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身后事都处理得很霸气的男人

孙策被称为“小霸王”的男人,是三国时期孙吴势力的奠基者,豪爽的性格与“西楚霸王”项羽颇为相似,又年纪轻轻,因而被称为“小霸王”。

孙策:身后事都处理得很霸气的男人

霸气就是孙策的人格魅力标签,这份霸气并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孙策的担当、胆识、谋略和责任心。这份霸气甚至体现在他的临终遗言上。

1.

因为父亲孙坚意外身亡,才十八岁的孙策不得不担起家族重担,成为家族的领导者。

此时孙策屈居袁术麾下,替袁术东征西讨的同时却备受袁术的猜疑和打压。

孙策:身后事都处理得很霸气的男人

但孙策矢志复兴父亲在江东的基业,从成为家族领导者那一刻起,这个想法从来没有变过。

积蓄一定力量后,孙策准备开始江东征伐,但在这之前孙策为此事咨询了江东智叟张纮,在得到了张纮的赞同后,孙策才开始实施江东征伐的计划。

孙策:身后事都处理得很霸气的男人

这便是孙策的过人之处,谋定还不动,还要准确了解江东这块骨头好不好啃。

而张纮是最了解江东动向的当地智者,得到他的赞同,讨伐江东的计划也就成功了一半。

孙策的霸气首先体现在了江东征伐的睿智决策上面。

2

在征伐江东的过程中,孙策指挥若定,加上性格豪爽,善于用人,亲近士卒,军民纷纷愿意为其献出心脏。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在击败刘繇之后,孙策发布施恩令,对刘繇旧部既往不咎,自愿选择是否跟随孙策,绝不强迫。

这种怀柔的方式,使孙策几日内获得两万士兵和千余马匹,势力瞬间壮大。

同时孙策请张纮张昭为谋主,这里再次体现孙策的霸气,并不应为暂时的胜利而忘乎所以,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征服江东,必须要先笼络当地名望人士。那还有比张纮张昭更合适的人选吗?

3

势力转盛,孙策想要更大的号召力,有了实,就要图名。

此时的孙策只是校尉连将军也不是,名头不响,势力进一步壮大受到阻碍。

正巧,此时袁术称帝,孙策果断和袁术划清界限,向代表中央的曹操示意,表示眼里只有汉献帝没有别人。

孙策:身后事都处理得很霸气的男人

曹操也是豪爽的人,二话不说封了孙策讨逆将军和吴侯的头衔。

其实曹操此时正与袁绍对峙,无暇顾及江东,孙策看准这一形式,不仅名义上表了忠心,而且还迫使曹操表态提升自己的头衔。这样的操作非常霸气。

4

最能体现孙策霸气的是孙策的遗言,孙策霸气领取江东之后,面临的是当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外来世家大族势力和当地世家大族势力。

孙策采取了非常强硬的霸气手段,就是拔刺儿头,这里面著名的就是于吉了,他是琅琊人,是当地被人们推崇的活神仙。

孙策见到这样不受自己控制的大V,就一个字:斩立决。

于是孙策得罪了很多当地大族势力,最终被当地大族的门客行刺,受重伤而死。

临死遗言,将孙家的未来交给亲弟孙权,而非自己的子嗣。

孙策:身后事都处理得很霸气的男人

孙策知道,孙家刚在江东立足,根基未稳,自己的遇刺便是明证。将孙家的基业交给自己不成才的子嗣,还不如交给已经成年,且有守成之能的孙权手里。

临死只图家族兴盛,不顾子嗣血食,这样的胸襟气魄令人折服,这样的霸气才能奠定孙吴江东基业,成就三国之鼎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