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大獎悄悄飛走,誰該爲此負責?

截至今天,一筆127萬多元的彩票獎金,已經懸置了將近一個月,仍無人認領,若此狀態再保持一個月,這筆錢將可能成為“棄獎”。

棄獎:由來已久

2018年3月28日,七樂彩第2018035期開獎,當期共開出一等獎1注,單注獎金1274212元。這1注一等獎出自北京昌平區沙河鎮鞏華大街46號彩票站,目前大獎得主還未現身領獎。

這筆百萬獎金的命運會如何,當前還無從得知。

但,根據《彩票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彩票中獎者應當自開獎之日起60個自然日內,持中獎彩票到指定的地點兌獎,逾期不兌獎的視為棄獎。

“棄獎”,特指彩票棄獎,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中獎彩票是唯一兌獎憑證,當期兌獎有效,開獎次日開始兌獎(兌獎期限詳見各種彩票玩法的相關辦法),過期不能兌獎,視為棄獎;中獎彩票因玷汙、損壞、塗改等原因不能正確識別的,不能兌獎,作棄獎處理。

棄獎的原因很多,彩票受損,遺失彩票;還有的彩民可能是在某地購買了彩票後,還未來得及核對彩票,就因事離開購買地,即使中獎也無從知曉。

彩票大獎悄悄飛走,誰該為此負責?

這種事情,時有發生。2016年冬天,廣東還曾產生了我國史上最大棄獎。

當時新聞這樣報道:

昨日24時,東莞福彩中心的兌獎大廳燈火通明,工作人員仍在抱著最後的希望等一個人的到來——2565萬雙色球大獎得主。但遺憾的是,大獎得主最終沒有現身。

根據《彩票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逾期未兌獎的獎金,納入彩票公益金。總獎金2565萬元將被納入福彩公益金,這無意間也創造了多個紀錄:東莞、廣東乃至中國彩票史上最大棄獎。

彩票大獎悄悄飛走,誰該為此負責?

市福彩中心的工作人員多次在媒體上刊登尋人廣告,也沒能找到大獎得主,儘管有彩民電話聲稱是自己中了大獎,卻提供不出彩票。

“兩千五百多萬”最終被宣佈納入公益金,一切都開始迴歸平靜,卻似隱隱地在不少人心上繫了一個結。

為什麼沒來領獎?獎金是否被納入公益金,又用在何處?

......

未領取的獎金,缺失的透明度,產生了離奇的流失,這在無形中消磨著彩票的公信力。“棄獎”產生的問題諸多,尋取解決之法,需關注幾個不可忽視的關鍵點。

彩票大獎悄悄飛走,誰該為此負責?

幾個關鍵

首先,自然是購彩兌獎的憑證——彩票。

按照相關規定,中獎的彩票當前作為我國兌獎憑證具有唯一性。

彩票大獎悄悄飛走,誰該為此負責?

常用的彩票都是熱敏紙。其製造原理就是在優質的原紙上塗布一層“熱敏塗料”,當被置於70℃以上環境時,熱敏塗層會開始變色。

普通熱敏紙不適合長期保存,但是好的熱敏紙已經可以保存30年甚至更長。可熱敏紙也是紙,損壞丟失無法避免。

其次,實體兌獎方式所造成的高成本,使得在兌獎環節出現差錯的可能性提高了。在我國,面對相對較大額度的獎金,根據額度的不同,得獎的人需前往投注站或彩票中心進行兌換,這無疑在時間與空間上都產生了成本。

2007年7月29日,就曾有男子幸運中得7星彩500萬大獎,但因回安徽老家照顧生病的岳父,返京後才知中得大獎,最終因兌獎期已過而憾失大獎。

另一方面,便是公益金透明度。以往,我國彩票公益金因使用明細的“粗線條”常為人詬病。

對於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監管,《彩票公益金管理辦法》第十七條有規定,即省級以上彩票公益金的使用部門、單位,須在每年3月底之前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送上年度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況。包括項目如何組織實施;資金使用和結餘的情況;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

可以看到,規定明確要求公益金使用單位每年要向財政部提出使用情況報告。但,對於單項彩票公益金使用,我國暫時並沒有完善的社會監督機制,這很難保證彩票公益金不出現跑冒滴漏甚至濫用狀況。

如能有效關照以上方面,棄獎問題自然可得到改善。而實際上,已經有人努力做了一些嘗試。

應對:知行合一

兩會前夕,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進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其中也提到彩票:要加大彩票公益金使用規模、資助項目、執行情況和實際效果等信息的公開力度。

近年來,我國彩票相關監管、發行部門越發重視公益金的透明公開。例如福彩方面,2017年6月,民政部印發了兩部《辦法》,明確“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對資金做到全流程管理。最重要的一點,民政部引入第三方審計制度,並接受社會對彩票公益金的監督,做到信息公開。

同樣在2017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民政部同時發佈本部門公益金使用情況。在這兩份使用明細中,除體現公益金被使用項目、原因外,甚至如資助人數、物品個數及援建場地面積這樣的具體數字都一一被列舉,極為詳實。

接下來,就是期待看到有關“棄獎”的公益金使用情況公開。

“棄獎”現象的產生,摻雜著多方因素,處理起來著實不易。良好的解決應對,要求對症下藥,更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出現問題,解決問題,是難點也是機遇。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