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第一经济观察 | 经济问题之核心在于债务,那么债务长周期的根源又在哪里?宏观调控能否“排除万难”,提升效率?面对复杂的经济现状,方案层出不穷,储备需求如何能脱颖而出?敬请阅读第一经济智库作者原创文章——“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剖析困局下的实际对策。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债务困局

当今世界最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的核心在于债务。

美国面临21万亿美元国债高压,为了避免政府关门与美元贬值,不得不违背自由贸易的盟约,复辟贸易保护,对世界挑起贸易战。

中国股市遭遇公司债务地雷、业绩变脸、股权抵押平仓而屡创新低,曾经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公司现在正低声下气地乞求银行不要收贷,居民按揭贷款猛涨,地方政府债务与PPP齐飞,P2P全行业垮塌,紧缩政策不得不再次转向。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债务长周期的两大根源

第一经济首席经济学家指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货币经济,银行系统通过现金流主宰了整个经济,但是,当前的现金流分析工具却是开环的,它将市场视为无限的,其视角尚属于微观范畴,新宏观在现金流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创造出宏观货币流工具,从货币的发行开始,经过顶级投资后,形成消费与储蓄的分流,储蓄又被投资或借贷合流,再次回流顶级投资,如此完成货币的闭环,这样,市场不再是无限的,货币流通显化了债务成分,债务长周期的逻辑水到渠成。

在货币发行环节,央行发行的债务货币给经济系统带来了基础债务,它需要还本付息,属于外生货币,这是债务长周期的一大根源,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尽管主张货币与产出同步均衡,但由于它只重视货币数量而忽视货币性质,结果使其无法洞悉债务长周期的运行内核。

在货币流通环节,储蓄带来了衍生债务,这是债务长周期的第二大根源。

而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由于没有明确区分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因此对储蓄是实物还是货币模棱两可,最终混为一谈,然后将卖不出去的存货视为卖给了自己,以资本形成安慰投资者。但是,银行最终是催债的,库存卖不出去收不回现金,企业只有倒闭。其方法论缺陷就在于忽视了I=S背后带来的债务积累,新宏观的月度GDP=M*(1-S*D)^V公式则清晰地指出了由于储蓄而导致的衍生债务积累机理。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其一,存款不等于储蓄,尤其是无现金时代,存款包括消费与储蓄,因此,存款大于储蓄,本文的储蓄指的是扣除当期消费与远期消费的剩余部分。
  • 其二,储蓄的不同流向,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储蓄如果形成贷款,顶级企业获得贷款后又以工资与利润形式流回居民手中,然后再储蓄再借贷,结果为债务危机与银行挤兑。

储蓄如果投资股票IPO,那么,上市公司收到该投资后又变成工资或股息留到居民手中,居民扣除消费需求后再次购买股票,于是上市公司可以增发,配股再融资,如此累积循环,居民手中的股票市值越来越大,而货币流通量不变,两者差额与日俱增,一旦股东要求变现,于是股灾来临。

储蓄如果流向楼市,包括按揭贷款给购房户,或者开发贷款给房地产商,在正反馈机制下,高房价会刺激越来越多的居民买房,房地产商建房,但是,如果储蓄者不买房,那么购房户的二手房与房地产商的库存必然卖不出,导致债务危机。

储蓄如果流向大宗期货,那么,它与流向楼市的储蓄一起推高了生产生活成本,形成滞胀,结果使本国产业利润空间丧失,企业不得不跨国转移,于是国内产业空心化,规模失业出现,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去产能去库存的中国,都是滞胀的具体表现。滞胀让老牌市场国家衰落,新兴崛起,新兴三十年,又陷入滞胀。如此,市场经济从欧美传到了中国。滞胀是债务长周期四态之一,现在还没有摆脱周期,因此滞胀成为新常态。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张宇燕疑问,为什么会发生债务累积呢?

让我们以凯迪生态作为例证吧。

据华夏时报,在国家大力提倡环保的背景下,不少环保类企业尽享政策红利,纷纷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生产规模,欲做大做强企业。作为生物质发电行业第一股,*ST凯迪(下称“凯迪生态”,000939.SZ)更是在7年前就立下了“凯迪生态到2020年销售额将达3000亿元、到2030年销售额可能做到1万亿元”的扩张目标。

2014年,凯迪生态发布《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关联方旗下共计154家企业,包括87家生物质电厂100%股权、1家生物质电厂运营公司100%股权、5家风电厂100%股权、2家水电厂100%股权、1家水电厂87.5%的股权以及58家林业公司100%股权,收购价总计68.51亿元,其中现金支付金额为37.1亿元。

扩张的结果是,凯迪生态2018年需还本付息总额为147.53亿元,而该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仅有123.25亿元。也就是说,不管凯迪生态欠了多少债或是已偿还了多少钱,该公司2018年的债务危机或是“非爆不可”。

2018年5月8日,凯迪生态发布《关于中期票据无法按时兑付本息的公告》称,截至5月7日,该公司未能按期兑付2011年发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据“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债券”(下称“11凯迪债”),涉及违约本金6.57亿元,利息4119.39万元,已构成实质违约。在凯迪生态高额债务违约持续发酵下,银行账户遭冻结、大股东持股被司法轮候冻结、涉诉案件等“后遗症”相继爆出且频繁更新,凯迪生态“举步维艰”。截至7月18日,凯迪生态及其子公司共有106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为64.04亿元,被冻结余额为1.71亿元。控股股东阳光凯迪持有的凯迪生态股票被冻结及轮候冻结共计17次,冻结申请人包括券商、信托、融资租赁公司等,原因涉及金融借款纠纷、融资租赁纠纷、股权质押合同纠纷等。

面对凯迪生态债务危机,市场立即做出反应。凯迪生态股票自7月2日开盘以来已连续15个交易日跌停,其控股股东的质押股票更是全部跌破了平仓线。

可见,凯迪生态的兴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即在繁荣景气的推动下,公司决策者加杠杆迅速扩张,但最终现金流断裂,债务危机爆发,企业陷入死地。究其原因,不是哈耶克的企业家喜欢长线资本品,也非凯恩斯的动物性冲动,而是

决策者指导思想的微观性,无法洞悉宏观货币流的根本约束,结果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更大的负债者——美国政府、日本政府、中铁总公司、次贷危机中的通用汽车,则是因大而不倒而存在。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失灵的宏观调控

日积月累的储蓄使债权、股权、房权等资本存量日渐肥胖,它与日渐消瘦的货币流量矛盾,两者的剪刀差导致流动性紧张,变现困难,甚至无法兑付,于是明斯基时刻降临,经过广义的债务出清,债务水平得以降低,企业重新获得扩张的动力,这就是债务长周期。

由此可以得出,M2不是货币,它只是银行债务,储户提款权,其最大可兑现量为基础货币;M2/GDP不是货币超发的标准,而是债务率的标准;股市与楼市泡沫必然破裂;期货炒作不利于生产与消费者,也无助于存货储备,只是让大资本鲸吞小资本合法化,加快加重了滞胀进程。

传统货币财政政策,宽松则加剧滞胀,并恶化债务危机;紧缩则直接刺破债务危机与资产泡沫,导致大萧条。在如此困境之下,宏观政策反复多变,让人无所适从,即传统宏观调控方式失灵,无法解决去杠杆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本质是不能根除债务拉动的经济增长。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解决方案的比较论证

债务长周期导致企业大规模倒闭,工人批次失业,过剩商品天量毁损,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迫切需要消除。

新宏观指出了债务长周期的两大根源——基础债务与衍生债务,即它们是系统内在不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故解决债务长周期需要从两大根源入手。

首先是基础债务,也就是货币发行为国家或商业银行向央行抵押贷款,其性质为外生货币,典型为美国国债抵押发行美元,以及现在中国的MLF。

它的解决可以从外汇占款方式入手,即采用黑箱方法对外汇占款方式进行优化。因为外汇占款方式不需要还本付息,是内生货币,故保持对国内部分,即央行吸收国内商品,增发人民币;而国外部分为出口商品,获取美元顺差,该美元顺差又投资购买了美债,然后该美元又被美国用来进口商品,如此反复,结果只需少量的美元,就形成了天量的美国国债,因为该方式相当于零准备金制,显然,该债务依靠存量美元是无法偿还的;如果印钞还债,则势必使美元贬值,进而债务贬值,即再通胀还是无法偿还原债务。因此,出口的商品相当于扔进了太平洋,故当经济体充分大时,应及时改变顺差拉动,将扔向太平洋的商品由央行购买,然后免费送给本国国民,如此使双边贸易回归平衡贸易。抛存量美债,不做美国债权人,也就不给美国添麻烦。该方法既保留了内生货币的优点,又消除了顺差拉动带来的国民福利损失。

其次是衍生债务,它包括银行贷款,股市楼市泡沫,期货高位大宗原材料。

对于储蓄,它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即没有储蓄就没有增长;但它又是非充分条件,即只有个体的储蓄,而无整体的货币利润增量,那么,个体的储蓄反而成为经济循环的阻力,其结果还不如简单再循环,这就是凯恩斯的节俭悖论。因此,对于储蓄的原则是一方面化解过高的储蓄率,也即分流储蓄,其关键在于增强国民的安全感,也就是要享有更多的免费公共品;另一方面是给予储蓄以价值补偿,也即保护储蓄,引导其转向公共品生产,实现从债权、股权、投机炒作到物权的转型,籍此消除产权形态的不稳定性,避免了不可兑付性。该方法既保留了经济增长的优点,又消除了空置房带来的社会财富浪费,增进了社会福利。

它的解决可以从储蓄炒房入手,即对该方式取长补短,优化升级。炒房的好处是:给储蓄带来了收益,带动了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居住条件;炒房的坏处是:房地产野蛮生长,推高了生产生活成本,挤压了其他产业的增长空间,加剧了滞胀形成,空置房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损害了环境。改造方法是引导储蓄投资持有公益资产,央行购买其公益产品而保障其收益。

央行发行铸币税购买公益产品,然后免费送本国国民使用,带动储蓄投资持有公益资产,两者结合即为新宏观的债务长周期储备需求解决方案。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新宏观:以储备需求解债务困局,增进国民福利

储备需求解决方案

在储备需求解决方案框架内,央行专注经济增长,追求经济效率。

它购买勘探成果、重大专利,遴选有资质的社会企业竞争实施,以实现天地为仓,智力为库;支付基础设施通行费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支付清洁空气补偿费以带动荒漠绿化、国土整治;最终达到解放生产力,储备潜在生产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 央行独立于政府而对全国人大负责。
  • 当经济增长的任务转由央行实施后,政府专注于社会公平与稳定。
  • 征收遗产税、房地产税,将股票、期货、炒房所得税率提高至50%,防止两极分化,节制资本炒作;
  • 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一万,鼓励劳动所得;
  • 免除著作、专利版权税收,激励创新;
  • 政府通过减少副职,去除科研院所的行政级别,以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权力寻租与行政支出;
  • 将先立项申请经费,后考核验收的科研模式,改为成果与影响导向模式,即见到成果后才给予奖励,避免再出现教育部清理超期未完成1453个科研项目的尴尬局面;
  • 降温人才评优运动,去除体制外歧视,不拘一格选人才;
  • 推动高等教育免费;
  • 尽快实施免费的基本医疗,避免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 60岁以上的中国国民每月发放500元的基本养老金,明确时间表,弘扬孝道人性;
  • 消除他国国民的超国民待遇,减少国际援助,专注国内扶贫,不张扬,务实内敛,军事外交维护应有尊严;

如此通过储备需求增进国民福利来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向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