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評定規範》發布

《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評定規範》發佈

為國內首個企業市場服務能力評定的團體標準

本報訊(記者 劉雷 通訊員 羅敏)7月18日,國內首個企業市場服務能力評定的團體標準——《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評定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在廣州舉行新聞發佈會。該《規範》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團體標準管理規定(試行)》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精神開展制定,由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廣東省公共安全技術防範協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促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等單位共同參與起草,由廣東省市場協會於2018年6月18日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正式發佈。《規範》從服務資源、服務能力和服務管理三個維度對企業市場服務能力進行了等級評定。據悉,這是國內首個面向企業市場服務能力進行評定的團體標準。有業內人士表示,《規範》從標準決定質量的角度夯實了市場規則質量的基礎,評定工作是一項“興業工程”,將能有效推動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的提升。

廣東省市場協會常務副會長吳義軍、廣東省公共安全技術防範協會秘書長簡潔、廣東省房地產研究會執行會長韓世同、華南理工大學李烈軍教授等嘉賓出席。

活動當天,廣東省市場協會還為中科院廣州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巴瑪環境保護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頒發了等級牌證。

標準指標體系量化企業市場服務能力

截止2018年6月底,廣東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000萬戶,其中,企業超過458.4萬戶,比上年末分別增長6.9%和9.1%;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11.4萬戶,其中企業50.5萬戶,同比分別增長24.9%和16.9%;全省每千人擁有企業41戶,已超越中等發達經濟體最高水平;上半年日均新設市場主體6153戶,日均新設企業2790戶。這些數量龐大的企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服務能力。

以往,人們對企業服務能力的感受多憑直觀印象,缺乏客觀性依據。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楊曉峰介紹,《規範》是量化的標準指標體系,將改變以往對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碎片化的評價現象。

此前,對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的評價還缺乏連貫性、整體性,評價多較片面。廣東省市場協會常務副會長吳義軍表示,《規範》的評定公開透明,是對企業的綜合評價,符合相關標準就能得到評級,“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基本要求,從而能推動企業的規範運作。”他表示,通過團體標準的制定,樹立市場服務能力的參照物,無疑將有助於更為科學、規範地評定企業的市場服務能力。

楊曉峰介紹,評定採用自願申請原則,獲評定級後將頒發等級證書。“對企業來說,接受評定後能更清晰地瞭解企業自身所處的位置,以前都是企業自己說自己好,現在要由標準來衡量。”在他看來,開展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評定工作,是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為提供產品與服務的各企業有針對性地提供能力參照要求,推動提高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的質量和意識,營造和諧良好的市場服務環境。

記者獲悉,等級評定服務完全免費。儘管該標準由廣東省市場協會歸口發佈,但評定的範圍並不限於廣東省內企業。

三大指標評價企業市場服務能力

《規範》從服務資源、服務能力和服務管理三個維度進行評價。同時,為了更科學對企業進行評定,《規範》將企業分為製造型企業、銷售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根據不同類型企業,相關的細化評定指標也有所不同。以製造型企業為例,三大評價指標下有15個二級指標,二級指標下又分為22個三級指標。以製造型企業的服務能力為例,分為服務項目種類、服務時間、話服能力、互聯網服務和備用服務供應能力幾個指標,根據企業達到相關指標的情況,將企業由低到高評定為三級、二級、一級和特級。大眾普遍關心的服務滿意度指標在服務管理大類指標中加以體現。

記者瞭解到,等級評定也有明確的辦法。廣東省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評定委員會制定了評審程序和實施細則,並由設立在廣東萬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評定辦公室具體實施。參評企業根據自評結果,填寫申報材料後提交,由評定辦對材料進行合規檢查,再組織會議或現場評審,出具評審報告並確定等級。

為更好的執行《規範》,廣東省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評定委員會還特別設置了評審員管理制度。經評定委員會辦公室培訓考核,獲得資格的評審員或會根據安排前往企業開展評審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