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原始瓷器

商代出現的釉陶被稱為原始瓷器,屬於青瓷系。

1、狀況:不多見。

2、胎骨、釉料接近瓷器。

釉是以石英、長石、硼砂、黏土等為原料製成的物質,種類很多:

1) 按燒成溫度:可分高溫釉、低溫釉;

2) 按外表特徵:可分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有光釉、無光釉、裂紋釉(開片)、結晶釉等;

3) 按釉料組成:可分為石灰釉、長石釉、鉛釉、無鉛釉、硼釉、鉛硼釉等。

3、浙江上虞發現青瓷窯址。

4、器型:尊、罐、豆

鄭州銘功路商墓出土青瓷尊,北方地區發現很多墓葬出土。如:

1) 河南(鄭州、安陽、洛陽、鞏縣、偃師);

2) 河北(藁城);

3) 北京;

4) 陝西(西安);

5) 山東(益都);

6) 安徽(屯溪);

7) 江蘇(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遺址和墓葬中,先後出土了許多原始青瓷及殘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盤、瓶、甕、罐、豆等。經科學測定,它們已基本上具備了瓷器的特徵,但與後來成熟階段的青瓷比較,還帶有原始性,這些也稱為原始青瓷。

不成熟的地方表現在:

1) 氣孔較大。

2) 胎料中雜質較多。

3) 釉色還不夠穩定。

原始青瓷——春秋戰國

青瓷:指的是高溫顏色品種之一,其坯料和釉料均含有較高的鐵的成分,經過1200度以上高溫焙燒,使瓷器表面掛釉有一層鋥亮的青光。

早期瓷器——漢代,東漢——成熟階段

1、使用了龍窯,溫度達到1300度。

2、使用高嶺土相近的瓷土。

3、掛釉不到底,有弦紋、波紋裝飾。

4、出現了青瓷和黑瓷。

黑瓷:為施黑色高溫釉的瓷器。是在青瓷的基礎上發展的品種,也用氧化鐵作釉的呈色劑,增加鐵的含量就成了黑瓷,其釉料中三氧化二鐵的含量在5%以上。黑瓷創燒於東漢,浙江上虞窯燒製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勻。

上虞窯:我國古代著名青瓷窯之一。在今浙江上虞。境內窯址密集。今小仙壇及帳子山東漢瓷窯遺址,是我國最早瓷窯之一,燒造青瓷、黑瓷和印紋硬陶。三國吳及兩晉所產青瓷極為精緻,南京趙士岡吳墓出土赤烏十四年(251)青瓷虎子,鎮江晉墓出土的青瓷押均為上虞窯產品。江浙地區墓葬出土這一時期的瓷器也大多屬此窯所產。南朝、隋、唐稍有衰退。五代、北宋燒製復盛,為著名越窯的重要產地之一。1984年曾在上虞發現兩座商代結構完整、裝燒量大、窯溫高的燒造印紋硬陶的龍窯。

青瓷: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到東漢有了重大突破。在浙江、江蘇、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肅等地東漢墓葬和遺址中,都出土了東漢的青瓷器。

浙江上虞縣就發現了四處東漢瓷窯窯址,其中小仙壇窯址瓷片的科學測定表明:

1) 含鐵量比原始青瓷少,

2) 胎體呈灰白色,

3) 胎質燒結,吸水最低的一片僅有 0.16%,

4) 燒成溫度為 1310℃,

5) 採用龍窯焙燒,

6) 顯微鏡結構與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達到較高水平。

說明東漢時期青瓷燒造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因浙江上虞縣一帶曾是古越人的故鄉,戰國時屬越國管轄,唐朝時稱越州,所以這一帶的瓷窯統稱越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