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我静静地站在山的这边,奢想着望一望山的那边有多美;我静静地走着山路,感受每一个脚印所唤醒我的记忆;我静静地走到山的那边,感受着邻乡的风土人情。或者,远处会突然有人泼来冷水,一条小小的山路,脚步因何如此缓慢,可能他们不懂吧,感受乡村,不能过于心急。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山边村含山边、中段(《潮州市地名志》作东段)、高美3个自然村。北面靠山与槐山岗村紧连,东接高厦,南为凤塘镇的塘边等村。1954年合为槐山岗乡政府,1961年曾单独置山边大队。南宋年间(约1260),因金兵入侵,先祖 谢仕广从浙江会稽县南迁,见这里:“平原突起一山峰,南陵北穴熏气冲。伊然犹如牛眠地,牧童吹笛乐其中。”于是创村于此,取名山边。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高美 位于片村南面,西与凤塘的双冈村为邻,北紧接韦厝。《海阳县志》作沟美。全村谢姓,系明代由山边村第八代孙移居于此。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谢氏宗祠,堂号“永思堂”,由创乡祖第六代裔孙松岗公于明朝年间兴建。该祠堂位于山边村北部,坐癸向丁未,两进一天井之格,土木结构,门置石鼓,三级台阶,歇山顶,栋脊飞檐,镶嵌瓷件,甚为精湛,双凤朝阳,形神具备,人物戏出,呼之欲出。祠堂内的梁、枋、桁均画上飞禽走兽、花鸟树木及人物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均属名师之作。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驷马桥,顾名思义就是四匹马可并排通过的大桥。该桥为明朝大和都淇园乡的进士郑谅郎中所造。他告老还乡时,奉命修桥造路,奏本申明要在大和都山边村与凤塘乡相隔的溪面上建造一座四匹马可并驱齐骋的大石桥。恩准后,郑郎中仅在小溪上建了一座又窄又低的小石桥。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图片由潮州阿甲提供

山边村

竣工后,皇帝问桥建得怎样,郑郎中眉飞色舞地说:“站在九归岭上望不见驷马桥,走在驷马桥上望不见凤塘乡。”皇帝以为桥一定建得很长很高很大,对郑郎中大加赞扬。事实上,桥仅仅建在水面上,深深夹在两岸之中。船只没法通过,四马也难以一齐过往。站在五百米外的山边山九归岭上没法看到这座桥,站在桥上又没法看到一千米远的凤塘乡,郑郎中的戏说使驷马桥大出其名。

山边村

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大和都淇园村旅泰的二哥丰(又名郑礼裕,是郑郎中后嫡)捐资修造灰路。从淇园新乡村至九归岭直达府城,因此,在此处建起又宽又高的新石桥,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驷马桥。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图片由潮州阿甲提供

山边村

以前在邻乡都有“要便宜就去山边”的俗话,意思是山边村有个“市场”,市场的货物非常多,也很廉价,要买便宜的东西就得来山边。还真别说,山边“市场”的货物真的很便宜,来购买的人也很多,一到那个时间点,那里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以前的人民币比较值钱,比如二十块钱就能买到很多东西,只要家人给我零用钱花,我就能兴奋一天,早早起床,然后从村里走到山边村,在文具店买了好多东西回家。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本想说“十年如一日”,不久前经过山边“市场”还在感叹这么多年了,村里好多地方都变了,就唯独这个“市场”,“十年如一日”,一点也没变过。没想到,这次一来便看到“市场”很多小铺子都拆掉了,因为这里即将要建个新“市场”。好在,“市场”还能保留一角,还好,那间理发店还在,那个装满手表的木框也在,那个熟悉的理发叔叔也还在,娴熟的手艺,街坊邻里都还是习惯来这里剪头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那年儿时不懂事,因为怄气便“离家”,经常光着脚丫在山边村各小街小巷跑来跑去,而我的妈妈便拿着“竹藤”朝我追来,要让我“品尝”传说中的美餐“竹仔鱼”,我虽嘴馋,但我也分得轻,说得那么好,其实就是挨打,我怎会老老实实站在那里被打呢?长大后,当又再次走在这些曾经熟悉的小路上时,有点傻,似乎我想试一下那道美味佳肴“竹仔鱼”。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看到她们,让我不禁想起,多年以后,我们是否也如同她们一样,子女都在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着,年老退休的我们,坐在门口前和几个邻居朋友唠唠家常,唠唠彼此头发上多了几根白头发,唠唠自己几点煮饭,唠唠自己儿孙满堂,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唠唠唠唠···老人并不需要多么富裕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如此易过。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待她回头看着我,我也看着她,我们并没有说什么,一句简单的问候:“要保重身体”,她脸上的笑容,我一直记得,我不想忘记,我想一直记住这个笑容。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山边村

来到山顶,本还想细数自己走了多少步,可眼前的美景就这样打乱了我的心。放眼望去,夕阳西下,似乎它在提示着我,该回家了,家在哪里,家就在前方。

乡村印象:古村落,山边村

如果你也跟他一样喜欢民风民俗,喜欢乡村风光,对家乡文化的宣传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或想与“立佳棒”分享你与家乡的点点滴滴,那么,立佳棒也愿与你一起交流,愿与你成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