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两种气场,姜文,从《邪不压正》开始说起

​如果不细算,可能你很难相信这样一个作风凌厉、作品犀利的导演已经步入了知天命的年龄。姜文55岁了。

一个男人两种气场,姜文,从《邪不压正》开始说起

他用近10年的时间,琢磨上一本名叫《侠隐》的民国武侠小说,又大刀阔斧改编成了《邪不压正》,“因为我不喜欢武侠,我更相信武器。”

前几天,在距离北京100公里的古北水镇,《邪不压正》举办了一场千人首映。在群山环绕、长城巍峨的露天剧场里,宁浩感叹:“特别的爽,特别的姜文,特别是电影的电影,特别是姜文的姜文。”

一个男人两种气场,姜文,从《邪不压正》开始说起

和《让子弹飞》等旧作不同,《邪不压正》是姜文多年来第一次独自操盘项目。但首映的评价似乎会让一些人再次担心,会不会又是一部让人云里雾里的《一步之遥》?“一个人可以看电影就很幸运了,又能拍电影,还能通过拍电影挣名挣利,你就应该感谢所有人。”姜文说。

一个男人两种气场,姜文,从《邪不压正》开始说起

从不自觉到自觉,是姜文想要赋予此次主角的成长。他评价李天然是从不自觉的英雄成长为自觉的英雄,其实可以理解为是对人物内心觉醒和主动承担责任这一过程的刻画。“我觉得我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现在,我电影和电影里面的人物是在发生这样的变化,以前的人物更不自觉,张麻子还是半自觉的人物,李天然是影片里面眼看着从不自觉变成自觉的人物,这很重要,人能自觉是很难的,人一旦自觉了就好得多。”姜文说。

一个男人两种气场,姜文,从《邪不压正》开始说起

在《邪不压正》里,姜文还加入了大量了好玩的梗,有的完全取材于历史,有的加了一点幽默的戏说,还有不少更是他个人观点的直接表达。可以说,这些遍布全片的梗,是看这部电影最大的乐趣之一。从这些有意埋下的伏笔,你会发现“细节控”姜文有多么讲究。

一个男人两种气场,姜文,从《邪不压正》开始说起

作为演员的姜文,他曾是《芙蓉镇》里大智若愚的“秦书田”、是《红高粱》里敢爱敢恨的“余占鳌”、是《北京人在纽约》里胸怀梦想的“王起明”、是《有话好好说》里为爱癫狂的“赵小帅”、是《寻枪》里守护正义的“马山”、是《让子弹飞》里劫富济贫的“张牧之”、是《一步之遥》里有勇有谋的“马走日”...等等。虽然姜文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维度的电影人物,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心存正义,心存想要追求的真理。

一个男人两种气场,姜文,从《邪不压正》开始说起

从目前大部分观众反馈来看,《邪不压正》的台词依然延续了姜文的风格,密集、意味深长、有嚼劲。就像他说的,“我话特别多我没办法,我只能把它变成电影,电影里边我也话多,而且长。”他有太多想要表达的东西。

姜文,一个男人,两种气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