下我的觀點!



2.歐楷,指的是唐朝大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歐陽詢,初唐四傑之一,書法史上著名的楷書四大家之一,其書法被張懷瓘《玉堂禁經》稱為“唐楷之冠,萬世法程!”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說歐陽詢的楷書是書法之集大成者!歐陽詢的楷書秀麗端莊,方圓兼用,筆力雄強,以險絕著稱,被譽為“鐵畫銀鉤”。歐楷繼承了南北朝的優點,既有南朝宮廷派的書卷氣,又囊括了北碑的豪放。唐朝書風尚法,歐楷更是尚法的代表,所以對後世影響很大。對於初學者而言,選擇歐楷入門,是屬於取法乎上的,所以建議喜歡歐楷的朋友直接學習歐陽詢!


3.所謂的田楷,指的是田蘊章和田英章二位書法家的楷書。田蘊章和田英章二位書法家是當今書法界非常有名的書法家。田蘊章先生在南開大學教書法,田英章先生更是辦書法班弘揚書法。田氏兄弟的楷書,也就是田楷,取法於歐陽詢的楷書,但是已經不是歐楷原來的面貌了。舉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比如長橫,歐楷就是非常挺直的一個筆畫,但是田楷中的長橫已經變得彎曲。再者歐楷點畫形態豐富多姿,田楷相對單一,歐楷比較險絕,而田楷則比較平正。等等


4.綜上所述,歐楷跟田楷有本質上的區別。雖然說田楷也很好,但是對於初學書法的朋友而言,我建議還是學習歐楷,不過可以把田楷當作同樣歐楷的一種途徑!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分享書法學習的乾貨!


清雅齋書法日講


田英章是很多初學者的偶像,他的楷書是學習歐陽詢的,二者可以說是師傅和徒弟的關係。

那麼這個徒弟學的像不像呢?正不正宗呢?我隨便從網上找了一幅他的作品,把田英章的書法和歐陽詢的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其實可以對比的方面很多了,我們只從一個側面看一看。

同時呢,我還找了一個第三者,清代黃自元的書法做參考,進行一個縱向的對比。

先看第一張圖如下:

這個是田英章很典型的捺畫,相對於歐陽詢來說,撇和捺都太短了,氣息不夠開張。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田英章的捺畫,中間猛的細了一下,事實上經常看到他的字這樣,這就是中間“露怯”。

歐陽詢的楷書受魏碑影響,筆畫的中段是很厚實的,魏碑和隸書也最講究筆畫的中段。

中段厚實則古,中段多變則媚

再看第二張圖如下:

田英章的這個字的雨子頭處理的很有意思,這也是他一貫的做法,把字內部空間裡的筆畫處理的非常的細小,很會用巧。

但是這種大面積的雷同用法,讓整幅作品顯得俗不可耐。

勻稱則古拙,雷同的變化就俗氣。

如下圖:

關於這一點,清代的書法家黃自元就做的比田英章要好,他沒有采用取巧的方式,雖然整體還是很流離,但還不至於太俗。

下面通過兩個“巖”字做一下對比。

如下圖:

下面在看一天田英章這幅字的整體,你能感覺到田體和歐體的區別嗎?

不會橫著拼圖,只能豎著了。


不二齋


歐陽詢書法和田氏書法的根本在於一個是源,一個是流。

二田的字,發源於歐陽詢,歐陽詢風格以險急勁利著稱於世。從傳世的碑帖中可看出,每件作品都具有這一特徵但面目卻是不同。一碑一個面。這也是古代書法家們區別於今人的一個特性。



(歐陽詢《皇甫君碑》)

我們現在一說歐體字,不約而同的第一印象就是《九成宮》。大家把《九成宮》作為歐體字的標準。
(歐陽詢《九成宮》)

但實際歐陽詢的作品很多,一個九成宮何足以代表他的全部!《化度寺》,據稱是歐陽詢最高水平的作品,恰恰被田蘊章先生所否定不是歐陽詢原作。這是各人的觀點,並不奇怪。基於和《九成宮》作比較,確實有不小出入。但要知道,他是歐陽詢 。歐陽詢的作品根本就沒有一件作品是和另一件相同的。
(歐陽詢《化度寺》)

把某一人的字稱為”體”並不準確。字體只有篆隸楷行草。某一人的字,只能是他的“風格體系”。比如歐陽詢,是歐陽詢的風格體系。如果說歐體字的話,哪一件作品代表歐體字?《九成宮》?難道歐陽詢其他的作品就不是歐體字?所以,說歐體字就會有侷限性。而風格體系,則是涵蓋了他整個的作品,幷包括了學習他風格的其他人在內。


(歐陽詢《鄧通夫人任氏墓誌》)

歐陽詢風格體系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體系。田氏兄弟的書法,就是這個龐大體系中的一個支流。他們的字有他們別於歐陽詢的地方。遒潤過之而險勁不足。還有一個最大的短板,“太熟”。每部作品都是一個樣,一個調,包括他們的弟子在內。如同模具生產的一樣多年不變。這也是他們被人詬病的原因。
這裡不是給他們作高低優劣的評判。



喜歡任何人都是自己的自由和權利。


子衿tjk


“歐楷”與“田楷”區別很大,很明顯,歐楷在歷史上早有定論,是經過時間的檢驗,確立其“唐楷之冠”的地位。

而田楷則實在是喜歡“二田”書法或者不喜歡他們書法的人給他們的書法的定位,也就是說只是一種叫法,還沒有得到歷史的認可。

按照田老師的說法,田英章寫的楷書為什麼不能叫田楷呢?聽起來是不錯的,因為他沒有刻意帶有比較性,只是一種叫法。

那麼,歐楷和田楷到底有什麼區別

第一,田楷相對於歐楷險絕挺拔是不足的,這個不光是田楷,就連人們認為臨歐最像的姚孟起也有險絕不足,這從另一方面說明歐陽詢的書法藝術確實是高!

第二,田英章,田蘊章老師初學書法,雖學歐體,但不是學的歐陽詢,而是學的近代臨歐大家的一些墨跡和字帖,可以看到近代人寫歐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不似歐,變得平和,方正,工整,規範了。到了兩位田老師這裡,就變得更加規範得體,符合現代人審美了。



第三,還有一個區別是,後來的人大多丟棄了歐陽詢隸書的筆意,田老師也不例外,甚至在結構上有了較大變化,看起來四平八穩,便於學習,但也因此失去了險絕。

以上所說,均為一家之言,不當之處,請多多指教!

那麼,你覺得歐楷和田楷能混為一談嗎?還有哪些區別呢?歡迎留言,我是鐵匠的頭髮,謝謝關注和支持!


鐵匠的頭髮


田楷、歐楷,原本就是兩個不同時代的產物,並且製作工藝不一樣,一個是用毛筆書寫的大楷,屬於現代字體,一個是用刻刀雕鑿出來的中楷,屬於古代碑文體。

田楷是手寫體毛筆墨跡,字口有屋漏痕,柔和細膩,溫潤如玉。歐楷是碑刻拓本,刀刻出來的字口齊整硬朗,筆痕與刀痕怎麼能一樣呢?

它們兩個字體相當於,一個是燒餅,一個是蔥油花捲……雖然同屬麵食品,但是,製作工藝技術是有差別的,口感自然也就不一樣。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我覺得,田楷取法於歐,但是,已經有了自己的個性風貌,這一點是正常的,縱觀書法史,很多人臨寫歐楷,誰也沒有達到極像,無論與原作範本怎麼比較,相似度總是有差異的。

比如人吧,同是父母所生的一奶同胞兄弟,相互間也有很多不像的地方,有的長的像父親,有的長的像母親,即使挺像的那也是局部,整體並不全像。我的意思是說,歐楷好比一棵果樹,田楷是這棵樹上的一個果實,隔年種植後自己發芽生長,只是有本體基因,而不是將原來的母樹挪個地方。從這個角度來說,田楷屬於歐楷的派系分支,確切的說,應該叫歐派田楷,或者叫田氏歐楷,簡稱田體,但是不能叫歐體。

比如,我也是學歐的,在我心裡認為自己寫的是歐體,但在別人看來,那是潘體,不是歐體。其實,所謂×××的歐體,只是宗法於歐的代名詞罷了,明白了嗎?沒必要糾纏不休。

品評田楷、歐楷時,應該重點解析筆法、字法科學性、合理性,不要在形制質感上過於吹毛求疵。假如,歐陽詢復活了,穿越回來,重新再寫一遍《九成宮》,恐怕也不能完全一模一樣的!所謂的像,主要特徵很近似就足夠了,手寫體藝術性,其實,恰恰是“誤差”,也由此導致了一些人誤解。

田英章的字體,寫得那麼規矩,為什麼惹爭議呢? 主要原因是,他寫的字體介乎於臨摹與創作之間,搭眼一瞧,哦,這是歐體,因為字形特像,所以,人們出於本能反應,便用歐楷的特點去審視它,用歐楷優點去比田楷缺點,甚至用晌拓法去進行比對它的精準程度,這種欣賞與評價方法,本身就是非常錯誤的!純粹是雞蛋裡挑骨頭。因為,現在的田楷不是臨帖,你按初學者評價田英章,肯定令人難以信服。

再者,說田楷是個性化創作,仔細品賞,似乎缺少什麼,儘管出帖了,但是,距離歐楷原作風貌卻不遠,沒有真正的寫出個性,這就讓很多人不抓住了“似是而非“的要害。

我認為,田英章書法理念有問題,如果想當歐楷傳承人,應該像清朝姚孟起學習,力求臨的越像越好,可惜,他只取了字形,筆法卻不是歐陽詢的,執筆法也無出處,所以,這就不純是模仿秀了。

倘若以歐楷技法為主料,適當的加一點兒其它字體的筆法,再動用一下字外功,可能會耐人尋味,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而且把楷書寫得婀娜多姿,柔情似水……到底為什麼呢?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由於田英章,一生專工歐楷一家,臨的帖沒幾個,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幾乎沒有涉足,或者說學的不多不精,故而,技法元素積累的很少,因此,在創作過程中,顯得能力十分有限,筆法、字法過於單一,沒有突破性蛻變。尤其是,不管寫什麼內容,字體風格千篇一律,如同電腦排版打印出來的,這一點是書法路上最可怕遇到的結果。

以上是我的管窺之見。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互動交流。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謝謝你的邀請。喜歡書法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馬。談論二田的文章已經不少了。但是你的問題依然值得我們思考一下。

既然你讓我歐楷與田楷有什麼區別,那就是說你對歐楷和田楷是有不同看法的是吧?

其實,田楷與歐楷的區別是很大的。

歐楷我們一看,就有一種雄秀兼備的完美。

什麼叫“雄秀兼備的完美”?

我們說,書法太雄,則純剛如魏碑,太秀,如王羲之之溫婉。

歐陽詢的書法,明顯從魏碑而來,他的書法有一種陽剛的雄健,但是,又能吸收智永王羲之書法的溫婉,把溫婉陽剛結合得如此嚴密和諧,所以,歐陽詢的書法,開創了唐代的書風,獨領楷書風騷一千多年,經久不衰,它的秘訣,就是寫出這種剛柔兼濟的書法,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歐陽詢的這種書法美學,是很少有人能夠達到的。

田楷,是歐陽詢體系的一個書法學徒。

他果然無法具備歐陽詢雄強的一面,僅僅發揮了歐陽詢陰柔秀美的一面,所以,如果按照歐陽詢書法美學的完整性,田楷只有一半。

田楷的歐體書法少了歐陽詢的雄強一面,彷彿一個帥哥成了帥姐,你覺得是這樣嗎?




千千千里馬


謝邀!說實話,對毛筆書法,知之甚少,各種筆體,派系的傳承,發展基本不瞭解。歷史書上知道東晉王羲之,稱書聖,作品《蘭亭序》堪稱行書之最。至於歐楷與田楷只能查閱後簡單回答。歐楷是一種書法字體。是以楷書唐四家之首歐陽詢為重要代表人物的一種書法傳承。運筆講究法度,字體險峻秀美,是正楷流傳千年的主流。而田楷是指當代大家田英章先生書寫的楷書。 田先生在行業內書法界的影響力及大,作品造詣令愛好者望塵莫及,其學習者甚眾,在書法傳播上的貢獻及其卓著。兩者區別在於,田楷他把傳統歐體楷書中眾多的筆畫,進行了優化歸納,形成了一整套最能代表歐體楷書特徵的筆畫體系。可以說是歐楷簡化版,目的是給毛筆書法愛好者,學習者帶來了方便!


白丁


田字的方式,筆畫是一個一個小零件,書法的法度是圖紙,然後把筆畫小零件拼成一個字,再用字拼成一幅字

歐字則是隨心所欲的,每個字都不大一樣,隨便寫寫,卻將整幅字納入到整體的法度裡,孔子說,隨心所欲而不逾炬,大概就是這樣,

我們瞎寫,這叫隨心所欲,矩越的不知道到哪去了,田字沒了這種隨心所欲的感覺

從練字的角度而言,田字還是很方便的,從書法的角度,歐陽詢就那一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想通過練字練出歐陽詢的高度,實際有點背道而馳的


書劍漂零


給你這樣說吧。如果把歐楷比作外剛內柔的公司女領袖的話,那麼田楷充其量算是一個公司的女白領。她們是隸屬關係。

歐楷歷經千年,經過了歷史的檢驗沉澱下來,能作為經典有它的根源。它和田楷大有區別

歐楷

在風格上歐楷淶源於魏碑,取魏的剛勁、瀟挺,內含骨力,又取法於二王婉約清秀。在用筆上,歐楷的用筆極其靈動,變化異常豐富,結字上險絕俊逸,章法上佈局靈活,字勢欹正、肥瘦、大小變化豐富。既有形態美又有內涵美。這也是他之後很多書法家的所難以捕捉的。

田楷

田楷是對歐楷的簡化,在藝術價值上遠遠不及歐楷。因為簡化的東西,程序化的東西恰恰失去了變化。減掉的恰恰是最複雜的藝術性,沒有變化的藝術就失去了生命。田楷為什麼被年輕人追捧?原因很簡,單易學,易上手。凡是好學的書法其技術含量都比較低。但田楷的實用性非常大。它可以作為楷書的入門。田英章也自己解釋說:“不要老是追隨自己,還是要學習古人的楷書″。田楷絕不是楷書的終極。


以圖為例,請大家看一下歐楷和田楷在用筆上的變化差距。










如果你仔細觀察上面的對比。你就會發現田楷在變化上遠遜於歐楷!這也是歐楷真正難學的地方。也是最有價值的地方。


大山校長


《田英章楷書縱有自身特色,但還是隻是歐楷的一種具體形式而矣》


“歐楷”已成為一個歷史代名詞,“田楷”雖然曾經是一個武將,但現在快成為一種“書體”有代名詞,也有了文化的氣息。

一、歐楷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方塊漢字的標準;田英章楷書與其它楷書一樣都是歐楷的一種變體而矣;

歐楷,是歷史上規則最為嚴謹的書法規則,集中地體現了楷書的獨特性:筆畫完備性,結構完整性。最集中地體現了書法書寫藝術中主要的用筆筆法技巧和結構規律。

常規下人們會這麼評價歐楷“平直中見險奇”,其中“平直”所代表的不是“橫”筆畫有多麼水平,而指的是“漢字的平衡均穩形態”,應該說就是歐楷為中國文字奠定了一個“方塊字”的標準。無論什麼楷書,也包括後來的行楷無非遵訓了方塊字楷書的標準。

在筆者看來,歐楷為歷史上與現實中所有規準印刷體規範字建立一種標準。這是歐楷最偉大的地方。

二、歐楷的墨本失傳為中國楷書書法文化創造了一個永遠無法超越的標準;

歐楷是藝術書法與實用書法的統一體。歐楷的藝術性體現在書法結構的“險奇”,在於筆法要求上的精確細膩。

歐楷這些特點其實並非歐陽詢本人的臆造,他將唐朝以前各種楷書(尤其是魏碑與晉楷)成就進行了綜合才形成了唐楷的偉大成就!

如果沒有歐詢先生的字體研究,也許方塊字的標準會晚來幾個世紀。更難說今天有規範楷書會如些規則有趣!

三、田楷是一套技法更加簡化,結構更為美觀,筆法更為精巧的歐楷;

歐陽詢書法用筆方整,略帶隸意,筆力剛勁,一絲不苟。主筆都向外延伸,更顯中宮緊密。是楷書公共特點“筆畫完備,結構完整”的代表者。

作為現代人的男英章先生的研究田式歐楷的技法特徵,我們已經有了館閣體、趙孟頫楷書、現代美術字、現代印刷體漢字的大發展。我們多少都能從田英章先生的楷書特點中發現這些書法成果技術的應用。


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