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傳正老師:帶你走進易經文化

薛傳正老師說:“關於《易經》,我們聽過太多它的傳奇。譬如兩儀四象八卦、再譬如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等等。它們神秘晦澀,卻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經》真傳,就能預測未來,避禍就福。

薛傳正老師:帶你走進易經文化

而真正意義上的《易經》,其實是指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這三本易書。它們並稱為“三易”。

而在周朝時期,《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本易書則由三位卜官掌控,通過這三本易書,卜官們會對國家大事、軍事戰爭、祭祀活動進行預測。正所謂“算卦”,又名曰“觀卦象”,這也是《易經》本身最初的作用。

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所謂“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但是到如今,三易中的《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現在的《易經》一般就是指《周易》。

薛傳正老師:帶你走進易經文化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如今,我們更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

正所謂西方有《聖經》,東方有《易經》,這部誕生於三千多年前的經典著作,被稱作“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用六十四個卦象揭示了宇宙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

相傳三皇之伏羲創作八卦,神農炎帝作《連山易》,軒轅黃帝作《歸藏易》,直到周文王姬昌才給我們留下了這部《周易》。《易經》不僅僅是占卜之術,更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端。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受到了《易經》的影響。孔子看到《易經》的時候感嘆,原來它不是講算命的,而是講天命的,這時候的孔子五十歲,所以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解《易經》做《易傳》,發揮了乾卦的精神,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一種陽剛的精神,就是自強不息、剛毅堅韌。老子雖然在《道德經》裡沒有提到乾卦坤卦,但他提到了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把陰放到前面,陽放在後面,老子主張的陰柔,就來源於坤卦。中華文化,陰陽中和,《易經》就充分體現了這種文化的生命力。

薛傳正老師:帶你走進易經文化

薛傳正,號易林愚公,男,漢族,生於1958年2月,山東青島人士。大學歷史專業畢業,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76年)從事教育工作至2017年12月底退休。

現任:中華周易名家協會山東青島分會會長;

中華周易名家協會常務理事;

中華周易名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華周易名家協會會員。

自幼受祖輩影響愛好易經文化,1990年開始深入研究了命理學、風水學、奇門遁甲、擇吉、起名等方面易學。30餘年來一直不間斷的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易學文化,走上了從易之路。在風水、擇吉、預測、起名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深受顧客的信賴。

被中華周易名家協會授予:

中華周易高級風水師;高級預測師;傑出姓名策劃專家;

中華易文化傳承人物;中華著名易學專家。

受邀出席了:

中華周易名家高端論壇【2016*中國*萊州】年會;並聘為大會組委會副主席;

中華周易名家高端論壇【2017*中國*成都】年會;並聘為大會組委會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