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越剧的人,是不是很难再欣赏豫剧?为什么?

用心之旅


越剧是南方的代表剧种,豫剧则是北方的代表剧种,这两个剧种天差地别,一个是南方的温婉柔美,一个是北方的苍茫大气,各有各的优点,另外越剧和豫剧,也是除了京剧外,受关注最多的两个剧种。

越剧善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旋律动听,表演风格唯美,非常具有江南灵秀的气息,而它也多以“才子佳人”戏为主,比如《梁祝》、《红楼梦》、《西厢记》等等。

越剧早期几乎都是男演员,但现在几乎都是女演员了,因为女性相比男性来讲,更适合演才子佳人戏,尤其是越剧这种南方剧种,由女性扮演生旦,会比男性扮演的要好的多。

这里并不是歧视男旦,京剧中的男旦就非常优秀,但近些年男旦也不吃香了,不过京剧的主要题材跟越剧不同,京剧主要是王侯将相戏。

越剧的表演很有一种灵动美,可能是与台上都是女演员有关,也可能是与台本有关,但不管如何,看越剧始终是一种比较唯美、高雅的感觉。

相比于越剧这种南方剧种的清秀,豫剧就显得“厚重”的多,豫剧的主要腔调是梆子腔,唱起来的节奏感很强,豫剧的唱腔比较大气,节奏分明,比较善于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

豫剧虽然跟越剧一样,语言念白里都有着中州韵的基础,但两者也都大量的吸收了当地的方言,在语言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由于两个剧种的相似度很低,所以一般而言,喜欢越剧这种江南情调的剧种的人,很少会去喜欢豫剧这种北方特色的剧种,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比较相近的剧种去听,比如喜欢越剧的,一般也会喜欢沪剧。而喜欢豫剧的,一般也会喜欢越调等等。

不过越剧与豫剧虽然唱腔、语言、表演上都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相同的事情,比如越剧的范瑞娟在抗美援朝的时候,提议向志愿军捐一架飞机,而豫剧的常香玉也有类似的事情。

再比如豫剧和越剧都在国外有所流传,并且国内一些知名的剧团,会经常到国外演出,比如河南豫剧院一二三团,比如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等。

总而言之,越剧和豫剧都是我国非常优秀的剧种,他们同属于中国五大优秀剧种之一,同时喜欢这两个剧种的戏迷也有很多,而且除此之外,很多剧种都有共通性。

比如越剧和黄梅戏能够对唱,豫剧和山东梆子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多,正是由于戏曲的共通性,才使得那么多人喜爱戏曲,喜爱着这种古老而又不过时的传统文化!


戏曲说


越剧和豫剧是中国戏曲音乐的重要元素,不管是越剧还是豫剧都是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现方式的戏曲艺术;艺术之美是多层面、多元化,

越剧和豫剧两者之间虽然有不同之处,但也有相同之处;

越剧和豫剧的不同之处:越剧音色柔美,通常以抒情为主,表现力较强,越剧也富有现代艺术的元素,画面美感,比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豫剧音色略显刚劲,表演上注重吐字清晰,传达人物内心情感,表演风格不会过于呆板,比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


越剧和豫剧的相同之处:舞台画面感丰富,唱腔上都是那种时而高亢、低沉,疾速、缓慢,豪放、含蓄,流畅、缠绵;不管是欣赏越剧还是豫剧都要结合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不要只是单从唱腔上去欣赏,声情并茂的欣赏起来别有一番意境韵味;
所以喜欢越剧,欣赏豫剧也很筒单。


诗夜城主



越剧《甄嬛》剧照

越剧的由来 1852年(清咸丰二年),浙江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首创“落地唱书”。落地唱书是在马塘村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逐渐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艺人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

五十年后的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班几个艺人借用四只稻桶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等。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越剧《西园记》剧照

越剧1917年5月13日从浙江嵊县进入上海,经过在上海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后,逐渐由女艺人取代了男艺人,并确立了越剧在上海的半壁江山。1941年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


越剧《红楼梦》剧照

上海解放后,经过几年的摸索实验,于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并从此发扬光大。

全国人民真正认识越剧是从越剧电影《红楼梦》即演员徐玉兰和王文娟开始。

1962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电影《红楼梦》,因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而被封存。电影解封后,1980年前后两年中,在电影门票仅两毛钱不到的情况下,有12亿人次观看了这部电影,取得了2亿多票房收入,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当时,我有个同事叫汪清泉,他津津乐道地告诉我,说他接连看了8场《红楼梦》电影。可以想象,被思想禁锢多年的中国人,对优秀文艺的渴望有多么的强烈!自此,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传唱大江南北,我至今还经常听付娜的古筝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除了京剧因为在文革期间受一花独放的“样板戏”影响,人们印象较深外,也就只有越剧的魅力最大了。


越剧《柳永》剧照

2006年5月20日,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影响遍及全国,全国各省区都有越剧剧团。香港和台湾至今还有越剧团。同时,越剧还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除中国的越剧团经常走出国门演出外,新加坡和美国洛杉矶还有越剧剧团。

至于豫剧嘛,我知之甚少,估计河南人比较熟悉。

越剧《柳永》剧照


吊打悟空


作为地方剧种,越剧和豫剧各有特色,元元作为川妹子,都很喜欢。(不喜川剧唱腔勿喷啊)

说到越剧,自然会想到徐玉兰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而豫剧则有常香玉"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代代出英贤,谁说咱女子不如儿男啊?!”

作为年年春晚戏曲节目的经典唱段,一个婉约如江南烟雨的柳永词,一个豪放如大江东去的苏东坡,南腔北调的特色十分鲜明。



如果要说喜欢越剧的人,是否很难接受豫剧,元元倒不觉的,爱戏曲的人毕竟两种剧都能接受。当年电影《红楼梦》,可是创造了全国观看十二亿次的纪录。其他《三看御妹》《追鱼》《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脍炙人口,久演不衰。

越剧在浙江的初兴时候,全由男性扮演的。在进入上海滩以后,可能因为才子佳人的曲目,更适合女性表顺,而变成了唯一全女演员的剧种,风靡上海滩。在样板戏独秀的年代,越剧成为一股甘甜清泉,滋润着观众的心田。



其唱腔柔美,风格唯美优雅,对表达男女间细腻感情的效果特别好。著名小提琴曲《梁祝》,主旋律就化用了越剧的唱腔。在最今心碎的"楼台会"一段,把其"紧拉慢唱"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神奇的艺术感染效果。

王文娟徐玉兰的《红楼梦》中,"宝玉哭灵"徐派唱法高亢悲怆,婉转激越将宝玉的悲愤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认为越剧只有绵软之调未免偏颇。


而豫剧节奏感强古朴醇厚,字正腔圆适合表现厚重的历史剧,如《下陈州》《大登殿》《清风亭》等。常香玉的《花木兰》,为抗美援朝而创作,其慷慨激昂动人心弦。喜欢越剧柔美唱腔的,听了豫剧腔不免也热血沸腾。

作为地方戏,豫剧念白里有中州韵为基础,加上地方方言,未免造成一些外地人看不懂剧情,可能会失去兴趣。但越剧、粤剧、吕剧、川戏等也有这样的局限性。如果都改成普通话,又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如何坚持传统和创新,应是所有戏曲都面临的问题。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的小咸🐟,期待你顺手点评,手有余香哦!

元元的天下


喜欢越剧的人,也会非常欣赏豫剧的。为什么呢,让我来说一下原因:

1.越剧和豫剧都是非常优秀的民族艺术,都是深受观众喜爱、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

越剧温柔婉约,轻灵飘逸;豫剧高亢激昂,朴实自然。

两个剧种都能给观众带来听觉和视觉的艺术享受,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美感。

2.中华文化讲究兼容并包,百花齐放。中华艺术博大精深,文化瑰宝数不胜数,精彩纷呈

越剧和豫剧是两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在各自的领域各领风骚,带给观众精彩的艺术盛宴。

3.我们可以从越剧的缠绵温婉中领略到江南的杏花春雨、小桥流水、才子佳人,也可以从豫剧中铿锵节奏中领略到中原的深厚底蕴、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

4.其实,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同时喜欢豫剧,越剧,甚至还可以喜欢黄梅戏、评剧,只要这个戏剧足够优秀、足够美好,就会有很多人喜欢,也可以同时喜欢很多戏剧,这其实也算是艺术的一种兼容并包吧。


笑谈西风论沧海


越剧和豫剧是风格完全不同的二大地方剧种,从语言,地域及观众的地域,人文,审美欣赏习惯都有很大差异。那么凡喜欢越剧的人是不是会喜欢越剧呢?其实这个问题是較难回答的,但这里应分一下层次。

一,一般本乡本土,也就是冲着自己的喜爱的剧种和演员去的,另外再喜欢其它地域差异较大的剧种的可能不大。

二,别一种是对整个戏曲这个艺术门类有浓厚兴趣和爱好的另类观众。这种人从南到北的剧种都喜欢,并熟悉各剧种的演员,传统剧目,著名唱段。

三,除京剧,话剧外,一般戏曲的地域属性是强烈的。广东粤剧,湖南花鼓戏,武汉汉剧,浙江越系,江苏准扬剧,上海沪剧滑稽戏,苏州昆曲,评弹,山东柳琴,河北梆子,河南豫剧,北京评剧等都如此。

四,一个剧种影响力的大小,和其有没有叫得响的剧目和高知名度的演员关系极大。当年一部(十五贯)被总理称作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被冠戏曲兰花美称,人们通过红线女,爱喜上粤剧,通过黄梅戏(天仙配)知道了严凤英,一部越剧(红楼梦)电影情动华夏,王文娟徐玉兰家喻户晓,文革时连江青都惊呼,越剧怎么跑全国去了?是的,福建,西安这些语系上不相关连的地方都有了越剧团。评剧(花为媒),出了新风霞,河北梆子出了裴艳玲,豫剧出了常香玉马金风,粤剧出了红线女,……正是这些,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


dd44161


这问题很有意思!喜欢越剧就难喜欢豫剧?由此推断,喜欢吃米的就难喜欢吃面?喜欢牡丹的就难欣赏玫瑰?喜欢韩磊的就难喜欢李玉刚?

没有那么绝对,是吧?毕竟属于不同风格,就像一个喜欢吃饺子的人,再怎么喜欢,几顿下来也得吃顿米饭换换口味。再怎么喜欢牡丹,满园都种牡丹,恐怕也得看腻了。再怎么喜欢韩磊的歌声,就像手机来电铃声,一直听下去恐怕也会索然无味了!

由此推彼,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就像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久的和平但也没有持久的战争!所以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学会理解与包容。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看待彼此;多用包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人,善待他人。

心底无私天地宽。善于包容,善于接纳,善于欣赏,善于学习。山不拒细壤,方成其高;海不拒细流,方成其大。人善于吸收各类文化知识的营养,定能成就自己学识渊博内涵深厚,而不流于粗俗肤浅!


悦己8209



戏曲青年


两个剧种都喜欢,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吗?我就是京豫越评黄梅戏五大剧种都喜欢,包括秦腔、晋剧、淮剧、沪剧、河北梆子等等各地方剧种,虽然是不同地域的剧种,但都是传统艺术的不同表现风格罢了,可能有的剧种开始听起来不太容易接受,但听的多了就会发现各自不同的独特韵味儿,再说真正喜欢艺术的人是有着强大包容心的的,厚此薄彼?简直不可思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