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即将进入雨季汛期,为了检验和提高灌口街道在极端气象条件下,实施提前避险转移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4月26日,灌口街道在灵岩社区进行地灾提前转移和临灾避险演练。灌口街道负责人,各社区、机关各室所相关工作人员、居民群众等参加此次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设定灌口街道灵岩社区因受到滑坡威胁,在即将遭受强降雨情况下,灌口街道办收到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二级预警后,及时启动《都江堰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灌口街道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指挥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安置点居民安全撤离,并实施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现场,由灌口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挥和部署。综合协调、抢险救灾、救灾安置、治安维护、医疗疾控、交通保障等6个小组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开展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地质灾害预防知识不仅对于居住在灾害点位周围的人们有很大用处,在我们平时出行、旅游的时候也有很大帮助,所以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吧~~~

1地质灾害会滞后 群众回迁要留意

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比较明显的滞后效应,暴雨或强降水过后3天内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因此,转移出来的群众回迁时,一定要确认居住房屋周边安全才能回迁。

2注意观察异常现象 不要存侥幸心理

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前兆,在灾害性气候(台风、暴雨、强降雨)来临之前,居住在地质灾害点或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房前屋后高陡边坡)附近的住户、单位有关人员要加强巡查,主要看房前屋后的排水沟是否畅通,边坡是否出现裂缝等发生地质灾害的前兆迹象。

3牢记三件事 先逃再报后施救

首先是逃。发生地质灾害的部位很可能不会立即稳定,再次成灾的风险往往较大,受威胁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远离受威胁范围。

滑坡发生后,应向滑坡两侧跑,而迎着滑坡向上跑或者顺着滑坡前进的方向跑都是很危险的。地面塌陷发生后,立即远离塌陷坑,远离出现变形、裂缝的房屋。如果碰到泥石流,要立即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跑,离开低洼的沟谷地带,当然也不要停留在土质松软不稳定的地方;千万不要爬到树上躲避,因为泥石流不同于洪水,在泥石流流动过程中树木可能被撞断卷入泥石流。

其次要报告情况。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派人将灾情向就近的乡镇(街道)政府、村(社区)报告,以便尽快开展救援。地质灾害施救是一项专业性、风险性均较强的工作,发生后不要盲目施救,而应立即通过电话、手机向就近政府报告灾情,在电话里获得施救指导。

同时,群众还应学会简单的自救。地质灾害发生后1小时是紧急救援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救出的受伤人员,其生还几率将大大提高。初级自救应遵循以下原则:在不会对被埋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尽可能标记好具体位置;在自救时,自救人员分两拨,一拨观察坡体变形,一拨现场挖土;如果有人力难以搬动的石块,应呼叫专业救援。

「安全重于泰山」——灌口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演练

主 管:中共都江堰市灌口街道工作委员会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灌口街道办事处

主 办:都江堰市灌口街道综合科

主 编:李立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