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首席專家曾光教授:應全面了解疫苗相關知識

點擊「河北衛生計生」可快速關注

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

最有效的手段

近期

有關疫苗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甚至有很多誤解

可能影響疫苗免疫接種

為此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教授

為讀者提供權威觀點

謠言止於智者

每次疫苗風波都會給公眾帶來很大恐慌,甚至導致有些人對疫苗失去信心,這很有可能導致傳染病暴發。曾光教授表示,目前我國公眾對疫苗的理解不如普通藥品,原因有很多,包括:疫苗大多數是健康人預防接種,不像普通藥品是治病救急所需,所以對接種疫苗缺乏緊迫感;疫苗接種對象一般是脆弱的嬰幼兒,家長十分關心,難以容忍些許閃失;雖然目前疫苗種類很多,但只是針對特定的病原微生物,不能覆蓋所有病原微生物;接種疫苗後,接種者自身難以判斷疫苗效果是否產生;疫苗只是降低了接種者患某種疾病的概率,並不意味完全杜絕該疾病的發生。曾光教授表示,平時對疫苗的理解不到位,是疫苗風波產生的根源。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应全面了解疫苗相关知识

疫苗安全問題高度敏感,容易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曾光教授認為,這完全可以理解,但這種情緒不能成為盲目抵制疫苗的理由,不接受疫苗接種只會影響新生兒健康,產生更多的傳染病傳播風險。他希望公眾能夠全面瞭解疫苗的相關知識,不要人云亦云,產生不必要的恐慌,“謠言止於智者”。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应全面了解疫苗相关知识

疫苗價值無可替代

據曾光教授介紹,有文字記載,我國在公元10世紀就採用接種人痘預防天花。進入20世紀後,全球疫苗研發進入快車道,取得了很多輝煌成果。如1909年卡介苗問世,1923年白喉類毒素疫苗問世,1926年破傷風類毒素疫苗問世,1932年首次使用黃熱病疫苗,1936年在雞胚中研製滅活流感疫苗成功,上世紀50年代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和減毒脊髓灰質炎疫苗問世,1950~1970年研製出了減毒麻疹疫苗、風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水痘疫苗,1986年基因重組乙肝疫苗問世,1990年多糖結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問世,1991年無細胞百日咳疫苗問世。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產國,共有40多家疫苗生產企業,可生產60多種疫苗,預防30多種傳染病,國產疫苗約佔全國實際接種量的95%。疫苗產品的使用,有效控制了傳染病的發生,對保障公眾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傳染病曾經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曾光教授介紹,全球曾在公元6世紀、14世紀和19世紀末,暴發過3次鼠疫大流行,死亡1.4億人,大大超過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在18世紀,歐洲天花蔓延,死亡人數高達1.5億人以上。正是由於疫苗的出現,發揮了預防作用,全球每年有數百萬可能發生的病例得到預防。1980年天花被消滅之前,全世界有60%的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脅;在天花患者中,超過1/4的人因病死亡。1988年以後,全球脊髓灰質炎感染下降99%,據估計,約500萬人免於癱瘓。2000~2007年,全世界麻疹死亡率下降了74%。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沒有一種預防性衛生干預措施比免疫更具成本效益。國際社會一次又一次認可疫苗和免疫接種的價值,疫苗不僅可以預防和控制大量傳染病,而且越來越多地用於防控由傳染性因子引起的若干慢性病。疫苗接種不僅可以預防與腹瀉、麻疹、肺炎、脊髓灰質炎和百日咳等傳染病有關的痛苦和死亡,還有助於鞏固國家教育和經濟發展等優先事項。

除挽救了無數生命外,疫苗還節約了醫療開支,因為免疫接種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醫療衛生投資之一。在美國,根據一項成本效益分析,在疫苗上每投入1美元將節約2美元~27美元的醫療支出。在11個西歐國家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個麻疹病例的治療成本為209歐元~480歐元,而麻疹疫苗接種的成本則僅為每人0.17歐元~0.97歐元。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应全面了解疫苗相关知识

效價降低不增加安全風險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聯疫苗的簡稱,指由百日咳疫苗、白喉類毒素疫苗和破傷風類毒素疫苗3種疫苗混合而成的多聯疫苗製劑,用於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3種疾病。我國百白破疫苗已納入計劃免疫近40年,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曾光教授表示,和其他藥品一樣,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是疫苗的兩大基礎。據瞭解,疫苗效價指標代表疫苗的有效性,無菌等指標代表疫苗的安全性。效價指標不合格是指疫苗中有效抗原成分的含量低於標準範圍,表明疫苗的保護效果不夠,與安全性是不同的兩個方面。效價指標不合格不會增加安全性風險。

專家表示,疫苗效價降低,不意味著就失去保護作用。每個人對疫苗抗原的反應並不一致,有些人即使對少量的疫苗效價也能產生足夠的免疫應答。此外,由於百白破聯合疫苗每人需在不同時間連續接種4劑,1次疫苗效價不足並不代表保護作用喪失。

據瞭解,我國的百白破疫苗質量標準是在WHO相關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制定的,並不斷完善更新。自2010年版《中國藥典》頒佈實施,與發達國家同類疫苗對比,我國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的質量標準有了大幅度提高。專家指出,相關企業應該嚴格按照質量標準進行生產,對質量安全常抓不懈,承擔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