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外行一家之言,內行不喜勿噴


就像每天晚上19點家裡電視會變成一個臺一樣。當你走過許多國內的城市,尤其是走過上百個縣城以後,你就會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我們把縣的名稱改變一下以後,甲縣可以改變乙縣,乙縣可以變為丙縣並毫無違和感。

唯一的區別可能是有幾個現代雕塑不一樣,其它,都一樣!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這樣的建築群,似乎在中國的哪個縣城都有

以前總在說,兩個人用相同的手法處理一件事情的話,那麼大概這兩個人三觀相似。

而把我國99%的城市設計成一樣的“設計師們”,是被什麼“統一”了三觀的呢?讓我們這些外行認真分析一下,給他們卸一下妝。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首先政治因素統一審美情趣。1949年建國以後,經歷右傾和文革一系列的運動,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傳統文化割斷,大部分有民國受教育經歷的文人被打到或不敢發聲,形成“高大全、洪光亮”的審美成為國內的唯一聲音。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網絡圖片

而後期的建築師都是在相似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背景長大,再加上政治的遺留影響,導致視野眼界狹窄,知識同質化,建築師們已經失去了獨立思考和表達自我的能力。

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結果就是看不透事情的本質,在生活中人云亦云,在審美中被人操控。

建築師們也知道要改變,最後沒有辦法了,在改革開放後直接學(chao)習(xi)西方現代建築或生硬嫁接。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網絡圖片

其次外行指導內行,行政命令壓倒專業意見。這個情況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但是古時當權者不屑於參與具體建造這樣低賤的勞動,工匠們還遵循建築中的營造法式,所以影響不大。

現今,古代傳承已被割斷,也只能抄襲西方,內行尚且初探,更何況外行。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老北京城

辛苦認真的外行領導們,用政治上及其正確的審美視角和豐富的鬥爭情懷,用行政、輿論......各種方式來直接、間接的影響內行們。

他們品德高尚,和以前的當權者相比他們不覺得建造是“低賤工匠”的事情,他覺得全世界的事情都是他的事情,在權力範圍內他必須給出範圍和意見,工(jian)匠(zhu)們(shi)必須要聽從。

至今我們能看到的絕大部分公共建築和城市規劃都來自行政命令。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梁思成 林徽因夫婦

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城的扒掉翻新與梁思成等人泣血上書無果,直至今日北京城市發展的各種制約和惡果,都是當年外行凌駕內行後果的具體體現。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習以為常的北京堵車

我們應該知道,藝術不止是為政治服務的,藝術核心要探究世界的規律和各種表達情緒的手段。

歸根到底,這是體現內心並感染他心的力量,是少數專業人才具有的另類的“技術”。

而不從專業角度出發,從當權者喜好和政治因素考量進行決策,這恰恰是政治遺留的“官本位”思想在建築方面的具體體現。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再次從專業角度來說,任何一個建築風格、流派的發展,就像一個人。都有嬰兒的懵懂、少年的迷茫、青年的陽光、中年的輝煌和老年的固執。

而我們經歷的現在這個建築風格就是在它極度衰老期,痛哭呀......。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我們身邊的這種方盒子型的建築,這種風格最早叫做現代主義風格,後來叫做國際主義風格。

這種起源在20世紀初的建築風格,在開始時候無論從政治和藝術上都是非常先進的。

它的核心宗旨就是為平民設計,強調設計服從於功能,相當於藝術中的社會主義。這比同期的裝飾主義運動(1)和新藝術運動(2)還是為權貴服務的宗旨先進許多。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勒.柯布西耶在巴黎設計的薩伏伊別墅

現代主義風格經過彼得.貝倫斯、凡德.威爾德等人發展,再由包豪斯等人發揚光大,最終由柯布西耶、格羅佩斯、米斯.凡德洛、弗蘭克.賴特等大師達到輝煌。

隨著1934年包豪斯藝術學院被納粹關閉,包豪斯眾人大部分跑到美國並憑藉極大豐富的物質條件的支持,迅速的創作出一批優秀的作品。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美國設計大師弗蘭特.賴特在匹茲堡設計的流水別墅

然而在物慾的極大豐盛中,堅持心中理念是極難的。

現代主義到美國後被豐裕的物質壓垮,50年代後期就很少出現有思考的建築。方盒子樓從原先代表著先進和現代,最終退變成了為了形式而形式的國際主義風格,僵化冷漠。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米斯·凡德洛在紐約設計的西格萊姆大廈

僵化的國際主義設計在世界各個國家、城市大規模出現後,國外出現後現代主義、新理性主義、新地域主義、解構主義等各種設計思潮的反抗和新藝術形式的探索。

而在國內的我們,在打開國門看世界的時候,恰恰是國際主義風格在全球輝煌過後的遺留,聰明的建築師們想到了拿來主義..........後果就是全國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斷裂的中國建築。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國內小區常態,毫無美感的建築羅列在此

現今國內少數幾個建築有一些特點的城市,如上海、青島、哈爾濱都有被動殖民和主動思想上被殖民的經歷。

北京、西安等古城只剩下幾個城牆和屋頂訴說著延續幾千年的文化傳承。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對於這樣的建築至今還佔據國內99%的“份額”時,我們要什麼時候開始創造我們自己的建築才不算晚呢?

建築這樣一個小小的行業尚且如此,其它呢?如果始終沒有追求源自本心的創造,也許幾十年後我們就和《大護法》中的花生人相差無幾了。

是什麼讓我們身邊建築都變成一個模樣?是錢、是政治、還是文化?


(1)裝飾藝術運動:是一個裝飾藝術方面的運動,但同時影響了建築設計的風格,它的名字來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以法國為首的各國設計師,紛紛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機械生產,對採用新材料、新技術的現代建築和各種工業產品的形式美和裝飾美進行新的探索。

其涉及的範圍主要包括對建築、傢俱、陶瓷、玻璃、紡織、服裝、首飾等方面的設計,力求在維護機械化生產的前提下,使工業產品更加美化。但是它的服務對象依然是社會的上層,是少數的資產階級權貴。

(2)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並發展的一次影響面相當大的“裝飾藝術”的運動,是一次內容廣泛的、設計上的形式主義運動,涉及十多個國家,從建築、傢俱、產品、首飾、服裝、平面設計、書籍插畫一直到雕塑和繪畫藝術都受到影響,延續長達十餘年,是設計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義運動。

這場運動實質上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在歐洲大陸的延續與傳播,在思想理論上並沒有超越“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主張藝術家從事產品設計,強調中世紀的、哥德式的、自然風格的裝飾,強調手工藝的美,否定機械化時代特徵以此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