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恢復常態化 讓股指期貨回歸工具本質

昨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期貨公司高管人員培訓班開班儀式上提出,要抓緊恢復股指期貨常態化交易。

恢復常態化,顧名思義,就是恢復到正常狀態,意味著此前相對不正常的階段將正式結束。這對國內資本市場無疑是非常積極的消息。

國內首隻股指期貨產品——滬深300股指期貨於2010年4月在中金所上市,至今已經8年多,加上2015年上市的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國內已有三大股指期貨品種。

中金所股指期貨上市後,股指期貨在降低現貨市場波動率和換手率方面都曾發揮積極作用。然而直到2015年7月,國內股市異常波動,迫於各方壓力,中金所連續出臺管控措施,在大幅提升交易保證金和手續費的同時,還將日內開倉交易量限制到了10手。

之後,股指期貨流動性驟降,市場幾近“冰封”。去年2月和9月,雖然中金所對股指期貨進行了兩次鬆綁,但信號意義大於實質,其功能發揮仍然嚴重受限。

此次監管部門提出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但並未給出明確時間表,預計鬆綁力度肯定會大於去年。股指期貨的本質是風險管理工具,是成熟市場經濟體不可或缺的金融衍生品品種。對於股指期貨常態化,業內早有呼聲,唯有恢復常態化,才能讓股指期貨迴歸其工具本質。

一些個人投資者仍對股指期貨心存疑慮,這更多是認識誤區所致。歷史已經多次驗證,從長期來看,股指期貨不會改變現貨股票市場的走勢,股市波動更多是受到經濟形勢、企業盈利變化等內在因素影響。

往近了說,週一早市傳出股指期貨有望恢復常態的消息後,A股市場並未受到影響,午後繼續震盪上行。再往遠了看,回顧國內股指期貨受限這兩年多時間,A股持續走跌,與港股、美股市場迭創新高形成巨大反差。實際上,海外市場對股指期貨曾經也有過質疑,可誤解早已逐漸消除。

當前,國內對於股指期貨的認識更趨理性,期貨市場價格信號通常領先於現貨市場其實是好事,有利於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A股市場需要正常運行的股指期貨。經過連續下跌,當前A股進入相對平穩運行狀態,有了風險管理工具,各類長線資金入市積極性將進一步提高,各類資金活水將如期而至。同時,也有助於國內資本市場擴大對外開放,吸引更多海外機構參與。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