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的柔情「米」意,你知道多少?

老成都的柔情“米”意,你知道多少?

你關注我了沒?沒有的話,我下一次推文再問

前面幾期,我們講述了舊時成都,在蜂窩煤出現以前關於“木柴”的故事,今天的『成都故事』我們接著來說說“米”。

不知你們小時候,是否也有過這種經歷:下飯桌以前,父輩們從不允許我們的碗裡哪怕還剩有半點米粒。他們會說,“吃不乾淨,而天(以後)要接麻子婆娘!”而撒了飯在桌子上,輕則受到大人的恫嚇“雞下巴嗦,漏那麼多!”重則還要挨幾下筷子腦殼,“你個敗家子,撿起來吃了!”有的父輩還會講,“從前某某在茅房地上撿了顆飯吃,後來就中了狀元,打馬遊街,好榮耀哦!”雖然筆者到現在都搞不清楚,漏飯在桌子上和雞下巴到底有啥子關係(知道的同鞋麻煩留言告知一下),但一想起那些熟悉的場景,總會讓人忍俊不禁。

老成都的柔情“米”意,你知道多少?

*小時候的我們,吃飯總管不住掉米飯

現在生活好了,似乎這些橋段已經不會重複再上演。在那個缺糧少米的年代,今人可能很難想象,父輩們對於米的理解。而今天,人們判斷一種大米的好壞,幾乎都是來自於它的對外標價,只知道2塊5一斤的米肯定比2塊錢的米好,但絕對不會比3塊錢的米香,但事實就真的如此嗎?

那個時候,人們對於米的辨識有著豐富的知識。老人們能夠如數家珍的說出:馬家寺的“青杆穀子”是如何又香又漲飯——出飯率高;“郫縣大葉子”是如何飽滿渾實“口感好”——乾硬經煮;“綿陽白毛香”煮稀飯是如何清香可口等等。任何米,抓在手上搓一搓,聞一聞,拈幾顆在嘴裡嚼一嚼,他就大致就能分辨出米的產地、新陳、是旱碾還是水碾這些基本情況。後來,隨著米廠機械化的實現,這些知識慢慢就變得時過境遷了。而筆者總覺得,這是一種遺憾。

老成都的柔情“米”意,你知道多少?

*現在的年青人偶爾也會聞一聞,至於能否聞出個子醜寅卯,不得而知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也有前輩說過,有米還得有巧手,這樣“炊”出來的東西才能到達到美味佳餚的效果。今天的年青人,在高節奏的城市生活中,吃的是大食堂,用的是電飯煲,試問,你有多久沒吃過兒時那種燜鍋飯了?想不想念那又酥又脆的小米鍋巴?上一次見到米湯又是在什麼時候?

舊時成都人家“巧婦”頗多,米到了她們手裡,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飯來。攏而統之的說有“乾飯、稀飯、蒸蒸飯”。具體而言,光“乾飯”一項,就可以做出幾種不同風味情趣的飯來。

一種是“燜飯”,又稱“燜鍋飯”。這是人口不多的人家時常做的飯食:淘米下鍋,摻水適度——一般淹過手背,然後大火煮開之後逐漸減少火力,聽到鍋裡有輕微噼啪的鍋巴響聲時,便熄掉明火,靠灶膛裡的餘炭熱度將水收幹,飯就好了。“燜飯”的優點兩方面:因為米湯未溢,其飯香軟滋潤;還可以得到一張酥黃香脆的鍋巴。

老成都的柔情“米”意,你知道多少?

*由鍋巴做成才鍋巴飯是現今很多館子的特色飲食

和現在電飯煲做出來的鍋巴不同(又焦又綿),那個時候,鍋巴可是孩子們爭搶的對象。在普通人家,鍋巴不過是燜飯的副產品,除偶爾作單獨食用外,或鏟成幾牙,或捏成一砣打發聞聲而至的小孩。如果有剩,也可以用來打發那些沿門乞討的叫化子。在飯館裡,鍋巴更是號稱“滿堂響”的鍋巴肉片的主料;而在廟宇,鍋巴又是吃素的香客們的愛物,比如成都昭覺寺的“油鍋巴”就很有些名氣。香客不但自己買來吃,還要帶回家供親友品嚐。自然,像飯館和廟堂要煮大量的悶鍋飯,其把握摻水和火候的技術就比小戶人家要高多了。


第二種是“濾米飯”。如果人口較多的人家,燜飯不好煮,就要取米湯另作它用,比如煮苕菜、煮桐蒿菜用米湯最好,舊時漿衣服也用米湯。“濾米飯”是先摻較多的水,把米煮到半熟,用筲(shāo)箕(過濾米湯的器具)濾出米湯再用餘火燜熟。如果濾米起鍋,還可以趁火猛鍋空的間歇炒菜,好處是菜起鍋後,連鍋也不必洗,就接著燜飯。這樣既節時省柴,鍋底的餘油也不浪費,而且飯也不生鍋。

筆記猶記得濾米飯中的兩種人間美味——臘肉四季豆燜飯和南瓜燜飯,前者在餘火燜飯時,還會下入一些自家門前栽種的四季豆,以及少許豬油(如果有趁間歇炒菜則不用)和自家醃製的老臘肉,起鍋後飯粒會被豬油、四季豆和臘肉染上顏色——黑、白、灰、藍、紫等,光看上去就能讓人食指大動;後者南瓜燜鍋飯,則是下入熟透了的去皮黃色南瓜塊,也會下入少量豬油(不再放鹽和味精),起鍋後,南瓜的甜汁被燜烤了出來,黃色也浸潤了米的飯香,而這樣的黃瓜燜鍋飯,當時自己能夠吃下三大碗!

老成都的柔情“米”意,你知道多少?

*南瓜燜飯

第三種是“籈(zhēn )子飯”,此法類似“濾米飯”,只是濾米過後不用鍋燜,而是用一種竹或木製的“籈子”來蒸熟而已。籈子飯有個好處,可以用籈腳的水來煮帊帊菜或煮菜湯,與飯同熟,特別冬天,湯熱飯燙,很是熱烙。

老成都的柔情“米”意,你知道多少?

*大媽正在將筲箕裡(過濾後)的半熟米下入籈子

總的說來,三種飯食各有千秋。前面兩種做法,都只有鄉下土灶的大鍋才能烹飪出那種味道,而第三種籈子飯,小部份成都家庭還會在家裡做來回味。當然,由於沒有了那麼大的土灶,就只能在天然氣灶上架起一口小鍋,放上一個三指長左右的小籈子了。


老成都的柔情“米”意,你知道多少?

*如今城市家庭用的小籈子大抵也就這麼大

這期『成都故事』就到此結束,雖然明面上說的是成都,其實川內大部分地區和成都的做法是一樣,主要是帶大家回味一下兒時的場景和味道。下一期,我們接著說說成都特有的大米市場相關故事,去看看那個年代,我們的父輩、爺爺輩們當時對米的理解與特殊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