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風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塗

“風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塗

“風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塗

文 | 李佳蔓 · 主播 | 北辰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要說唐伯虎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他最花繁錦簇的鼎盛之時說起,大約是否極泰來開始。

起初,唐伯虎的父親唐廣德去世已三月有餘,唐家的經濟支柱已然傾頹,家裡的積蓄也被唐伯虎用到不剩多少。

此時,祝枝山前來勸解唐伯虎,意思是他需要學習八股,走仕途為是正理。

唐伯虎倒是爽快答應,他說道,他只需一年複習就可以考中,唐伯虎這時候說到做到,自此閉門讀書。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所謂好事大抵一波三折,唐伯虎因放浪形骸,被官員方誌詬病,不願錄取他,後得蘇州知府曹鳳欣賞,終於通過提學考試。

後鄉試主考官梁儲看到唐伯虎的試卷,驚為天人,唐伯虎終得天府鄉試榜首解元,此番以後,唐伯虎名聲大噪。

可嘆,人們總是在高處得意忘形,忘記了登高會跌重,唐伯虎也未能免俗。

唐伯虎在鄉試第二年參加了“正科”會試,那時,唐伯虎意氣風發,幾乎是以準官員自居,自是去結交官員,觥籌交錯,日日笙歌夜宴,彷彿已經是金榜題名。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然而,好景不長,唐伯虎被現實狠狠打臉,在參加考試後不久爆發會試洩題案,官員上書彈劾奏章,稱主考官程敏政收受唐伯虎和徐經等人賄賂,因此唐伯虎被下獄,此時會試的榜單發佈,一片繁華,可是與唐伯虎再無瓜葛。

最後,查明一切為冤案之後,唐伯虎被放了出來,他不可能做官了,朝廷給了他一個公職,可是唐伯虎以士可殺不可辱為由,不去上班。

這就是為何世人會稱唐伯虎為唐解元的緣故,也是他滿腹經綸卻沒有蟾宮折桂的原因。

唐伯虎後來總結到,若是自己低調一點,說不定一路平步青雲,若自己肯下苦功夫看書,說不定文章造詣更高,

若自己對於作畫更加精進,說不定當時會更加名躁全國,而這一切都是後話了。

然而我們看到當時唐伯虎考學之路被阻斷以後,他沒有用更多時間後悔,而是走入“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境界,以好色和好酒迴避大約會叛逆的寧王招募,沒有投靠寧王繼續走仕途,即無執念又足夠清醒。

一個天之驕子,人人都覺得會鯉魚躍龍門的情況,唐伯虎並沒有選擇投靠權勢證明自己的實力,這既是睿智又是灑脫,令人可敬。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關於唐伯虎,不得不提的是他的一位摯友文徵明和他的愛恨情仇。

相傳,文徵明是文天祥的後人,不知,是不是天生的高風亮節,文徵明雖然也是江南才子,可就不是唐伯虎那樣放浪不羈,而是處處謹小慎微。

比如,唐伯虎偶發興致寫給文徵明的信,唐伯虎的信再無人知曉,彷彿是興之所至,豪筆一揮,沒半分留存。

而文徵明寫給唐伯虎的信,不僅有留存,還用筆墨寫明幾時幾日寫的,這些就說明,唐伯虎和文徵明性格不一致。

並且,文徵明是喜歡下苦功夫的人,擅長最難學的小楷,後人稱他“明楷以文衡山第一”,並且文徵明為人方正,有三不應,分別是“不應官宦,不應侯王,不應外夷”。

世人都說文徵明迂腐,可是這樣一個迂腐的文徵明卻是唐伯虎一生摯友。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最有趣的是迂腐的文徵明屢屢勸誡唐伯虎,要刻苦,要努力,要上進,要丟掉自己歡天酒地的毛病,這彷彿像是一個長者在不厭其煩的教導自己的孩子,這也讓一貫嘻嘻哈哈的唐伯虎非常不耐煩。

所以,唐伯虎和文徵明的關係經歷了,年少惺惺相惜,而後鬧翻不理,到中年再親密聯繫。

從他們的友誼,我彷彿看到了友誼的真諦,有些友誼開始會很好,後來或因為時間、距離、性格、愛好,漸漸遠離,過了一些時日,再次把酒言歡。而後的結局,就是各有各的緣法,好了,壞了,都有可能。

我要說,文徵明幸而遇見唐伯虎,為何呢?唐伯虎特別孩子氣,鬧歸鬧,不理歸不理,可是氣過了,又像蜜糖一般來粘著文徵明。

唐伯虎之所以為唐伯虎,就是他的個性,淘氣歸淘氣,他什麼都不往心裡去,這樣的唐伯虎,迂腐的文徵明也無能為力。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所以,對於文徵明的苦苦相勸,唐伯虎不願說得太過明白,聽倦了文徵明的話,唐伯虎就選擇遠離,想念文徵明的時候,又不計前嫌的黏上去,不管文徵明願意不願意,這是唐伯虎的可愛與瀟灑。

要說唐伯虎的友誼都是這樣的好笑又好氣,那麼談到唐伯虎是繞不開唐伯虎點秋香的典故。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有一妙筆,說是唐伯虎某日在遊船上作畫,忽然見旁邊船上有一位美貌女子看著他,唐伯虎看到便驚為天人,打聽到是華太師家的船,便乘坐朋友的船趕緊著去追。

到了無錫,唐伯虎一路追到華太師的家,唐伯虎便換上破舊衣服去華府為奴。這大約也是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電影的由來。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同電影中一樣,唐伯虎進了華府,改名華安,做了少爺的伴讀書童,華府的總管病故,華府想讓華安當總管,可是又擔心他在華府呆不長久,就主動將秋香許配給了唐伯虎,唐伯虎也就得償所願了。

然而,和電影不一樣的是,成親當天,秋香知道了唐伯虎的真實身份,大為感動,連夜就和唐伯虎回到蘇州。而後面,華太師偶然到了蘇州,才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對於愛情,唐伯虎可以不拘小節,哪怕當僕人也要追求,這樣顛覆,還是因為他足夠灑脫。

這就是唐伯虎,一個怪誕的文人。後來,他為了避開大約會造反的寧王,躲進了自己修繕的桃花庵,以嗜酒好色避開寧王招安。

唐伯虎後來的種種放浪不羈不僅是為了掩人耳目,也是天性使然。並且這樣怪誕的他像是明代的阮籍,他會捉弄文徵明,會三笑娶秋香。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怪誕好與不好,都是幾千年前的事情,現在看,唐伯虎的畫彷彿是酒裡醞釀出來的,唐伯虎的詩彷彿是花裡盛開的,如果唐伯虎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地研究學問,恐怕會失掉灑脫。

有詩說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太白也是斗酒詩百篇。

我們喜歡,津津樂道的唐伯虎,大約就應該是這樣,不拘一格降的灑脫人才。

歷朝歷代那樣多的狀元,榜眼,連中三元,可是被世人知道,流傳的寥寥幾個。而“惟有飲者留其名”的那樣多的文人騷客傳了幾千年。

書配著自己的個性,釀成美麗的詩篇,佐以透徹的個性,豪俠的灑脫本質,到這世上走一番,留下一段逍遙嘆,唐伯虎,美哉。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有人說唐伯虎痴,其實痴的不只是唐伯虎,還有為了生計兢兢業業的人也為痴,愛上愛情不可自拔的人也為痴,有理想的痴迷理想,有追尋的痴迷追尋,而唐伯虎痴迷的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幻境。

痴迷一個人,痴迷一件事,痴迷一種狀態,就是告訴自己,這人生呀,還有奔頭,我每天一覺醒來,還覺得元氣滿滿,這就是痴的好處。

希望大家也能找尋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痴心”,痛快活一場。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十點書店

回覆「人生」領取,洞察人性,活出自我!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背景音樂 | 蕭憶情《不謂俠》

圖片來源 |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作者-

李佳蔓,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讀紅樓夢18年有自己原創訂閱號蔓說紅樓夢,非職業占星師,愛好射箭,朗讀,唱歌,占星,紅樓夢,陶笛,書法,寫作,烹飪等。熱愛生活,正能量傳遞者。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9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10天陪你讀完《第一印象心理學》

你都不知道別人是這樣看你的

☟下載十點讀書App,與1785萬人一起打卡共讀!

“风流才子”唐伯虎: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糊涂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