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楷与田楷有什么区别?

风195900862


1.大家好,我是清雅斋书法。非常感谢悟空邀请!!!对于欧楷和田楷的区别,我想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2.欧楷,指的是唐朝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欧阳询,初唐四杰之一,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被张怀瓘《玉堂禁经》称为“唐楷之冠,万世法程!”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欧阳询的楷书是书法之集大成者!欧阳询的楷书秀丽端庄,方圆兼用,笔力雄强,以险绝著称,被誉为“铁画银钩”。欧楷继承了南北朝的优点,既有南朝宫廷派的书卷气,又囊括了北碑的豪放。唐朝书风尚法,欧楷更是尚法的代表,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对于初学者而言,选择欧楷入门,是属于取法乎上的,所以建议喜欢欧楷的朋友直接学习欧阳询!


3.所谓的田楷,指的是田蕴章和田英章二位书法家的楷书。田蕴章和田英章二位书法家是当今书法界非常有名的书法家。田蕴章先生在南开大学教书法,田英章先生更是办书法班弘扬书法。田氏兄弟的楷书,也就是田楷,取法于欧阳询的楷书,但是已经不是欧楷原来的面貌了。举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比如长横,欧楷就是非常挺直的一个笔画,但是田楷中的长横已经变得弯曲。再者欧楷点画形态丰富多姿,田楷相对单一,欧楷比较险绝,而田楷则比较平正。等等


4.综上所述,欧楷跟田楷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说田楷也很好,但是对于初学书法的朋友而言,我建议还是学习欧楷,不过可以把田楷当作同样欧楷的一种途径!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分享书法学习的干货!


清雅斋书法日讲


田英章是很多初学者的偶像,他的楷书是学习欧阳询的,二者可以说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

那么这个徒弟学的像不像呢?正不正宗呢?我随便从网上找了一幅他的作品,把田英章的书法和欧阳询的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其实可以对比的方面很多了,我们只从一个侧面看一看。

同时呢,我还找了一个第三者,清代黄自元的书法做参考,进行一个纵向的对比。

先看第一张图如下:

这个是田英章很典型的捺画,相对于欧阳询来说,撇和捺都太短了,气息不够开张。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田英章的捺画,中间猛的细了一下,事实上经常看到他的字这样,这就是中间“露怯”。

欧阳询的楷书受魏碑影响,笔画的中段是很厚实的,魏碑和隶书也最讲究笔画的中段。

中段厚实则古,中段多变则媚

再看第二张图如下:

田英章的这个字的雨子头处理的很有意思,这也是他一贯的做法,把字内部空间里的笔画处理的非常的细小,很会用巧。

但是这种大面积的雷同用法,让整幅作品显得俗不可耐。

匀称则古拙,雷同的变化就俗气。

如下图:

关于这一点,清代的书法家黄自元就做的比田英章要好,他没有采用取巧的方式,虽然整体还是很流离,但还不至于太俗。

下面通过两个“岩”字做一下对比。

如下图:

下面在看一天田英章这幅字的整体,你能感觉到田体和欧体的区别吗?

不会横着拼图,只能竖着了。


不二斋


欧阳询书法和田氏书法的根本在于一个是源,一个是流。

二田的字,发源于欧阳询,欧阳询风格以险急劲利著称于世。从传世的碑帖中可看出,每件作品都具有这一特征但面目却是不同。一碑一个面。这也是古代书法家们区别于今人的一个特性。



(欧阳询《皇甫君碑》)

我们现在一说欧体字,不约而同的第一印象就是《九成宫》。大家把《九成宫》作为欧体字的标准。
(欧阳询《九成宫》)

但实际欧阳询的作品很多,一个九成宫何足以代表他的全部!《化度寺》,据称是欧阳询最高水平的作品,恰恰被田蕴章先生所否定不是欧阳询原作。这是各人的观点,并不奇怪。基于和《九成宫》作比较,确实有不小出入。但要知道,他是欧阳询 。欧阳询的作品根本就没有一件作品是和另一件相同的。
(欧阳询《化度寺》)

把某一人的字称为”体”并不准确。字体只有篆隶楷行草。某一人的字,只能是他的“风格体系”。比如欧阳询,是欧阳询的风格体系。如果说欧体字的话,哪一件作品代表欧体字?《九成宫》?难道欧阳询其他的作品就不是欧体字?所以,说欧体字就会有局限性。而风格体系,则是涵盖了他整个的作品,并包括了学习他风格的其他人在内。


(欧阳询《邓通夫人任氏墓志》)

欧阳询风格体系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田氏兄弟的书法,就是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支流。他们的字有他们别于欧阳询的地方。遒润过之而险劲不足。还有一个最大的短板,“太熟”。每部作品都是一个样,一个调,包括他们的弟子在内。如同模具生产的一样多年不变。这也是他们被人诟病的原因。
这里不是给他们作高低优劣的评判。



喜欢任何人都是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子衿tjk


“欧楷”与“田楷”区别很大,很明显,欧楷在历史上早有定论,是经过时间的检验,确立其“唐楷之冠”的地位。

而田楷则实在是喜欢“二田”书法或者不喜欢他们书法的人给他们的书法的定位,也就是说只是一种叫法,还没有得到历史的认可。

按照田老师的说法,田英章写的楷书为什么不能叫田楷呢?听起来是不错的,因为他没有刻意带有比较性,只是一种叫法。

那么,欧楷和田楷到底有什么区别

第一,田楷相对于欧楷险绝挺拔是不足的,这个不光是田楷,就连人们认为临欧最像的姚孟起也有险绝不足,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欧阳询的书法艺术确实是高!

第二,田英章,田蕴章老师初学书法,虽学欧体,但不是学的欧阳询,而是学的近代临欧大家的一些墨迹和字帖,可以看到近代人写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似欧,变得平和,方正,工整,规范了。到了两位田老师这里,就变得更加规范得体,符合现代人审美了。



第三,还有一个区别是,后来的人大多丢弃了欧阳询隶书的笔意,田老师也不例外,甚至在结构上有了较大变化,看起来四平八稳,便于学习,但也因此失去了险绝。

以上所说,均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

那么,你觉得欧楷和田楷能混为一谈吗?还有哪些区别呢?欢迎留言,我是铁匠的头发,谢谢关注和支持!


铁匠的头发


田楷、欧楷,原本就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并且制作工艺不一样,一个是用毛笔书写的大楷,属于现代字体,一个是用刻刀雕凿出来的中楷,属于古代碑文体。

田楷是手写体毛笔墨迹,字口有屋漏痕,柔和细腻,温润如玉。欧楷是碑刻拓本,刀刻出来的字口齐整硬朗,笔痕与刀痕怎么能一样呢?

它们两个字体相当于,一个是烧饼,一个是葱油花卷……虽然同属面食品,但是,制作工艺技术是有差别的,口感自然也就不一样。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我觉得,田楷取法于欧,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风貌,这一点是正常的,纵观书法史,很多人临写欧楷,谁也没有达到极像,无论与原作范本怎么比较,相似度总是有差异的。

比如人吧,同是父母所生的一奶同胞兄弟,相互间也有很多不像的地方,有的长的像父亲,有的长的像母亲,即使挺像的那也是局部,整体并不全像。我的意思是说,欧楷好比一棵果树,田楷是这棵树上的一个果实,隔年种植后自己发芽生长,只是有本体基因,而不是将原来的母树挪个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田楷属于欧楷的派系分支,确切的说,应该叫欧派田楷,或者叫田氏欧楷,简称田体,但是不能叫欧体。

比如,我也是学欧的,在我心里认为自己写的是欧体,但在别人看来,那是潘体,不是欧体。其实,所谓×××的欧体,只是宗法于欧的代名词罢了,明白了吗?没必要纠缠不休。

品评田楷、欧楷时,应该重点解析笔法、字法科学性、合理性,不要在形制质感上过于吹毛求疵。假如,欧阳询复活了,穿越回来,重新再写一遍《九成宫》,恐怕也不能完全一模一样的!所谓的像,主要特征很近似就足够了,手写体艺术性,其实,恰恰是“误差”,也由此导致了一些人误解。

田英章的字体,写得那么规矩,为什么惹争议呢? 主要原因是,他写的字体介乎于临摹与创作之间,搭眼一瞧,哦,这是欧体,因为字形特像,所以,人们出于本能反应,便用欧楷的特点去审视它,用欧楷优点去比田楷缺点,甚至用晌拓法去进行比对它的精准程度,这种欣赏与评价方法,本身就是非常错误的!纯粹是鸡蛋里挑骨头。因为,现在的田楷不是临帖,你按初学者评价田英章,肯定令人难以信服。

再者,说田楷是个性化创作,仔细品赏,似乎缺少什么,尽管出帖了,但是,距离欧楷原作风貌却不远,没有真正的写出个性,这就让很多人不抓住了“似是而非“的要害。

我认为,田英章书法理念有问题,如果想当欧楷传承人,应该像清朝姚孟起学习,力求临的越像越好,可惜,他只取了字形,笔法却不是欧阳询的,执笔法也无出处,所以,这就不纯是模仿秀了。

倘若以欧楷技法为主料,适当的加一点儿其它字体的笔法,再动用一下字外功,可能会耐人寻味,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而且把楷书写得婀娜多姿,柔情似水……到底为什么呢?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由于田英章,一生专工欧楷一家,临的帖没几个,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几乎没有涉足,或者说学的不多不精,故而,技法元素积累的很少,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显得能力十分有限,笔法、字法过于单一,没有突破性蜕变。尤其是,不管写什么内容,字体风格千篇一律,如同电脑排版打印出来的,这一点是书法路上最可怕遇到的结果。

以上是我的管窥之见。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互动交流。谢谢支持!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谢谢你的邀请。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马。谈论二田的文章已经不少了。但是你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既然你让我欧楷与田楷有什么区别,那就是说你对欧楷和田楷是有不同看法的是吧?

其实,田楷与欧楷的区别是很大的。

欧楷我们一看,就有一种雄秀兼备的完美。

什么叫“雄秀兼备的完美”?

我们说,书法太雄,则纯刚如魏碑,太秀,如王羲之之温婉。

欧阳询的书法,明显从魏碑而来,他的书法有一种阳刚的雄健,但是,又能吸收智永王羲之书法的温婉,把温婉阳刚结合得如此严密和谐,所以,欧阳询的书法,开创了唐代的书风,独领楷书风骚一千多年,经久不衰,它的秘诀,就是写出这种刚柔兼济的书法,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欧阳询的这种书法美学,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的。

田楷,是欧阳询体系的一个书法学徒。

他果然无法具备欧阳询雄强的一面,仅仅发挥了欧阳询阴柔秀美的一面,所以,如果按照欧阳询书法美学的完整性,田楷只有一半。

田楷的欧体书法少了欧阳询的雄强一面,仿佛一个帅哥成了帅姐,你觉得是这样吗?




千千千里马


谢邀!说实话,对毛笔书法,知之甚少,各种笔体,派系的传承,发展基本不了解。历史书上知道东晋王羲之,称书圣,作品《兰亭序》堪称行书之最。至于欧楷与田楷只能查阅后简单回答。欧楷是一种书法字体。是以楷书唐四家之首欧阳询为重要代表人物的一种书法传承。运笔讲究法度,字体险峻秀美,是正楷流传千年的主流。而田楷是指当代大家田英章先生书写的楷书。 田先生在行业内书法界的影响力及大,作品造诣令爱好者望尘莫及,其学习者甚众,在书法传播上的贡献及其卓著。两者区别在于,田楷他把传统欧体楷书中众多的笔画,进行了优化归纳,形成了一整套最能代表欧体楷书特征的笔画体系。可以说是欧楷简化版,目的是给毛笔书法爱好者,学习者带来了方便!


白丁


田字的方式,笔画是一个一个小零件,书法的法度是图纸,然后把笔画小零件拼成一个字,再用字拼成一幅字

欧字则是随心所欲的,每个字都不大一样,随便写写,却将整幅字纳入到整体的法度里,孔子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炬,大概就是这样,

我们瞎写,这叫随心所欲,矩越的不知道到哪去了,田字没了这种随心所欲的感觉

从练字的角度而言,田字还是很方便的,从书法的角度,欧阳询就那一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想通过练字练出欧阳询的高度,实际有点背道而驰的


书剑漂零


给你这样说吧。如果把欧楷比作外刚内柔的公司女领袖的话,那么田楷充其量算是一个公司的女白领。她们是隶属关系。

欧楷历经千年,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沉淀下来,能作为经典有它的根源。它和田楷大有区别

欧楷

在风格上欧楷涞源于魏碑,取魏的刚劲、潇挺,内含骨力,又取法于二王婉约清秀。在用笔上,欧楷的用笔极其灵动,变化异常丰富,结字上险绝俊逸,章法上布局灵活,字势欹正、肥瘦、大小变化丰富。既有形态美又有内涵美。这也是他之后很多书法家的所难以捕捉的。

田楷

田楷是对欧楷的简化,在艺术价值上远远不及欧楷。因为简化的东西,程序化的东西恰恰失去了变化。减掉的恰恰是最复杂的艺术性,没有变化的艺术就失去了生命。田楷为什么被年轻人追捧?原因很简,单易学,易上手。凡是好学的书法其技术含量都比较低。但田楷的实用性非常大。它可以作为楷书的入门。田英章也自己解释说:“不要老是追随自己,还是要学习古人的楷书″。田楷绝不是楷书的终极。


以图为例,请大家看一下欧楷和田楷在用笔上的变化差距。










如果你仔细观察上面的对比。你就会发现田楷在变化上远逊于欧楷!这也是欧楷真正难学的地方。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大山校长


《田英章楷书纵有自身特色,但还是只是欧楷的一种具体形式而矣》


“欧楷”已成为一个历史代名词,“田楷”虽然曾经是一个武将,但现在快成为一种“书体”有代名词,也有了文化的气息。

一、欧楷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方块汉字的标准;田英章楷书与其它楷书一样都是欧楷的一种变体而矣;

欧楷,是历史上规则最为严谨的书法规则,集中地体现了楷书的独特性:笔画完备性,结构完整性。最集中地体现了书法书写艺术中主要的用笔笔法技巧和结构规律。

常规下人们会这么评价欧楷“平直中见险奇”,其中“平直”所代表的不是“横”笔画有多么水平,而指的是“汉字的平衡均稳形态”,应该说就是欧楷为中国文字奠定了一个“方块字”的标准。无论什么楷书,也包括后来的行楷无非遵训了方块字楷书的标准。

在笔者看来,欧楷为历史上与现实中所有规准印刷体规范字建立一种标准。这是欧楷最伟大的地方。

二、欧楷的墨本失传为中国楷书书法文化创造了一个永远无法超越的标准;

欧楷是艺术书法与实用书法的统一体。欧楷的艺术性体现在书法结构的“险奇”,在于笔法要求上的精确细腻。

欧楷这些特点其实并非欧阳询本人的臆造,他将唐朝以前各种楷书(尤其是魏碑与晋楷)成就进行了综合才形成了唐楷的伟大成就!

如果没有欧询先生的字体研究,也许方块字的标准会晚来几个世纪。更难说今天有规范楷书会如些规则有趣!

三、田楷是一套技法更加简化,结构更为美观,笔法更为精巧的欧楷;

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是楷书公共特点“笔画完备,结构完整”的代表者。

作为现代人的男英章先生的研究田式欧楷的技法特征,我们已经有了馆阁体、赵孟頫楷书、现代美术字、现代印刷体汉字的大发展。我们多少都能从田英章先生的楷书特点中发现这些书法成果技术的应用。


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