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古堆:脫胎換骨獲「新生」

元古堆:脱胎换骨获“新生”

開欄的話

40年改革潮湧,40年滄桑鉅變。

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以來,經過40年砥礪奮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蹄疾步穩的發展,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民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走出了與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曆程。邁進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從未停歇。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神州大地繼續譜寫著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東方篇章。

從今天起,本報開設《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專欄,集中推出一批稿件,充分展示我市改革開放40年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的成就,動員和激勵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牢記囑託拔窮根 擼起袖子加油幹 元古堆:脫胎換骨獲“新生”》為開欄之作。

2013年2月3日,臘月廿三,農曆小年。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看望群眾。總書記進農家院、吃農家飯、察百姓苦,親切鼓勵幹部群眾:“咱們一塊兒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5年過去了,當初貧困落後的元古堆村如今已成為“絢麗甘肅·十大美麗鄉村”,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在黨和國家的傾力支持下,5年來,元古堆村究竟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蝶變之路?帶著好奇,記者再次走進了元古堆村。

齊心攻堅:村莊舊貌換新顏

曾經的元古堆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遠古”而“落後”,三面環山,自然資源極其有限。2012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僅有1465.8元,純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就有380戶1598人,貧困面達到83.4%。

在87歲的村民馬崗的記憶裡,那時村裡人的生活可苦了——吃水得去村頭的泉裡挑,因為水質不好,村裡人易患“大脖子病”和“大骨節病”。遇到下雨天,村裡的路就成了爛泥溝。

如今的元古堆村早已告別了“遠古”,迎來了“新生”。

村口氣派的石牌樓上書寫著“元古堆”幾個大字,一條條水泥路從村民家門前通向外面的世界;一排排白牆紅頂的新農居在遠處青山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靚麗。文化廣場上老人在聊天,孩子們在追逐嬉鬧;清清的洮河水引到了家家戶戶的院落,光伏食用菌產業園區在陽光下銀光閃閃,大石頭溝休閒度假區裡遊人如織……好一個欣欣向榮、祥和幸福的美麗鄉村!

村黨支部書記黃滿強是元古堆村鉅變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參與者。他說,總書記視察後,元古堆人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在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按照將元古堆村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範村、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示範村、全市“雙聯”行動示範村、特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馬鈴薯原種擴繁和綠色無公害當歸(百合)基地、自然生態村休閒旅遊基地的發展定位和三年率先實現整體脫貧、率先建成幸福美麗鄉村的目標,經過5年的自力更生、苦幹實幹,終於使昔日的“爛泥溝”變成了如今的“絢麗甘肅·十大美麗鄉村”。

5年來,元古堆村累計投入各類項目建設資金11526.08萬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1個、產業發展項目9個、公共事業項目5個;自來水入戶、農網改造、村社道路硬化、集中安置區建設、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廣播電視、寬帶網絡實現全覆蓋……

黃滿強說,如今村裡的路好了,房子新了,自來水通了,學校、幼兒園、廣場都修起來了,村裡人增收的渠道越來越廣了,群眾的腰包鼓了,日子甜了,脫貧的底氣更足了。

黨員金有財高興地說:“我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總書記的關懷和黨的好政策!”

走在元古堆村寬敞的水泥路上,村主任郭連兵感慨地說:“我們一定要帶領鄉親們好好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才能對得起總書記的期望!”

富民花開:致富路上笑開顏

走進甘肅碧遠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苗木基地,村民龔會蘭正在基地管理員的指導下,按照公司收購標準,選擇適宜的苗木。

龔會蘭說:“我把家裡的三畝半地全部入股給了公司,我負責苗木的田間管理,收購時和公司五五分紅。按照今年公司收購的保底價計算,收入在18000元左右。”

該基地管理員告訴記者,按照公司的收購計劃,基地今年將出售苗木1萬株,將為入股農戶帶來75000餘元的苗木收入。隨著苗木的逐年生長,符合收購要求的苗木將會越來越多,基地農戶收入將會逐年增加。 (下轉第二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