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筆談147:寇準的一句酒後真言,帶來宋真宗晚年的政壇劇變

本號(紀巖松)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今天是原創第147篇。


宋真宗末年,朝中形成兩派。丁謂、後黨這派的人相互交流,對寇準的仇恨不斷累積,直至爆發。爆發的導火線是由寇準點燃的,即太子監國事件。

太子要監國

1020年三月,向來中立的宰相向敏中病逝,寇準成為了獨相。他眼見丁謂和後黨日益強勢,暗下決心,朝中大權決不能落入他們的手中。

此時的皇帝趙恆也有一種急迫感。雖說他常年裝神弄鬼,但心裡還是敞亮明白的。現在他身體越來越差,平時都要躺在宦官首領周懷政的腿上聽事議政。他擔心自己怕是活不長,新舊交替的關鍵時候就要來了。

一次,他跟周懷政說,朕既然都已經這樣了,不如就請太子監國吧。

周懷政馬上向寇準報告了此事。寇準知道,機會來了,要趁機驅逐丁謂等人,由自己為太子保駕護航,渡過這段危難時期。但事關重大,必須謹慎,自己要當面請旨。

宋史筆談147:寇準的一句酒後真言,帶來宋真宗晚年的政壇劇變

太子

六月的一天,趁著趙恆清醒時,寇準抓住機會單獨與皇帝推心置腹。

寇準說,太子人望所屬,希望陛下以社稷為重,將皇位傳給太子,以鞏固根本!丁謂乃奸臣佞人,不可輔佐少主,所以中樞要選擇正直之士!

趙恆一定想起了多年前自己被冊立太子之事。趙恆知道,寇準是自己繼位的功臣,是救國家於危難的功臣,現在劉後日益干預朝政,這不是正常之舉。要想再次平息朝廷政爭,確立自己身後的秩序,唯有寇準這個牛人還有這份魄力了。

在這點上趙恆是相信寇準的。所以,對於寇準的請求,趙恆答應了。

酒後吐真言

有了皇帝的尚方寶劍,寇準馬上行動了。他女婿見狀勸道,這把握不是太大吧?

寇準沒有理會勸告,他找來翰林學士楊憶, 自己口授內容,由楊憶起草詔書,大意是請太子監國、楊憶取代丁謂。

楊憶生怕洩密,所以非常謹慎。他等夜深後,屏退左右,關上房門,自己點燭撰稿。

他這一關沒有問題了,卻是寇準自己出了問題。寇準這人素來喜愛大擺宴席、聚眾喝酒,當年澶淵之戰的關鍵夜晚,他都是杯不停、舞照跳。

宋史筆談147:寇準的一句酒後真言,帶來宋真宗晚年的政壇劇變

寇準

現在他仍是一如既往地口無遮攔,喝了點酒以後,一激動就不知怎的把密謀說出去了。

管不住自己的嘴,這是政治家的大忌。寇準就犯了這麼一個低級的錯誤,導致事情功虧一簣。

當面對質

消息傳到丁謂耳中,他得知消息後嚇出一身冷汗。細細思量後,他決定用陽謀對付寇準的陰謀。

丁謂一夥人來到趙恆跟前,強烈要求罷黜寇準,並詢問皇帝,是否真的要太子監國,是否真的要趕走丁謂?

趙恆自知理虧,不好辯駁。

只有參知政事李迪大義凜然,據理力爭,他說,太子監國,實乃古制,有何不妥?

丁謂辯駁道,如果天子監國,那皇上身體遲早會康復,到那時怎麼辦?

趙恆不知所措。這個寇準,怎麼就把事情洩露了呢?看著群情激奮的大臣們,趙恆左右為難。事情外洩,大半個朝廷和皇后知道了,現在他們都要求罷黜寇準,自己該如何表態?難道承認自己與寇準的密謀?

宋史筆談147:寇準的一句酒後真言,帶來宋真宗晚年的政壇劇變

鬱悶的趙恆

趙恆此時不知是清醒還是不清醒。但即使他是清醒的,這時也只能裝不清醒了。他說,朕不記得跟寇準有過這樣的商量,你們的請求朕答應了!

皇帝要糊弄過關

好不容易把這夥人忽悠走了,等到傍晚,趙恆才將知制誥晏殊召入禁中,叫他起草罷黜寇準的文書。

晏殊說,臣負責外製,罷相的文書不該由臣來起草。

按照朝廷規矩,知制誥負責外製,是為中書撰擬詔敕的;翰林學士負責內製,是為皇帝起草詔書的,合稱兩制。罷相、罷樞密使的詔書只能由翰林學士起草。

趙恆不知是不明白規矩還是想矇混過關,才找來晏殊

見晏殊不予配合,他只好再找來翰林學士錢惟演。

宋史筆談147:寇準的一句酒後真言,帶來宋真宗晚年的政壇劇變

錢惟演

錢惟演本來就是丁謂的親家。他到後,先是口水四濺地斥責寇準一番,然後請求重罰寇準。

趙恆便問,罷相後,寇準該任什麼官?

錢惟演說,王欽若罷相後是擔任太子太保,寇準也這樣安排吧!

趙恆不甘心地說,給太子太傅吧,再給個好點的爵位。

兩人就這樣討價還價,最後議定:任命寇準為太子太傅、萊國公。

錢惟演再建議,中書已無宰相,只有一個參知政事李迪,希望早點任命宰相。

趙恆說,此事以後再議!

雙方博弈,皇帝堅持

這結果絕不是丁謂等人所期望的。

皇帝居然這樣維護寇準!現在他雖沒了實職,但仍留在朝中而且職銜還升了!這始終是個威脅,他隨時會捲土重來。

丁謂等人還要進攻,還要謀取相位。

另一方面,趙恆也在努力挽回局勢。他想任命李迪為相。因為李迪與寇準交好,而且李迪是太子賓客

他找來參知政事李迪、兵部尚書馮拯、翰林學士錢惟演,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

李迪推辭,趙恆再三勸阻,直至太子趙禎出來替李迪謝恩,李迪才不再推辭。

宋史筆談147:寇準的一句酒後真言,帶來宋真宗晚年的政壇劇變

太子

丁謂和錢惟演再次失望了。錢惟演不肯罷休,他單獨留下來,要認真做趙恆的工作,一來,為罷黜寇準;二來,為己方爭取相位。下面這一段對話很有意思。

錢惟演說:寇準罷相以來,在朝廷內外不斷聯絡,以求再用,而且他還將一些占卜的、看相的都召來,使得朝廷臣僚將士、陛下親信內侍無不著急,他到底想幹什麼?怕就怕他結成朋黨來誑惑聖聽,所以,還是早日將他外調為妥!

趙恆反問道,那有何名目啊?

錢惟演:名目簡單!聽說寇準本來已經準備上書請求外調河中府,只是見中書仍未任命宰相,他可能以為自己還有機會,所以就沒再上書了。

見錢惟演如此言語,趙恆岔開話題,問道:李迪為相如何?

錢惟演:李迪只是寬厚長者而已,人不錯,但沒什麼才能,壓制不了寇準。

趙恆說:但是中書必須早日任命宰相,沒有其他人選了。

錢惟演:如果宰相沒有合適人選,可以任命兩三名參知政事。

趙恆為難道:參知政事也難選人,你再說說,還有誰能在李迪之上?

錢惟演:曹利用、丁謂、任中正都在李迪之上!

趙恆默然不語。這是不同意。

宋史筆談147:寇準的一句酒後真言,帶來宋真宗晚年的政壇劇變

趙恆

錢惟演以退為進,提出折中之策:馮拯是中書老人,性格純和,跟寇準完全不同。

趙恆心有不甘,再次默然,最後問,張知白如何?

錢惟演:他是清介之人,做參知政事還可以,做宰相就不行了!

趙恆對此點頭稱是。

錢惟演趁勢再說:還是要早日調寇準出京,他勢力龐大,太子賓客王曙又是他女婿,誰不畏懼?現今朝廷三分之二的大臣都是他的同黨!臣知道這話一說,可能會禍從口出,但臣不得不說!請陛下明察!

趙恆說:卿不必過慮。

三天後,任命結果下來:李迪為平章事,馮拯為樞密使兼同平章事,寇準依然如故。

談不攏的結局

錢惟演費了半天唇舌和半斤口水,換來這麼個結果,估計都要吐血了。這絕不是丁謂等人想要的結果。

他們馬上抓到這任命的一個漏洞,因為馮拯兼任樞密使,加上原本的曹利用、丁謂,就等於有了三個樞密使。他們放出風來,說,馮拯這一任命,等於是現在樞密使有三個,簡直是前所未有!

曹利用、丁謂以退為進,各自找到趙恆,要求辭職。

趙恆無奈,再次找來晏殊重新下詔。晏殊的反應和之前一樣,說這不是我的職責!

最終還得求助於錢惟演。錢惟演說,馮拯原本做過參知政事,現在任樞密使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不用改了!但是中書只有李迪一人為相,不妥!不如把曹利用或者丁謂調往中書!

趙恆問:誰更合適?

錢惟演:丁謂是文臣,調往中書較好!而且宰相王旦病逝後,玉清昭應宮使就沒人擔任了,丁謂既然是首議建宮的,正好可以擔任這個職位!曹利用赤膽忠心,有大功於國家,也應該加平章事的銜!

那好吧,就這樣吧。

兩天後,樞密使丁謂、曹利用同時被任命為平章事。

由於錢惟演的不斷努力,丁謂等人都得利了,尤其是丁謂成了首相

宋史筆談147:寇準的一句酒後真言,帶來宋真宗晚年的政壇劇變

丁謂

但寇準仍然留在朝中。寇準自然也不放棄。被敵人逼到這份上了,皇帝還想兩邊不得罪,居然全部加官進爵!既然丁謂他們可以以退為進,那我就來個玉石俱焚!

他來到宮中,先將丁謂、曹利用等人暗中勾結的情況一說,然後表明態度:臣既然有罪,李迪肯定也不能倖免,請陛下將我們都罷黜、都趕走吧!

趙恆很不高興。將你們都趕走了,難道就剩下丁謂他們?

他將李迪也召進宮,討論許久,遲遲沒有決斷。李迪知道,皇帝是為難了。而寇準仍在那大聲辯論,置李迪的再三示意於不顧。

議而不決,最後兩人都走後,趙恆再把李迪召進來,正色道,寇準貶謫遠處,你和丁謂、曹利用都調出京吧,省得麻煩!

這邊談妥後,趙恆再找來丁謂商量。

結果丁謂很強硬,要求將寇準的萊國公降為外地節度使、調出京城

談不攏了。事情先擱置吧。這一天是七月二十三日。


多謝欣賞。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紀巖松),後續連載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