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文|王獅獅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一次採訪呢?

首先,前兩天“27歲,我沒有存款”這個話題上了熱搜,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我們特別想知道,一個人在30歲之前沒有存款的原因是什麼?或者說,他們究竟能夠擁有多少存款?

其次,我們常常聽人說,“一定要有錢”。錢的好處人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告訴你,錢從哪裡來?有多少錢才算是真正的有錢?

如果看了下面這些回答,也許你就會找到問題的答案。

“27歲,我沒有存款”

“保障自己不會餓死就行了”

@蔡蔡,女,知名廣告公司白領,月收入6000,存款0/月

我是個存不住錢的人。

我大學畢業兩年,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單身,和父母一起住,工資基本上只負責自己的開銷,唯一額外的固定支出大概就是給父母的生活費。

但我還是存不住錢。

沒辦法,想買的東西太多了。化妝品不想用便宜的,稍微貴點就要幾百塊;包包就更不用說了,好一點貴一點的還要靠信用卡;廣告公司平時聚餐啊活動啊也比較多,衣服總得多準備幾件吧……

大學畢業以後,最明顯的感覺就是,錢真的不值錢。原來生活費都靠父母給,根本不覺得;現在全靠自己,發現錢是真的很難賺,更別提有存款了。

但一想到,“萬一以後遇到什麼事兒,需要我出錢怎麼辦?從哪兒找錢?”就有點焦慮。

不過我問了父母,他們說已經準備好了養老治病的錢,讓我管好自己就行了。

現在我可以保障自己不會被餓死。不過這個世界上,但凡有手有腳,就不會被餓死。

“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能省則省,能存就存”

@大兵,29歲,男,國企部門主管,月收入1w+,存款5000/月

關於存款這事兒,提起來都是辛酸淚。

往前數五年,我也是必須用最新款蘋果手機、最新品喬丹球鞋的時尚達人,存款是什麼?能吃嗎?

只可惜,每一個不在乎錢的時尚達人,終究會成為摳門的孩子他爹。不敢花,不能花,能省則省,能存就存。

現在的我,戒了煙和酒,衣服就那麼幾件,午飯吃公司食堂,生物作息像老年人一樣自律。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吃穿用度,孩子幼兒園費用,物業管理費……

這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壓的人根本來不及想以後十年。

不趁著現在還有工作、還能加班,多賺錢、多存款,等以後父母老了病了,孩子長大了上學了,上哪兒弄錢去?

前兩天我看了一條微博,上面寫: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挺感慨的。

有車有房有娃的人,很難只為自己活著了,都是為自己愛的人活著。

“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有事兒多賺錢,沒事兒多存錢”

@佳佳,30歲,女,網絡公司運營經理,月收入2w+,存款不定/月

這兩天,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存款的重要性。

原因很簡單,我準備買房。

不去看房不知道,現在的房價真的是高到可怕。有些房子都偏到郊區了,周圍地鐵站都沒有一個,開口就要好幾萬一平。

好不容易看好一個,戶型、地理位置、周邊設施都不錯,首付就要80萬,然後每個月房貸要將近一萬。

回家之後算了算自己的存款,突然懵逼了:我的錢都去了哪裡?

說實話,我的工資不算低,雖然所在的城市生活水平高,但也能存一些錢。關鍵就在於,每個月存錢多少沒數,到了用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壓根兒沒多少積蓄。

錢這個東西,直到用時方恨少。

所以現在我都告訴公司裡的年輕人,有事兒多賺錢,沒事兒多存錢吧。

“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別提存款了,有的只剩負債”

@徐薇,23歲,女,公司職員,月收入4500,存款0/月

我看了那篇《27歲,我沒存款》的文章,感覺說的就是我本人了。

工作普通,一個月收入四五千,月消費七八千,別提存款了,有的只剩負債。

我看公號裡說,人人都焦慮,別人焦慮啥我不知道,反正我焦慮就是因為沒錢。

當年畢業的時候,卯足了勁兒想留在這座城市,幻想著找份喜歡的工作,幾年後再買一套自己的房子。

如今呢,我留了下來,紮起了頭髮,體重漸漸增加,學會了洗衣做飯,在加班的晚上獨自坐公交車回家,生活太平淡了,平淡得過分。

每次看到電影裡“十年以後”這樣的句子的時候,總覺得這句話就在下一個醒來的早晨,等著我。

我距離27歲還有四年。

我其實不怕27歲沒有存款,我怕的是,37歲、47歲的時候,我仍然沒有存款,過著一眼看到頭的生活。

“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讓銀行卡增值的最好方式,

就是讓自己增值”

@何老師,31歲,男,大學老師,月收入1.5w,存款0/月

我可能和別人不太一樣,我是個不喜歡有存款的人。

不僅不喜歡有存款,我也不喜歡用房貸啊車貸啊來綁架自己,我覺得人這一輩子,如果被房貸綁死了,不值得。

再說了,用經濟學角度來解釋的話,買房子本身就是一件產出遠遠大於所得的事情。當然了,我不是抨擊買房子不對,而是說,比起買房子,我覺得租房子也挺好。

我從來不反對花錢,錢不是靠省、靠存出來的,在我看來,投資自己才是最好的花錢方式。

讓銀行卡增值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增值。

我大部分的工資,都用在旅遊啊,科研啊,自我提升啊上面,從外在裝扮到內在,從腳武裝到頭腦,從來不會在錢上委屈自己。

我挺認可古人說的一句話,“錢財乃身外之物”,賺錢本來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如果因為一味省錢沒有讓生活變得更好,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Mary,26歲,女,網店店主,月收入8-10w,存款不定/月

其實比起存款,我更喜歡買房、炒股之類的投資。

之前看了一本書,裡面有個詞兒,叫做“睡後收入”,意思是不用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就能獲得的收入。

這句話給我啟發挺大的。

我存到第一個50萬的時候,就趕緊打聽了一下老家房子的房價。這錢啊,存著一動不動就是一串數字,但買成房子就不一樣了,那是不動產啊。

另外,我還拜託了身邊的朋友幫忙買基金和炒股。我其實也害怕賠錢,所以投入的不太多,看收益差不多了就趕緊出。雖然利息不算很多,但也還可以了,比放在銀行強。

我現在越來越相信一句話,“你的死工資正在拖垮你”

要真正快速積累財富,不要總想著靠那點死工資、存款去生錢,而是要努力增加自己的睡後收入。

與大家共勉吧。

“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你沒遭遇過你不懂,積蓄到底有多重要”

@阿偉,28歲,男,工程師,月收入8000,存款5000/月

是的,我每個月存款的比重很大。

一方面呢,我吃住都在公司,可以省一大筆錢。而且男生嘛,沒有化妝品、衣服這種額外支出,本來花錢就不多。

另一方面呢,我非常,非常,非常注重存款。(重要的助詞說三遍)

差不多三年前吧,我爸爸查出得了肝癌。查出來的時候癌細胞就已經擴散了,基本上就是靠藥物續命。

藥,就是錢。那時候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什麼叫做花錢如流水。卡上剛存上10萬,沒幾天就見底兒了。

我爸爸得病那一年多,幾乎全靠家裡積蓄撐著,老爺子走的時候,家裡除了一套房,啥都不剩了。

那時候我就想,萬一以後我媽生病了,我拿什麼給我媽治病?

你沒遭遇過你不懂,積蓄到底有多重要。

那種卡里沒錢、餘額為零的緊張感和急迫感,我真的不想再體會一次了。

“27歲,我沒有存款”

“27歲,我沒有存款”

看完這些調查,你有什麼感受?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個人的金錢觀都各不相同。

有的人願意省錢存款,是考慮到家庭的壓力、未來的顧慮;有的人願意花錢,是因為追求自由、嚮往無拘無束。

哪一種都有道理,哪一種也都無可厚非。

但你要記住的是,人生在世,遠有比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事情。如果因為省錢一味降低生活標準,或者因為花錢過於在乎物質,其實都是違背了賺錢的意義,更是得不償失。

比起省錢還是花錢,健康消費才最重要。

要知道,有錢未必是存出來的,好生活也未必是省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