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最近有茶友私信小懂,他发现自己买的茶的叶底和预想的不一样。

号称是一芽一叶的白牡丹泡开之后,叶底有一个芽和两片叶子,而单芽的白毫银针却看上去是一芽一叶。

小懂听了惊呆了,赶快拿出今年的一芽一叶白牡丹和白毫银针自己泡泡看,泡完之后,茶友说小懂泡的和他泡的一样。白牡丹泡完之后的叶底如下。

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

小懂看完图,明白茶友说的一个芽,两个叶是什么意思了。

然而事实是,上图是一芽一叶(图中芽比叶高),下面的小叶子是鱼叶。那“鱼叶”又是什么呢?

鱼叶

鱼叶也叫“胎叶”,是茶树新梢上抽出的第一片叶子,因为形状像鱼的鳞片,所以叫“鱼叶”。

它的叶缘全缘或前端有锯齿,叶尖圆钝或内凹,叶色黄绿,叶质厚而硬脆。

一般每梢基部有1片鱼叶,也有多至2~3片或无鱼叶。

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

▲图片来自网络

小懂泡的白毫银针,叶底图如下:

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

白毫银针是以春茶的嫩梢一芽一叶为原料,但是将真叶和鱼叶剥离了,所以图上的白毫银针并不是一芽一叶,而是只有芽。

大家是不是已经听迷糊了?哈哈,快跟着小懂来看看这些“芽”和“叶”的专业解释吧。

真叶

我们通常说的茶树叶片就是指真叶。

真叶的大小、色泽、厚度和形态各不相同,并且因为品种、季节、树龄、地理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常见的真叶形状有椭圆形、卵形、长椭圆形、披针形、倒卵形、圆形。其中以椭圆形和卵形居多。

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

芽是尚未发育成长的叶、枝或花的雏形。

茶树树冠的形成,是各级枝条上芽逐步开展的结果。芽展开而成的芽叶,即是采收的主要对象,又是树体新生营养体。

按其着生位置,分为定芽和不定芽。定芽又分顶芽和侧芽。按其生理状态,可分活动芽、休止芽、休眠芽。按其分化性质,可分叶芽和花芽。

叶芽

叶芽也叫“营养芽”,是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因其部位不同,可分定芽(顶芽、侧芽)和不定芽。

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

芽叶

它是茶树营养芽开展后形成的嫩枝,是茶树生理活动最强烈的器官之一,也是茶叶生产主要采收的对象。

按顶芽的活动状况可分为正常芽叶和异常芽叶(对夹叶)。

正常芽叶指活动芽及芽下的叶,按芽下叶数多少依次叫,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等。

异常芽叶同样依次叫,对夹一叶、对夹二叶、对夹三叶等。

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

看完这几个解释,是不是对茶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喝茶不仅对身体好,还能长知识,真是一件乐事。

喝了这么多茶,你真的能分清芽和叶吗?

1、《中国茶叶词典》,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