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還不知道這4點!三伏天少生病的祕訣就在這!

最怕你還不知道這4點!三伏天少生病的秘訣就在這!

一年養生看三伏,三伏養生重防寒,

最容易生病的40天,別不留神落下病根。

伏天已瘋狂來襲一週,相信大家都已深深感受到“出門桑拿、沒空調悶鍋”的難受,熱浪襲人,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也都接踵而來。

古語言“冬養三九,夏養三伏”,三伏天不養生就好比女人月子沒坐好,會影響一輩子的身體。

在這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很容易積累疾病,不管大人孩子,都要注意順天時而行,才能不落下病根。

除了容易生病,三伏天還是治療疾病的好時機,所謂的“冬病夏治,事半功倍”就是這個道理。

如何順天時而行,讓身體不生病?在這裡一定要提醒大家的關鍵點就是:

三伏天養生除了防暑熱,

更要注重防寒,防寒!

好的人生,身體一定是首選項。在這酷暑,我們一定要護好身體。

最怕你還不知道這4點!三伏天少生病的秘訣就在這!

01

三伏天起居原則

要防暑,更要防寒!

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室外工作的人當然還是防暑更重要,但成天呆空調房的你和孩子,更需要防寒!

三伏天人體陽氣達到一年中最盛時期,此時血管擴張,腠理開洩,一旦貪涼,寒邪就容易趁機入侵,陽氣進而受損,疾病就會接踵而來。

“空調冷飲沙發躺”看似舒服,但倘若急於納涼而不得其法,反而病從中來。

穿梭於高溫環境和低溫空調房間,機體還沒來得及反應,寒氣就突然襲來;脾胃被各種各樣的冷飲冷食澆灌,這些都會讓身體受到寒氣的侵襲,導致各種病症。

所以,三伏天,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40天,一年中最好的調養時機,我們一定要注意防寒!

最怕你還不知道這4點!三伏天少生病的秘訣就在這!

02

三伏天身體最怕這4種寒,

謹記,別惹病上身!

頸椎最怕吹:請避免冷風直吹,嚴防頸椎病!

三伏時節在預防高溫的同時,還要預防“空調病”,一定要避免冷風直吹,尤其是頸椎。長時間久坐導致頸椎僵硬,加之受寒,就易誘發頸椎病。

因此,空調適宜溫度為26℃;開空調門窗也切勿緊閉;若在風口,最好披件薄外套;大汗淋漓時也應擦乾汗水、換掉溼衣後,再進入空調房。

喝水最怕快:請避免急飲、牛飲,加重腎臟負擔!

短時間內快速攝入水分,會使胃容量急劇擴大,增加器官負荷,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加重腎臟、心臟等器官的負擔,容易導致心率失常,誘發心臟方面的疾病。

而大量飲用冷飲,會導致咽喉部溫度驟降,會反射性的發生血管、腺體導管和食道急劇攣縮,易引發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

因此,無論是喝什麼水,都應慢飲、少量(100~150毫升)、頻飲為好。

洗澡最怕涼:請避免洗冷水澡,反而可能導致中暑!

三伏天,張開的毛孔受到突如其來的冷水刺激會迅速閉合,造成熱量不能散去,反而滯留體內,從而引發“閉汗”,出現中暑症狀。

同時,若長期冷水洗澡,毛孔中油汙、汗液不能及時清洗出來,容易誘發皮膚病。

所以,夏天要用熱水洗澡,特別是對於寒性體質的女性,熱水澡、熱水泡腳(40°水溫,15~20分鐘)都能夠促進排汗,增強汗腺功能,這也是對付溼邪(溼氣重)的最好辦法,同時洗髮後定要吹乾再入睡。

腸胃最怕凍:請避免貪吃涼食,杜絕腸胃炎!

在機體陽氣最旺時,一味用寒涼之品加以抵抗,勢必會耗傷人體陽氣,損害機體的脾胃功能。

夏季細菌活躍,每年都是各種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若飲食不節制,容易誘發腸胃炎,尤其是孩子。

因此,吃冷飲冷食要有節制,特別是本身有腸胃疾病的,別等到生病了才來後悔。建議少吃的同時,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最怕你還不知道這4點!三伏天少生病的秘訣就在這!

03

三伏天身體喜歡吃這些,

牢記“三三三”飲食原則!

三伏天炎熱,身體出汗多,消耗大,容易疲勞、食慾不振,若不通過膳食進行調整,吃得不對,很容易導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三伏天養生的食療三字經,都藏在這“三三三”飲食原則裡。

三伏天裡要“吃三肉”

1.羊肉: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

羊肉不只是冬季進補良食,更適合夏季貪涼的我們。適當補充羊肉,有利於發散滯留在體內的寒氣。

2.入伏吃鴨肉:大暑老鴨勝補藥

鴨肉性涼味甘,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嗽息驚”,是夏日不可多得的滋補上品。

3.豬蹄:補充豐富維生素

三伏天出汗多,各種維生素損失多,豬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有益成分,可以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

最怕你還不知道這4點!三伏天少生病的秘訣就在這!

三伏天裡要“吃三瓜”

1.吃苦瓜:祛痱子

苦瓜清熱解暑、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益腎利尿,如果發現自己身上長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2.絲瓜:平痰喘

伏天吃絲瓜賽人參,這是因為絲瓜裡邊含有人參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同時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三伏天裡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

3.冬瓜:增食慾

冬瓜消腫利尿、清熱化痰,富含粗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使腸道里積存的物質儘快排洩出去,可作為三伏天裡餐桌上的常客。

最怕你還不知道這4點!三伏天少生病的秘訣就在這!

三伏天裡“喝三湯”

1.白扁豆薏米粥:祛溼健脾胃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清熱排膿的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同時也是一種美容佳品。白扁豆有補脾胃、和中化溼、消暑解毒的功效,兩者適當煲粥食用,有助於防止溼熱。

2.冬瓜蓮子銀耳羹:解渴又生津

冬瓜水分含量大,熱量極低,蓮子清熱降火,補脾止瀉,銀耳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具有滋陰潤燥功效,三者合一,能夠緩解盛夏暑熱煩悶,起到解渴生津的作用。

3.海帶綠豆湯:去熱促消化

海帶綠豆湯不僅可以清熱解暑,而且還具有降低膽固醇、降血壓和排毒養顏的功效。豐富的微量元素碘,還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消化。

最怕你還不知道這4點!三伏天少生病的秘訣就在這!

寫在最後

身體講究“三分調,七分養”,想要身體好,就必須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想等到老了以後再養生,就為時已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