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很荣幸和一批上市公司的老板同车去参加会议,他们问我:“除了学区房,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读一所好的初中?”我很纳闷,难道老板们也买不起学区房?“一方面是投资的原因,另一方面主要是买学区房必须迁户口!”我说“没有”。他们说,那只有去杭州了。如果绍兴有,接送还可以让司机代劳,杭州只能住校了。

杭州的民办教育一直办得很好,他们有一流的办学条件,也有教育情怀的学校领导,但我觉得关键是杭州有民办学校的政策。按照《杭州市市管民办学校生均经费补助核评细则》及相关促进办法,义务教育阶段补助生均事业经费的30%以上,如果按照2万的生均事业经费,大约能补助6000元,加上促进民办教学的有关专项经费补助,以及公办教师派遣等政策,办好民办教育变得容易多了。其实,这些政策,浙江省教育厅都有文件支持,只是很多地方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罢了,更没有制订切实的优待政策导致办不好民办学校,绍兴南洋中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人说,民办学校赚大钱,为什么还要派遣公办教师,还有财政补助?其实,对于政府而言反而减少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原本没有民办学校的补充,这些孩子照样要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如果在公办,必须全额拨足,而如今只要30%就可以了,就算公办教师的身份在,但是经费基本不用开支,而对于民办学校来说,用政府补助的钱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努力吸引优秀师资。

教育是一个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教育是一个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近,小学马上毕业,学校里不少学生开始准备去杭州参加民办学校的考试,暂不说考不考得上,但对杭州的经济不言而喻。假如杭州的民办教育非常优秀,就会吸引全省各地很多优秀的老板投资,买房兴业。就算不买房也不办企业,每星期的接送也会繁荣杭州的住宿、餐饮业。

民办学校对于政府来说,可以节约教育投入,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一种优秀的资源,特别是零择校之后,民办学校给了百姓一个选择的机会。很多人说这么高昂的学费?其实吧,一所优秀的公办学校,买一套学区房,就拿绍兴来说吧,没有个七八十万估计够呛,要是不买学区房,每年的理财也有个三四万,假如每年拿出一两万可以选择优秀的民办学校,绝对不亏,如果学区房“战线”拉长,五六万也不亏。

高档的民办学校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可能是个奢望,但一些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来说,却能解决普通工人的后顾之忧。以前,外出打工,谁在乎在家的孩子,而如今父母也总想不亏待孩子,总希望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要以流入地政府负责”,于是一窝蜂地涌入让地方承受不起,于是办绿卡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保险,暂住等条件卡住了很多外来民工。一边是公办学校无力承担,一边却是民工子女无处可读,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到该地打工。同车的几个老板深有感触,每年的招工季,员工找不到,企业就开不起来。要是有这样的民办学校,就算家长无力承担,这些企业也会每年补助个五六千,只要能将他们留下来。

教育表面看只是投入,更占用了大量的财政经费,但教育是一个民生工程,更是一个暖心工程,教育发达了,我们的企业生存环境就会好起来,财政收入就会多起来。如果我们的教育不仅解决了很多老板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解决了部分民工子女不再留守,还能希望外地的老板的子女来本地就学,必将成为一个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