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7月以来45家P2P平台爆雷,上半年消亡721家!

P2P“爆雷潮”发迹于南京,席卷上海、杭州之后,又蔓延到另一互金重镇——深圳。

“投之家出事了!那么大的平台都出问题了,还有什么平台可信?”一位深圳P2P投资者无奈地表示。7月13日上午,深圳P2P圈一声惊雷,被圈内人认为“不可能”出事的投之家“跑路了”,并且投之家在当日中午时分发布“关于债券预期的公告”确认出事。

公开资料显示,投之家于2014年9月16日正式上线,上线98天成交量破亿,截至2018年7月13日,平台累计用户数287万人,累计借贷金额近266亿元,借贷余额29亿元。逾期数据方面,投之家逾期金额2020754元,逾期笔数13笔。

事实上,对于网贷行业来说,正常情况下,每个月都有垮掉的平台。但是这两个月来特别密集。6月60多家网贷暴雷潮的阴霾还未散尽,进入7月,网贷行业再掀爆雷高潮。

据统计,截至目前,问题平台已达45家。

上半年721家平台消亡

虽是盛夏,但互金行业却在一声声“爆雷”中进入了多事之秋。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在运营P2P平台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数据显示,仅过去的六七两月问题平台数104家,其中7月未过一半,已有45家平台踩雷。

震惊!7月以来45家P2P平台爆雷,上半年消亡721家!

以今年上半年消亡的721家平台为例,长时间网站无法访问的平台就达511家,占比70.87%;僵尸网站85家,占比11.79%;跑路、经侦立案67家,占比9.29%;主动退出18家,占比2.50%;其他类型40家,占比5.55%。

此外,我国P2P平台地理位置分布较为集中,在运营的2835家P2P平台中共有1720家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和上海四个地区,占全部在运营平台的60.6%,头部效应明显。

唐小僧之后52家平台爆雷

网贷行业,是2013年以来最神奇的行业之一,几乎一直在“监管真空”的环境下,一路狂飙。而伴随其发展的,是爆雷平台层出不穷。

P2P研究员王海梅解释,出现P2P集中暴雷的原因主要是近期金融监管趋严、网贷备案延期、股市大跌,以及目前整个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大环境下,平台的运营和合规成本不断增加,借款人逾期率上升。

“牛板金”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底的P2P平台,7月爆雷。

平台显示其用户规模达到82.6万,交易规模累计391亿元。在扛不住的时候,平台创始人王旭航写了一封公开信,陈述了平台垮掉的原因:“近期出现了全行业的结构性危机。

互联网金融行业备案的延期,行业负面事件的不断发生,投资人恐慌情绪蔓延,导致行业整体极速恶化……我们走得很累,很艰难。”

据统计,在6月份出现问题的63家平台中,6月16日爆雷的唐小僧之前有10家问题平台,唐小僧之后则有52家平台。显然,唐小僧爆雷加速甚至“导致”了爆雷潮的出现。

唐小僧是典型的明星平台,因其高调的市场宣传而广为人知,而唐小僧背后的国资背景、屡获行业大奖、主流渠道的广告也让其在投资者心中颇有安全感。然而,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唐小僧之前越是风光,爆雷之后引发的投资者恐慌就越强烈。

加速行业监管细化

当下,相关监管部门再次释放出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强监管信号。

6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专门提到非法集资的风险;

7月9日,在央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要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7月16日,广州互金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网贷机构风险防范及稳妥退出工作的通知”。

通知强调,为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特要求网贷机构进一步做好风险防范及稳妥退出工作。

震惊!7月以来45家P2P平台爆雷,上半年消亡721家!

震惊!7月以来45家P2P平台爆雷,上半年消亡721家!

震惊!7月以来45家P2P平台爆雷,上半年消亡721家!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监管部门在管理好平台的同时,应引导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理性投资。对于涉嫌经济犯罪的平台,有关机关应加快推进调查取证进度,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长远来看,随着这些虚假劣质平台逐步出清,真正从事P2P业务的平台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P2P经历的是阵痛,是去伪存真之路上必经的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