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今年,麗江教育可喜,最為讓市民看到希望:三人進入省高考前50名,高考上線率提升,本地高中爭氣的同時,新紀元、民大附中等外地教育資源也陸續進入麗江……

近期我們推送了一系列關於教育的文章,篇篇報喜,篇篇關於“先進”與“尖子”。

但今天這篇文章,關乎“落後”——有學生的地方就有尖子生和差生,在九年義務教育的現狀下,那些中考時成績欠佳的孩子們,他們去了哪所學校?他們能逆襲嗎?麗江文林實驗學校,它和我們平時重點關注的學校不同:學校性質為私立;收費方式為高分低費&低分高費;生源多為別的學校不收的“差生”。

更與眾不同的是,這裡的老師,人手一把戒尺,學生太調皮不服管束,打!學生帶手機進校,砸!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差生居多、管理看似粗暴,你也許會說,這樣的學校,成績很差吧?學生會造反吧?

但事實恰恰相反,從2015年創辦以來,文林學校的校長馬華麒和他的老師們,收到了無數感謝。

至於成績如何,請您往後看。現在可以告訴您的是:這所常被忽視,稱不上是麗江學生“dream school”的文林學校,辦學理念、育人方法確實都獨樹一幟……

01

學生在校表現,與家庭物質獎勵掛鉤(目前只在低年級試行)

今年伊始,馬華麒與家長們簽了一個協議。

協議的內容很少見,也很有意思——學生在校的表現與家庭物質獎勵掛鉤,如:家長給的零花錢、看電影、假期旅遊等。

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求學生的零花錢要自己賺取。”學校通過對家長的培訓及溝通,要求學生在家時,通過良好的表現賺取相應的零花錢,如在家掃地擦桌、做飯洗碗、整理房間等。同時還能夠獲得相應的積分。

這種方式好處不言而喻:給孩子正向激勵促使進步是其一;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是其二;潛移默化契約精神是其三。

這種教育方式在歐美國家較為普遍,但在我國鮮有聞,文林通過老師將積分情況反饋至微信群的方式實現了這種正向激勵,不是沒有學生腹誹,但絕大部分孩子以此為樂。

從實施這個辦法以來,在校表現好不再是出於被迫,而是為了自己的零花錢以及榮譽。其間快樂,某種程度上不輸於打王者榮耀。事實上,包括王者榮耀在內的網遊手遊,都非常善於、利於正向激勵和反饋來維繫玩家。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積分制表▲

“知道賺錢不容易,才不會糟蹋錢。”馬華麒說,學生們如此得來的零花錢,除了買手機和香菸等學校違禁品之外,學校和家長並不限制他們如何使用,但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將錢花在值得的地方。

02

“太調皮”?“打”!帶手機進校園?“砸”!

在不讓孩子受傷的前提下,學校允許老師使用戒尺懲戒學生。“當然,實際上被打的娃娃是極少數,而且多以訓誡為主,老師們也不捨得真下重手。其實,我們學校的老師全部住校,陪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在這“打”的背後充滿的是深深的愛。”馬華麒說。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學生入學的時候,家長會和我們簽訂協議,包括銷燬手機在內的一些舉措,協議上都寫明。”馬華麒說,不少私立學校都是因為生源差,給錢就能進,但是孩子入校後卻沒有嚴加管束的魄力,導致學校逐漸亂麻麻,一開始聲勢不錯,後來辦了三五年就成了“壞孩子集中營”。

和一般人想象可能不同的是,眾多孩子的家長,往往是奔著文林的“嚴和愛”而令孩子投學,甚至不少家長還會在孩子入學時特意拜託老師:一定一定管嚴!不聽話你隨便打,不打殘就行。

馬華麒說:“真打其實極少,但家長的信任,給了自己和老師們極大的壓力和動力,還有感動。

03

“麗江急需這樣一所學校”

馬華麒是湖南常德人,研究生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保山市骨幹教師。2013年高考,他所帶的文林實驗班創造了保山曙光學校文科班級一本人數之最---39人,二本率百分之百。

來麗江之前,他已在雲南保山曙光學校工作了10多年。在保山發展順風順水,為何要到麗江創辦民辦學校?“經過實地考察,我發現麗江急需這樣一所學校。”馬華麒說。

在保山任教時,他曾遇到一個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的麗江補習學生。他中考800多分,但三年後連本科都沒考上。“很可惜的一個學生,小學初中父母管,高中沒人管,就這麼廢掉了,太可惜!”馬華麒說。

這樣的學生還不少。他發現,當年去保山讀書的麗江籍學生有近400人。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基礎差、拔高難,家長也著急。於是“差生”們大部分被急匆匆地送到外地的民辦學校或者職業技術學校,還有部分學生被迫提前進入社會。

如何為這些學生增加上高中、甚至大學的可能性?馬華麒在反覆的思考和實際調查後,於2015年和同樣擁有深厚教育背景的曾憲華一同創辦了麗江文林實驗學校。

04

投資1.2億,計劃20年回本

文林學校背山而建,站在教學樓前遠望,學校分為三個梯度,操場分為數片,遠處是森林,與背後的山一起將文林斷續圍成了一個小壩子。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至今為止,文林已投入1.2億,“當然要對得起董事長,但我們不求賺快錢,力爭能20年回本吧。”馬華麒說。

文林的學費是:低分高費(上限每年2萬左右)&高分低費(優質生源免費且有助學金)。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05

答卷

創辦已三年,前兩年雖有高考生,但多為補習生,數量不多。文林今年終於迎來了創辦後的第一次大檢閱,答卷令人欣喜:全校高考生300多人,本科上線181人,一本上線27人(補習生一本上線6人),600分以上4人(全部是應屆生)。

三年前市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815分以上的學生,到文林學校就讀的有15人。在今年高考中,這15名考生全部上本科。15名考生中,有11人上了一本線。三年前中考815分以下的學生,也有10人超過今年一本線。比起市內其它高中,文林的一本上線率、上線人數都不佔優,但如果考慮到這裡接受了幾乎全市最不理想的生源,這個成績堪稱輝煌。

實力證明,文林實驗學校做的是“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優質品牌教育。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06

向鄰居學習

與文林相隔1公里,就是麗江新晉的另一所民辦公助學校上海新紀元。

“新紀元,民大附中,這些外地教育資源進入麗江,我認為是大好事!要說不怕競爭,那是假的,但信心很足,這是真的。”馬華麒說,要向鄰居、向麗江其它高中學習對方的經驗,“這將是麗江教育多元化的良好開端,是造福麗江家長和學生的好事。競爭不可避免,我們期待通過教育水平、管理水平和教學理念形成的良性競爭,更好地刺激和激勵麗江的本地教育。

07

兒子在本校讀初一

馬華麒的兒子讀初一,就在文林。

他經常苦口婆心勸家長,週末少化賩,多陪娃,“但是我自己很難做到,孩子們6點多起床,11點左右睡覺,但包括我在內,老師們比孩子起得早,比孩子睡得晚。所以我平時也很難見到兒子。”馬華麒說,很抱歉。

08

每個孩子都認識的校長---------“軍師”

文林學校的校長辦公室,可能是全麗江學生進入次數最多的校長辦公室。

馬華麒每天都要巡視數次各級各班,遇到學生睡覺、開小差、看小說……對不起,中午校長辦公室見!

到了辦公室,馬華麒就陪孩子聊天一個小時,不說錯誤,就是談心。態度極溫暖,說話很風趣……

有意思的是,進過校長辦公室的孩子,儘管未受到任何其它懲罰,一般卻都會“痛改前非”。

在文林學校,幾乎所有的學都認識馬華麒,有一些孩子把他當做“軍師”,生活苦悶、同學糾紛、甚至“老師TA欺負我!”都找馬華麒溝通,馬華麒成了孩子們在學校裡最信任的人。

因為他不告密(包括向家長、向德育處、向老師),每一次都像朋友一樣,為孩子解決問題。他曾不厭其煩幫一個學生找回疑似被同學拿走的鋼筆,也曾多次將哭紅了眼的孩子哄得笑著出門。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尾聲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執行就是能力,落實就是水平;踏實做人,用心做事。”是馬華麒的座右銘。三年來,從建校初期的400人到現在的1600餘人,他付出了很多,解決了很多學生入學的難題。同時,麗江文林實驗學校進駐麗江,極大地優化了麗江市的教育生態環境,提高了公辦普高學校的危機感和質量意識,促進了麗江市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多元化優質教育的需求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馬華麒如是說。

對於麗江文林實驗學校,你怎麼看?請在文末發表評論,留下你的高見。也歡迎文林的學生、家長留下您的親身感受!(當然,學生可以週末來留,讀本君知道你們現在沒手機用

這個學校老師戒尺打手心、砸學生手機,卻收穫了無數家長感謝……

麗江讀本全媒體記者王炳暉 和晉 洪雪蓮 陳嵩華報道 楊莉娜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