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中國足協出謀劃策 分級限薪和分級體測

改革開放已經40年了,中國在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為世界強國,體育方面也已經長期佔據世界前列,但偏偏我們的男足可以說是停滯不前,比起80年代那一批更是有點差距,除了2002年因為日韓兩大對手舉辦世界盃外就沒有什麼建樹,包括亞洲冠軍一次也沒得過冠軍,得過2次亞軍,三大球中,中國男籃多次奪得亞洲冠軍和世界前十的成績,中國男排也多次拿下亞洲冠軍,中國男足這樣的成績對於日新月異進步的中國有點不可思議,為什麼?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盃的影響力在體育中是第一,比奧運會還影響深遠,以中國現在在世界的地位,中國男足的成績真的拿不出手,中國男足現在的狀況,我想為中國足協出謀劃策:

我為中國足協出謀劃策 分級限薪和分級體測

1.分級限薪:把每一個等級的聯賽限制最高年薪和各種獎金,中超,中甲,中乙,比如(注意是比如)中超年薪和各類獎金一年內不能超過1000萬,中甲500萬,中乙300萬,外援可以適當調整高一檔,但也不能讓外援拿那麼多的年薪,以個人世界等級分級,以此類推,如果發現陰陽合同,直接報警處理,為什麼要限薪,你想想一個拿著1億人民幣的人有可能在國家隊不出全力踢比賽,因為受傷怕影響到在俱樂部的收入,不要去談什麼情懷,每個人都有可能這樣想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國內拿了這麼高年薪,就不太可能想去國外高水平的地方去提高自己,而且錢還少很多,只有傻子才原意去的,比如如果有歐洲俱樂部是乙級聯賽,但水平比中國聯賽高很多,但他們不可能給中國球員很高的工資,球員在國內拿那麼高工資當然不會去,最可怕的是曾經有外援離開中國說不可思議中國俱樂部有球員不願意升中超,最是因為拿錢多了又不願意出力,看看韓國日本的隊員已經滲透到歐洲各個俱樂部各級聯賽了,我們和他們的差距越來越大,在轉會市場上我們也是虛火很高,一個莫名其妙的人而且是中甲的可以高達1億人民幣轉會費,我不知道這裡面有貓膩,但這樣市場是無序的,有害的,這也應該分等級,你越努力水平越高等級越高收穫越多,一支白切雞都賣50000塊還真有人買,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限薪的另一個傷害就是中國足球是青少年的培訓,當各級學校看到球員沒多大本事可以賺那麼多錢的時候,最會提高青少年球員的費用,最後只有家庭條件不錯的才能踢球,這怎麼出人才?如果不限薪,中國足壇將會越來越有惰性。

我為中國足協出謀劃策 分級限薪和分級體測

2.分級體測:以前曾經集中搞過體測,那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不同位置不同考核標準,如果守門員和前鋒標準一樣那是不對的,不能一刀切,而且集中體測花費巨大,不可取,現在科技如此先進,中國足協派出官員到各俱樂部採取直播方式全隊集中體測,接受各方監控,中國乒乓球隊女隊員訓練每天要跑8000米以上,中國乒乓球省隊的男球員每天都要跑5公里,不知道那些說每天跑一萬米的有什麼臉?真想一口痰噴他臉上,任何體育項目,體能是第一位,沒有體能你什麼技術最後都會變形,會給對手很多機會,體測採取不同級別不同標準,中超比如你1萬米多少分鐘以上才及格,中甲可以慢一點,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物盡其用,不達標不能上場比賽,如果集中體測不及格,你可以規定一個時間自己花費到足協體測,如集體體測不及格,一個月後你去補測,不行再過2個月,再不行,過3個月,時間越來越長,為的是要你珍惜機會,不要想著混日子,體測不合格不能轉會,體測當然不只是跑步,可以參加國外成熟俱樂部的訓練方法來體測,另一個需要測的就是體脂,C羅是7%,當然不可能用這個標準,職業球員的體脂平均10%,體脂反映了一個運動會平時的踢球訓練態度,很可悲,我們中國國家隊隊長的身材像是座在辦公室上班的,首先,制定一個亞洲水平的標準,每一年遞增,最後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標準,如何體脂不達標,禁賽,什麼時候達標什麼時候能上場.一樣採取直播方式全程接受各方監控,而且中國足協應該不定時大量抽查,讓每一個運動員有壓力保持狀態。

我為中國足協出謀劃策 分級限薪和分級體測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思維不可能照搬歐洲那一套管理,不管則亂,不能任由中國足球市場無序化,而且現在是收入和成績完全不成比例,為什麼足協你們可以忍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