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一個被影視和詩歌所掩飾的悲情人物,我們真的知道嗎?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無花無酒鋤作田”一首桃花庵,不知道傳承了幾經風雨,這便是我對唐伯虎的最初印象,風流倜儻、瀟灑自在、才華橫溢……反正各種溢美之詞都用上了,其實真正的唐伯虎的人生其實另有一番際遇。

“唐伯虎”一個被影視和詩歌所掩飾的悲情人物,我們真的知道嗎?

說道唐伯虎其實我們可以從兩個時間段去進行分析,一個是25歲以前,一個25歲以後:

25歲以前的唐伯虎可以說是當時江南的領軍人物了:

擁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能夠廣泛結交各路英雄豪傑,身邊的文人雅士更是不勝枚舉,同時又夠仗義,可以說當時能夠和唐伯虎搭上關係是莫大的榮幸。

“唐伯虎”一個被影視和詩歌所掩飾的悲情人物,我們真的知道嗎?

家底殷厚,唐伯虎的家境,不用我們說肯定也是霸主級別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好的才華,同時又有錢才去各個地方進行會友和瀟灑。

才華橫溢,唐伯虎的出身已經算得上是名門望族了,最主要的是他的才華還那麼好,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同時因為年輕的原因,創新能力較好,能夠在以前詩歌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更是放大了自己的才華。

“唐伯虎”一個被影視和詩歌所掩飾的悲情人物,我們真的知道嗎?

帥的一批,說道唐伯虎其實帥這個成名是不容忽視的,其實這個可以從他去妓院幾女願意倒貼便看的出來,請大家不要誤會,倒貼的並不是那種無人問津的女子,相反更多的是一些名妓,即便不認識的人也會被他第一時間吸引,就好似唐朝當時的小鮮肉。

大家想一想這樣一個人物:年少多金、才華橫溢、長相秀美、豪情仗義……簡直不敢想象這樣的人是真實存在的,也無外乎在這個時候取了9位嬌美人妻。

25歲以後的唐伯虎可謂是開啟了悲劇模式:

首先: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離世,年僅26歲的唐伯虎便已經頭髮花白,家道中落從此開始了落魄模式,整日渾渾噩噩,最後在好友祝枝山的幫助下決定考取功名,將家中不走仕途的家訓拋開。

“唐伯虎”一個被影視和詩歌所掩飾的悲情人物,我們真的知道嗎?

果然在第一步就有大成就,取得了當年的鄉試第一名的好成績,但是在作弊盛行的年代,唐伯虎所在的考場因為考試作弊為題,導致要接受國家調查,唐伯虎也因為此而遭受牢獄之災。在這個時候一個才子佳人,因為作弊的問題造成的影響開始擴大化,我們很難想象在古代如果是作弊被抓了,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的,甚至導致兄弟反目的結果,這段時期也是唐伯虎人生中的黑暗時期,在從獄中出來後辭去了官職。

再次:從獄中出來後唐伯虎可謂是心寒至極,從此更加放浪形骸,以賣畫為生。但是作為一個有汙點的人,業務是相當不理想,不過這個時候的唐伯虎還保留著自己的最後一份尊嚴。

“唐伯虎”一個被影視和詩歌所掩飾的悲情人物,我們真的知道嗎?

最後:40歲左右的時候經過和寧王的不斷溝通,決定做寧王的客卿,這個時候唐伯虎感覺到自己一展宏圖的機會來了,只要能夠盡心輔佐寧王將來說不定還能名動一時,但是到了寧王府的他才知道,寧王找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造反。這可把唐伯虎嚇壞了,從此以後唐伯虎的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逃離寧王府,於是他開始裝瘋賣傻、甚至裸奔。

從寧王府逃離之後,唐伯虎僅存的一點尊楊消失殆盡,最終鬱鬱而終,從此一代風流才子在25歲後終於在苦難中倒下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所能看到的僅僅是四大才子,所寫的都是唐伯虎年輕的風流韻事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