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规划缘何如此强调足球?

青年发展规划缘何如此强调足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以足球为突破口……这么强调足球的作用,究竟因为什么?

先来看看这一开天辟地、史无前例的青年发展规划中涉及到体育的内容有哪些:

青年健康板块的发展目标是:持续提升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青年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0%。

具体的发展措施有:提高青年体质健康水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严格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学校教育中强化体质健康指标的硬约束。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发挥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保证体育课时和课外锻炼时间得到落实。组织青年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培养体育运动爱好,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城乡社区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方便青年就近就便开展健身运动。鼓励和支持青年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带动更多青年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

重点项目则包括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以足球为突破口,集中打造青年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使坚持体育锻炼成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时尚。培养青年体育运动爱好,经常性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操(舞)、健步走、传统武术、太极拳、骑车、登山、跳绳、踢毽等健身活动,力争使每个青年具备1项以上体育运动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引导青年树立健康促进理念,在健康促进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善青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实现定期抽样监测和公开发布监测结果,倡导青年形成良好的饮食、用眼和睡眠习惯,控制肥胖、近视、龋齿等常见病的发生率。改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激励青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说说我的观点:

1、规划明确提出青年体质达标率不低于90%,这不禁令人想起近几十年来中小学生体质不断滑坡的现状,换句话说,青少年体质严重下滑已经成为国家的大问题,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一旦他们的体质出现问题,则意味着国家各方面建设将面临无人可用或无“完人”可用的窘境。此外,兵源于民,正是因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不断下降,整体上也影响了入伍新兵的身体质量,造成征兵工作困难,标准一再降低,军人的体质不行,则国防力量受损,国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他的大道理就毋庸赘言了。

青年发展规划缘何如此强调足球?

2、规划还提出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在学校教育中强化体质健康指标的硬约束。青少年的体质提高肯定不是孤立的。全民健身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09年,国家设立全民健身日,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全民健身的措施,这使得对全民健身的重视达到空前的高度。青少年当然是全民健身中的一部分,目前学校体育也在改革,而改革的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学校体育出现了偏差,这也是青年规划中提出“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的用意所在。从小学算起,直到大学二年级,学校基本都开设了体育课,但是可悲的事实是,14年的体育课下来,学生们却几乎连一项运动技能都没能掌握,更何谈终身锻炼?

“在学校教育中强化体质健康指标的硬约束”这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这个“硬”我觉得有两层意思,一是“硬杠杠”,即必须达到相应标准;二是“高要求”,即要提高体质健康指标的标准,避免出现练练就满分或练练就达标的“突击”现象,而是要将体育锻炼当做一件一以贯之的事情来做。

“城乡社区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方便青年就近就便开展健身运动”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即体育锻炼的场地问题。众所周知,由于历史规划、GDP追求、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原因,体育场地稀缺成为现实问题。目前国家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国家发改委正联合各部门解决足球场地建设问题,而《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则将部分实现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共享。

青年发展规划缘何如此强调足球?

3、“使坚持体育锻炼成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时尚”这句话很有意思。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我们经常见,这在许多国家已经实现,诸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出国较多,在异国他乡经常能见到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体育的的确确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过成为“时尚”的说法在中国虽然有,但并不多。但是,这样提也是有其道理的,比如近些年中国什么运动最火?当属路跑无疑!在朋友圈晒晒今天走路的步数、跑的公里数突然之间似乎就成了一种时尚,成为家常便饭。而路跑的代表者马拉松近两年更是火遍大江南北,2017年更是要举办400多场全国马拉松和路跑赛事,许多国人也是在近两年成为马拉松的忠实拥趸,PB不断刷新,不能参加实地跑的则参加线上跑,有的甚至成为兔子跑者,森林跑、山地跑、火山跑等等,这的确助推了一种时尚的形成,虽然这种时尚当中不乏“炫耀”“跟风”的成分在其中,由此也带来了一些如“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但大的趋势和好的发展方向我们是应该肯定的。

青年发展规划缘何如此强调足球?

4、重点说一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以足球为突破口”。学校体育改革就是以足球为突破口的,而且这件事不是计划而是已经在做。2014年,教育部接管校园足球后,校园足球就成了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田。为什么?因为足球的受关注程度,国家对足球的重视程度,足球项目本身的特点和优势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已经达到13000多所,今年还将设立7000多所,从而提前三年实现2万所特色学校的目标。按照教育部的计划,校园足球就是要为其他运动项目提供一个改革的样板,包括篮球、体操、武术等项目都会参照足球进行改革。其中,校园篮球的相关项目已经启动,如去年9月8日,全国校园篮球特色校主题活动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举行,前NBA球星迈克·毕比现场助阵,并为中关村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一场妙趣横生的篮球训练课。

总而言之,青年规划的出台对一个国家、民族而言都意义重大。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