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其實是有祕訣的,你知道麼?

公考其實是有秘訣的,你知道麼?

首先是筆試

由於公務員考試重在考查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計劃組織能力、信息捕捉與應用能力等,也就是重在應用,基本上不涉及理論方面的單獨考查。複習的重點應該是申論,因為行測大家的得分都差不多,只要申論考好了,你必定能脫穎而出。對於申論的複習,個人的經驗是先看看歷年的真題,對考題的形式有一個宏觀的瞭解,然後再結合相應的答案(其實也並非標準答案),初步掌握答題的方法和方式。做好這些後,就可以系統的把手頭複習資料上的題目排著聯繫聯繫,這個過程中要善於總結答題的要領,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最能提供你申論應考能力的方法。過一段時間後,你要再自己從網上找些題目來自己練習,一定要動筆寫,掐著時間,然後跟人家提供的答案範例比對,看看有哪些不足。這種練習不必苛求量,差不多就可以了。

對於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複習,沒有什麼技巧可言,如果你平時的積累夠豐富,比如,你從現在開始有針對性的積累相關知識,到時候不用複習也完全可以考及格,但是保險起見,適當的做些套真題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覺得某些類型的題目比較生疏可以做些針對性的練習(網上的考題資料很多),但是有一點要記住,行測考試題目分值的分配是前輕後重,前面的題目有的一個只有0.5,有的一個1分(但這些題目其實並不容易得分),後面的分析題一般都是2分(這些題目都很容易得分),建議在考試的時候,先完成後面的題目,再做前面的題目。

其次是面試

公務員面試基本都採用結構化面試,面試過程一般都是從抽籤決定入場次序開始,考試過程中的題目一般都是固定的4—5道,考試時間總共10分鐘左右(考前考官會明確告訴你),回答超時要被扣分,每位考生都一樣。考官念題(含在考試時間內),你聽題,可以用事先給你準備好的紙筆做簡要記錄,作答前允許有思考時間(都計算在你的答題時間裡)。根據個人面試的經驗,應當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禮貌原則,當你進入考場,自信的走到答題席前,先向考官們鞠躬問好,然後再坐下,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把目光掃過每一位考官的眼睛(至少有一遍),哪怕是坐在最旁邊的記分員,最後為了緩解你緊張情緒,可以把目光定在坐正中間的1-2位考官身上,答完每道題目要說“回答完畢”,全部題目答完後,要起身向考官們再次鞠躬表達謝意,然後走出考場,這個環節看似與考試無關,但與你的分數有密切關係,這叫印象分。

第二,答題要有層次性,要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後”或“第一=第二-第三-綜上所述”的句式,這樣給人的感覺你的思路很清晰,條理很明確(其實這個時候你回答的具體內容就不是很重要了),具備做公務員的基本潛質,這一點你又可以拿到高分了。

第三,表達底氣要足,聲音要足夠洪亮、鎮定,這是檢驗你是否遇事怯場,是否具備駕控大局的素質,尤其是在遇到比較生僻題目時,在考場固有緊張的氣氛中,你會不由自主的膽怯,出現聲音小、顫抖、卡殼兒,這個時候你只需要稍微做以停頓,深呼吸,讓心跳慢下來,變相回答問題,結合題目你能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記住務必列出一二三,千萬不用去顧及自己說的對與錯,要知道應變能力的考察往往就是從這些細節顯示出來的,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哪怕你所答的與題幹偏離較遠,也不至於會是太多分,甚至還會有加分呢。

第四,合理安排答題時間,不要被超時扣分,更不要回答問題時間太短草草離場。

第五,準確判斷所出題目的類型,是考察組織能力的?(給定條件讓你組織某種活動)計劃能力的?(給定條件下擬定一個方案)協調能力的?(比如,上級領導來視察,主管領導不在,你是副手,你該怎麼安排)還是邏輯思維能力的?還是應變能力的?還是綜合考察各種能力?只有明確了題目類型,才能有效的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